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从渔夫到国王在线阅读 - 第0330章 拍什么电影

第0330章 拍什么电影

    林海一直都认为,1950年代,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电影业的春天远未到来。

    这个时代,即使拿最发达的英美两国来说,其国民收入也远远没有到可以支撑起庞大娱乐业的境地。

    大部分国家的民众,还在为一日三餐能够吃饱或者能够吃好些而奋斗,哪里来太多的精力追求精神文明。

    直到七十年代中后期,冷战接近终结,石油工业从最巅峰状态开始走下坡路,电子产业和大规模制造业逐渐接班,带领着全球大部分人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后,娱乐产业才开始勃发。

    那个年代,全球大部分国家都开始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提升民众生活水平为执政宗旨,老百姓日子开始越来越好,饱暖思娱乐,电影作为娱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走上快速路。

    不过,陆运涛想要尝试自己制片,林海没有反对,相反还和他谈得很深入。

    谁让现在制片成本实在低得吓人呢。

    一部电影,最主要的成本竟然不是演员,而是胶片。

    这样一部卖座片,主演李海泉父子只拿到了3000港币片酬,漫画原著作者袁步云的润笔费更是少得可怜的400港币。

    此时香江大多数电影,选择的演员都是所谓的伶角,也就是唱戏出身的,他们平时依靠在各大戏院演出各种戏剧为生,每天所得不过几十港币而已,能够出演一部电影,绝对算是功成名就的象征,拿到的片酬相对于唱戏所得来说也算高昂。

    李海泉就是粤剧名伶,同时代唱而优则演的名伶数不胜数,如白雪仙,红线女等等。

    整个亚洲,情况类似,也就日本造星水平最高,把伶角包装得更为高大上些,但也最多吸引些青少年追捧,根本谈不上多少社会影响力。

    和美国电影工业的造星水平相比,亚洲还是小学生。

    说穿了,香江的电影业,甚至还不如民国时期的沪上,这里原先可谓文化沙漠,不过一帮粤省老移民听听粤戏,喝喝茶而已。

    也就这两年,内地各地富裕人口迁入,文艺界特别是沪上过来的牛人汇聚,这里的文化开始呈现百花齐放的多样化趋势,电影业也有了勃发之势。

    虽然看上去情况不错,可富裕人群数量有限,电影市场其实并不好。

    有个阴暗的想法曾经在林海心中闪过,面对贫苦阶级占据绝大多数的现状,或许低成本的**片反而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真正喜闻乐见的。

    可惜,这时候大多数电影从业人员都受到过传统腐朽的国学教育,碧莲这种后世到处可捡的东西,此时还为大多数人珍惜。

    为太平洋集团形象考虑,他哪里能这么做?!

    或许,让布延图来试试是个不错的主意。

    无论如何,陆运涛要拍摄影片,林海全力支持,一部电影不过一两万制作成本,公司自有相当的发行渠道,烂片都不担心亏本。

    而且林海如此早插足电影行业,主要目的在于培养一批人才,慢慢建立自己的片库,加上自己早就看上的漫威如果入手,届时两相结合,可以形成一大批ip,可以为以后的娱乐大爆发年代,打好优良的基础。

    而且组建院线长期来看是稳赚不赔的高收益生意,电影公司将来也可以为太平洋集团争夺舆论支持。

    然而谈到内容方面,陆运涛的想法就让林海有些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