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演雕
传统的匠工算上九流中的“苦行”,是吃苦才能挣钱的行当。 赵晨星自小便时常听父辈教导说:“苦行苦行,不苦不行。刀刃斧劈,样样得行……” 总之,赵晨星接触的这个行当很苦。 但是接触早了,便能早些苦尽甘来。 而苦尽之后剩下的,便是惊艳到常人无法理解的技艺! 赵晨星那种拿“飞刀”扎木鱼眼睛的技艺,叫“演雕”。 这是《鲁班经》中,一种将杂耍和雕刻结合的,表演性质的雕刻方法。 据说这个本领的源头,是宋代皇帝赵光义发明的“接剑舞”,是老匠工卖弄技艺的一种“花活”。 虽然演雕看着漂亮,难度不小,但赵晨星并不看重这种技艺。 因为赵晨星一直觉得,这种演雕,只是皮毛之术。 它形式大于意义,其基本道理,离不开“熟能生巧”四个字,看着好看,其实雕出来的东西,也就是那么一回事。 要不是今天状况特殊,他才懒得用呢。 赵晨星虽如此想,可是在看客眼中,这却是惊艳到不能再惊艳的技艺了。 毕竟,这超出了他们对匠人的“理解”。 随着赵晨星不断将雕刀扔向木鱼雕塑,那空中闪烁着刀光的利刃越来越少。 到最终,赵晨星的手上和头顶再也没有一把刀刃了。 而这也意味着,九把刀全部都到了赵晨星对面木刻鲤鱼的身上。 它们,全部正中鱼眼! 赵晨星将九把“飞刃”全部扎中那一条鱼的眼睛后,便在众人的注目下走了过去。 而后,他迅速将刀拔了下来。 随着刀的离开,鱼的眼睛被已然割化成了一块块酥烂的小碎木块。 最后,赵晨星又用一把“玉婉雕刀”轻轻一挖…… 随着动作,两只鱼眼碎木纷纷掉落,便只剩下了两个拇指肚大小,向内凹陷的圆洞。 那圆洞膛大口小,三分之二都卧在鱼的头脑里。 至此,鱼的眼珠子没了,原本劈裂眼珠的裂纹也没了。 接下来,便是填补的过程。 赵晨星收刀,又等过一会儿后,刘麻子从赵晨星的工作室走了出来。 他将两个从XB机床上加工的,2.5厘米的松木珠子递给赵晨星,而后道:“这是鱼眼睛吧?” “嗯!”赵晨星点头,拿墨笔给鱼眼点了精,便从容不迫的将那眼睛往鱼的眼眶子里比对上去。 而后……它们安装不进去! 原来,刘麻子车出的木珠子直径,比赵晨星挖出的眼睛框子要大很多。 在这种情况下,明眼人一看就懂,赵晨星无论用什么工具,力量也是不可能把这珠子放进去的。 眼瞅着赵晨星挖出的眼眶子容不下刘麻子做出的眼珠,一旁的看客们再次起了纷纷的议论。 “把裂开的眼睛挖了,安装两个‘活眼‘代替,这想法是不错,只可惜呀尺寸不对……” “估计是计算错误了,看来那木珠子,还得车一刀呀!” “车一刀?太难了,大了安不进去,小了会掉出来。精度不好掌控的……” “唉!你们看!那个买吹风机的漂亮小妞回来了……” 随着一位文玩店老板的提醒,众人将目光聚焦向了刚刚从木工店门口进来的柳程程。 柳程程气喘吁吁,手中拿着一个粉红色的纸盒子。 一见到赵晨星,她便将盒子递过去。 仿佛推销员一般,柳程程介绍道:“红太阳牌的吹风机,双风头,带冷热调节,不干枯,不分叉,还能治疗脂溢性脱发,精神紊乱,持久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