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突破
30多岁的达楞是察哈尔部落下的一个附庸小部落的牧民,虽然他在部落内一向显得木讷老实,甚至被族人视为性格过于胆怯。! 不过因为有一身不错的骑术和养马的技术,他已经数次被征召进入大汗的军队之了。 说来也怪,在部落对任何人都会首先弯下腰的人,一旦进入了军队之,似乎像变成了另外一人似的。 当他处于军队之,身边被同族的骑兵所包围的时候,他的胆量忽然变得族内最出色的勇士还要来的大了。 似乎一了战场,他置身于一个全新的世界之内,在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束缚,可以让他全身心的释放自己的欲望。 以往深藏于内心的那种残忍和恶毒想法,他可以毫不犹豫的实施在弱小的敌人和那些妇孺身,没有人会来阻止他。 在这些弱小者身为所欲为的行动,不仅给他带来了不少财富,还给他精神带来了满足感。 当他肆意处置这些妇孺的时候,他感觉自己是族内那些权势赫赫的部落首领,而对面的妇孺成了往日的自己,他想对她们做什么,这些妇孺除了哭喊求饶,或是紧紧抱做一团之外,不会有任何反抗。 这种场景往往会让他想起,他平生第一次被部落首领鞭打求饶的场面。那时候他是十二岁还是十三岁,他有些记不到了。事实,他连自己挨鞭子的缘由都记不清了。 他唯一能记得的便是,自己奄奄一息的躺在自家蒙古包前的空地,他的父母则跪在一边苦苦向首领哀求着,而坐在边的首领对于父母的求情毫无触动。 直到今天,他还能记得首领注视着他的那双毫无感情的眼珠子,和左手不急不缓的拨弄佛珠的样子。 自那次鞭打之后,他便养成了对谁都是畏畏缩缩的样子。唯有在军对着俘获的妇孺进行折磨时,他才能有这么一刻忘记首领的时间。 当然达楞在面对后金这样的强敌,或是敌众我寡的局面时,又会恢复成那个畏缩而无害的普通牧民的形象。 不过在今天这样的战场,位于一条骑兵组成的洪流之,和对面看起来人数单薄的明军作战,让达楞感觉自己的身体内充满了力量,和想要尽快发泄出来的欲望。 达楞甚至于稍稍领先了身边同袍一个马身,向着远方看起来单薄的明军骑兵阵列扑了过去。 以他少有的几次作战经历,除了后金的军队之外,其他蒙古部族的骑兵,一旦遇到了兵力悬殊的战斗,一般情况下都会在几个呼吸之间崩溃了队形,然后四散而逃了。 在达楞的身后,整只千人队张开之后,足有七、八里宽。而对面迎击的明军,却最多只有一里宽的正面。 这给达楞一种错觉,认为自己这边像是一只张开了大嘴的老虎,而对面是一只往虎口里送的黄羊。他很有信心的认为,只要一次接战,被四面包围的明军会瞬间四分五裂。 从看到明军的前列骑兵开始,到两军正式接触。在达楞的感觉,时间只是过去了一瞬间。 但是他的心情却从无的兴奋变成了彻底的惊恐,他所认为的,明军会因为胆怯而放缓马速,或是干脆调转方向逃亡等等,一切的情形都没有发生。 相反从头武装到脚的明军骑兵,始终保持着一定的速度和整齐的队形,向着他们呼啸而来了。 这些明人骑兵不同于作战时喜欢呐喊呼叫的蒙古骑兵,他们即便是冲锋的时候,也一直保持着沉默,只能隐约听到一些尖锐的哨声不时的响起。 达楞并不清楚,这是明军用来调动军队的方式。但是他很明白一点,如果继续保持这个速度前进,他一定会首先撞碎在这些明军的马前。 他可不认为,穿着一身羊皮袄的自己,能和对面披着铁甲的明军骑兵一对一的较量。更何况在这个距离,他已经能够很清楚的看到,明军的后方影影绰绰的还有望不到尽头的骑兵队列。 达楞的思想还没有反应过来,他的身体已经飞快的向左调转了一个角度,试图脱离出明军骑兵正面的范围。 这些蒙古人虽然娴熟于骑术,但是作战时并不讲究严格的纪律和组织。他们奔跑时所能维持的队形,并非是出于组织而形成的,而是依赖于骑兵个人的骑术而自然形成的。 因此虽然这些蒙古骑兵冲锋起来的时候像是一条直线,但事实这是一个参差不齐,如同锯齿样的曲线。 在没有组织的冲锋过程,后方的骑兵往往会奋力挤入前线,而前线的骑兵则会下意识的拉开同其他人的距离,以免作战时施展不开手脚。 因此一个冲锋时不到50米的队列,在冲锋的过程,变成100米、200米的正面,并不稀。 在达楞等人从营地出发时,不过是数个百人队的纵队。但是抵达了战场间时,已经扩散到了七、八里宽的一个广阔横队了。在这个横队,有些地方是双横队,有些地方只是单薄的一列。而骑兵之间的间距,也从4、5米到17、8米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