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我的八零年代在线阅读 - 第五十六章 白脸青年

第五十六章 白脸青年

    有时候你不得不佩服老祖宗说的一些话,或许有些观点你一开始不以为然,但当你的人生阅历经过岁月的沉淀与生活的磨砺之后,你就会发现,有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被老祖宗琢磨透了!

    比如老关家的“子路受牛”的家规祖训,对外人付出什么,别人就得给自己相应的回报,如果别人不给的话,关家子弟也不一定会强求,但以后便不会给他们打交道。

    这种观点在号召无私奉献的八十年代里,那是极为另类的,很违背明清以后的传统道德思想。

    明清以后有一种“施恩不望报”的大义凛然的口号,这一直影响到了整个华夏民族,建国以后也将这种风气大肆宣传,雷峰精神就是其代表。

    因此在这种时代风气的影响下,关云山等新一辈的青年人,对祖训都已经不怎么遵守了,觉得这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很难实施。

    只有关宏达等老一辈人还在把祖训当成不可违背的圣条,他们没文化,但他们深信自己有文化的老祖宗说的话肯定是对的,有些规矩可以更改,有些祖训却不能遗忘。

    关晓军一开始对祖训很不理解,因为他从小在学校里学的正好跟自家的祖训相反,学校要求无私奉献,祖训偏偏是等价交换,学校要求做好事不留名,而关家祖训则是我帮你你得谢谢我,大家有来有往,才能长久。

    可以这么说,关家的祖训与新中国主要的宣传口号大相径庭,甚至是冰火难容。

    关晓军幼年时期,是极为鄙视自己家里的祖训的,认为家里的人有点自私,帮人还要报酬,这像什么话?那多不好意思!

    但随着年岁的增长,阅历的增多,才逐渐明白了,原来老祖宗说的确实是对的。

    人本来就是趋利动物,你让他毫无所求的帮助一个陌生人,一次两次可以,时间一长,换谁谁也会撂挑子不干,但如果帮人能获得一定的报酬,这就会有让人把好事做下去的动力。

    就好比一个乘公交的旅客,见到老人后给老人让座,如果老人对你说一声谢谢,你心中便会很舒服,可如果他一言不发,一副理应如此的神色,估计任何人都会感到一种小小的难堪,甚至会生出愤怒的情绪来,“我给你让座,你竟然谢都不谢一下!”

    长此以往,估计此人坐车的时候,将会对老人视而不见,虽然有的老人未必都不懂礼貌。

    后世国家要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战略,那说的是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而如果要在人际关系的交往中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来,那么“子路受牛”就应该当仁不让的成为中心思想。

    只是直到几十年后,国家一直喊的口号还都是奉献,奉献,再奉献,可惜已经不太灵光了,好像民众一下子就变的自私起来了。

    关晓军曾经看到不少人都在谴责道德上的退步,可他们忘了,自私本就是人的天性,奉献才是后天强加的。

    就像如今这火光熊熊的小院子里,这些人送给关晓军的小礼物,关宏达不让关晓军拒绝,因为关宏达觉得这种谢意是应该的,虽然不是必须的,但起码得有一个感恩的态度,不然的话,这么冷的天我干嘛要救你?

    “子路受牛,嘿!你们先祖一定是个文化人啊!”

    院子里脸色苍白的青年人,在品味出关宏达说的子路受牛是什么意思之后,笑道:“没有点文化的人,是不会说出这种祖训的。也好,开放了嘛,市场经济正在放开,这种互相交换的有偿行为正符合时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