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欺世盗国在线阅读 - 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

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

    陈佑默然不语,好一段时间之后,他才答应下来:“行,你安排一个时间,把他们都叫上,就在书院里见一面。”

    即便心里不太想过多接触僧道,但为了不节外生枝,他还是答应下来,只是选择书院作为见面地点——不管怎么说,书院都算是他的主场,总会让人略微心安。

    九月是个多事的月份,九月二十日,京中来信,北燕都城陷落,燕帝徐征西逃,契丹主耶律阮入幽州,改国号为“大辽”。

    是的,是“大辽”,不是“辽”。

    不知道为什么,似乎北人都喜欢在国号前面加一个“大”字,比如当年在册封石敬瑭为晋国皇帝的时候,留下的记录就是“册敬瑭为大晋皇帝”,原本历史上刘崇也是被“册为大汉神武皇帝”。

    不过,国书上按照它的来就行了,私下里该叫契丹就叫契丹,该叫辽就叫辽,没必要非加一个“大”字在前面。

    汴京来的信中还说,现在朝堂之上在争论,到底是趁机发兵北上同契丹,现在叫辽国,是同辽国瓜分北燕地盘,还是支持北燕击退辽国。

    前一个选择会直面契丹骑兵,自唐末以来,契丹数次破关而入,现在就直面契丹,说实话没多少人有信心,这也是大家选择“先南后北”战略的主要原因。

    后一个选择的话,则要担着北燕支持不住的风险,一旦北燕崩溃,幽燕之地尽落入辽国手中,还不如现在就瓜分北燕呢!

    陈佑不是很清楚两个选择的具体优劣对比,但头脑中记着的“燕云十六州”让他倾向于第一个选择。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收到信之后考虑良久,写了三封信送入京中,这三封信分别是给冯道、李明卿,以及老乡黄世俊。信中自然是诉说自己的想法,希望他们也能够认同,然后在官家问询的时候说出来。

    利弊如何,大家都知道,陈佑简单提了提没有多讲,他主要说了当初唐太宗北突厥的事迹。

    当初唐人面对突厥的感觉,就跟现在周人面对契丹一样,当时突厥也是多次破关而入,甚至逼近长安,可想而知唐人面对突厥是何等大的压力。

    陈佑认为,与其一味避让,不如从现在开始就练兵。不说现在就能击败辽国,至少摆出拼命的架势,令其不敢随意欺辱本国,之后再以小战练精兵,培养将领士兵的信心。

    诚然有失败的风险,但是除了认输,世界上就不存在没有风险的事情。

    他把信寄出去之后就不再考虑这件事了,还是那句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中枢政策他只能从边边角角影响,而没法决定。

    至于说上奏章,呵,赵元昌让他来洛阳不是要听他对北国事务的见解的,除非赵元昌遣人来问,否则他最好别主动插嘴,那是言官诤臣的活,不是他陈将明应该干的。

    二十日这一天,终于有商户忍不住了,一声高呼、揭竿而起。

    别误会,不是造反,而是在城外搭起竹棚作为店铺。

    前面已经说了,现在的收税方式还是十分原始的入城税,因此,在有心人的提醒下,终于有人想到了这么一个法子:我不入城总可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