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日月宏图在线阅读 - 章七五 吴三桂剃发

章七五 吴三桂剃发

    对于吴三桂来说,此时寄人篱下,上下尊卑有别,如何安置关宁军及其亲属辽民他本不应该置喙,但他下定决心,主动投降清国,目的就是保住两家基业,此时自然也不得不出头,只是山海关危如累卵,吴三桂也没有把握攫取多少利益,只想着别让关宁军成了炮灰,两家莫被皇太极夺权也就是了。

    皇太极指着地图说道:“如今北府势大,唯有团结一致,握紧成一个拳头,才能抗衡北府,保你我平安,平西王知道我在建立蒙古八旗的事情吗?”

    吴三桂微微摇头,这段时日他的脑袋里只有京畿之事,先是闯逆再是北府,期间夹杂着南京朝廷,何曾注意过清国内部的事情。

    “来,范先生,把那文书给平西王。”皇太极招招手,说道。

    范文程被八旗诸王打断了腿,此时瘸着腿走了过来,手捧着文书,为难说:“皇上,这可是军机要务,便是各旗主都不曾得知啊。”

    皇太极接过文书,说:“平西王率众来投,实乃我大清之幸事,若非怕八旗诸王反对,我早已与他结为异姓兄弟,平分辽左之地,还有什么可以隐瞒的呢?”

    说着,文书已经递到了吴三桂的手中,吴三桂知道皇太极刚才的豪言不过是应景之属,却是满脸惶恐应承,连连告罪后打开文书,看了一遍,马上跪在地上,说:“皇上雄才大略,实乃天下英主,三桂以前真是瞎了眼,与大清交往数十年,竟不识真龙,真是愚蠢,愚蠢啊!”

    皇太极连连挽起吴三桂,挨着自己坐下,心道这厮倒真与自己有几分相像,是说谎不打草稿,亦不脸红的家伙。

    那份文书正是皇太极建立蒙古八旗的计划,以往满洲八旗之中就有许多蒙古佐领,后来努尔哈赤远征蒙古,四分五裂的蒙古部落要么来投靠要么被征服,组成了内藩蒙古,再后来,皇太极远征漠南,得左右翼蒙古近十万帐,这些便是清国国内及附属的蒙古人组成。

    而随着北府崛起,右翼蒙古仅剩数千帐,左翼蒙古连年征战,所剩不过三万帐,许多部落甚至已经无法过活,内藩蒙古稍好一些,丁壮却是损折严重,皇太极为了集中力量和权力,决定建立蒙古八旗,以内藩蒙古为骨干,除了左翼蒙古那几个大部落,其余小部落皆充入其中,而满洲八旗之中那些蒙古佐领也抽调出来,形成了蒙古八旗共有六万帐,而这支强横的力量便为皇太极所属。

    可以说,皇太极既把分散的蒙古部落整合在了一起,又集中了权力,在多尔衮已经伏诛的情况下,皇太极的权力已经达到了顶峰,对于皇太极的政治手段,吴三桂深感佩服,特别是那在危险之中抓住机会的能力,吴三桂更是自叹弗如。

    “皇上的意思是,也建立汉八旗?”吴三桂小心的问道。

    皇太极抚掌而笑,说:“不愧是辽地英豪,平西王一语中的!”

    皇太极继而说道:“老汗时代,汉人多被屠戮驱逐,余者多做奴隶,后来三顺王来投,乌镇哈超建立,我从各旗阿哈之中抽调了许多男女充入其中,让其组成家庭,这才让乌镇哈超战力冠绝天下,只是乌镇哈超不过万人,难以建立汉八旗,如今平西王来投,自然不同了。”

    吴三桂略略点头,光是关宁军还有三万余,加上乡勇凑个五万只是等闲,而辽西之地尚有近百万辽民,几乎与满洲八旗相当,若是利用得当,那清国实力便是翻倍,但是此时皇太极提出建立汉八旗,吴三桂的心不禁揪起来了,在汉八旗之中,吴祖两家能得几旗?又有多少辽民被充作奴隶呢?

    见吴三桂的脸色阴沉下来,皇太极道:“平西王莫要担心,我准备将两黄旗和两蓝旗的编制予你吴祖二家,你与吴襄便做两黄旗旗主,祖大寿兄弟为两蓝旗旗主,关宁军及其家属俱归这四旗,再从辽民之中抽调一部分,让四旗各有两万户。其余辽民则加入两白旗和两红旗,从乌镇哈超和三顺王中抽调要员掌管,如何?”

    吴三桂听了这话,心中盘算,四旗八万户已经是少了,虽说近半辽民被分割走,却已经是极好的待遇了。

    “愿听皇上吩咐。”吴三桂当即说道。

    皇太极点点头,走到地图旁,说:“此次入援辽西,虽说关城难守,但为保住辽东之安宁,宁远到锦州一线却是不得不守的,但如此算来,辽西已经是四战之地,再难安民,所以我准备把辽河以西,大凌河以东的土地安置你的四个旗,这里的庄子,除了上三旗的之外,其余都迁往辽东,至于其他四旗我再行安置,如何?”

    “皇上德政,三桂没齿难忘!”吴三桂正色说道。

    皇太极的安排倒是在他的预料之中,依旧是把关宁军顶在辽西走廊与北府鏖战,虽说也会派遣八旗,但也是以关宁军为主力,但皇太极的大方却让吴三桂吃惊,辽河以西到大凌河,数以百万亩的熟田好地就这么交给了自己,虽说仍旧是辽人守辽土、辽土养辽人的法子,但足以说明皇太极的胸怀了。

    “平西王莫要如此说,实在是心中有愧啊。”皇太极叹息说道,他低声说:“如今辽镇为我大清藩属,南朝怕是再不会提供粮饷了,你们的日子,多少也清苦一些啊。”

    吴三桂听了这话,心中也是戚戚然,虽说清国也发饷银,而且比大明好的多,至少不欠饷,但那是按照实额发的,比不上南京朝廷许诺的四百八十万银子,更比不上当年朝廷近千万的辽饷。

    “皇上切勿自责,此乃北府孙贼之故,我关宁军上下自当要与北府贼军清算的。”吴三桂厉声说道。

    皇太极摆摆手,说:“哎呀呀,都怪我,今日之大喜的日子,如何让平西王伤心呢,来人笔墨伺候,平西王,你我一道给令尊和祖将军修书,也好让二位放心啊。”

    吴三桂自然明白,接过笔墨,书写起来,信中大赞皇太极的仁德慷慨,而皇太极则声言此次出兵绝不危害辽西之民,也不会掠辽西之财,二人写好书信,连忙差遣人去送。

    对于眼前这个接过,吴三桂相信吴襄和祖大寿都会满意的,汉军四旗和数以百万计的良田,已经可以弥补两家在此次兵祸之中的损失了,关宁军与清国打了几十年,对清国还是很了解的,各旗的旗民都相当于旗主的私产和仆从,在旗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比通过饷银和官位控制关宁军还要来的实在,在满八旗诸王被压制的情况下,吴祖两家的四旗可以凭借实力,拥有仅次于皇太极的实力,地位可谓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