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仙侠小说 - 诸夏纪在线阅读 - 序二 从竹书纪年谈历史的善恶

序二 从竹书纪年谈历史的善恶

    有一本书,或者说一本已经失传,又被后人复原部分的书,叫做汲冢书,又被称为竹书纪年。

    大概有稍稍关注历史的人,都会听说过这本书吧。

    据说是在晋武帝司马炎之时,一个汲郡之人,盗窃战国之时的魏王墓所发现的竹简史书。也被称为中国古代唯一没有被秦火烧毁的编年体史书。

    然而此书,在宋时又被轶失,如今所见,是后人重新整理的。

    有兴趣者,可以去查看此书,来历不再多说。

    这里想说的,是这本书之中的几则记载,极为重要,几乎是从源头上颠覆一些思想的重要。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

    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舜放尧于平阳。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也就是说,从这本书的记载来看,舜帝的形象,要重新评估了。

    韩非子在《说疑》之中,借jian臣党羽之口说出的一句话,“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说不得就是真正的历史。

    而尧舜禹三代相让的美德,也要重新定义了,到底是三代相让,亦或是三代相逼,成为了一个难以得知真相的历史谜题。

    随着后来不断有青铜器出土,从各种资料上来说,竹书纪年所述,有真有伪,太史公所述,也是有真有伪。

    因此,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谁也不能肯定,舜帝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毕竟,一切历史都只是当代史,而且历史,都是随着统治者的需要,随意摆弄的。

    当然,我所言统治者,不止帝王,更多的是那些所谓的文人,掌握了宣传口径的文人。

    摆史料论真伪,这是历史学家去做的东西,我没资格去论述,也不想去论述。

    我只想说,从三代相逼,或者说三代相让,其实折射出了一段从古至今,便纷争不停的学思之辩。

    人性,到底是本善,还是本恶?

    历史便如同人一样,尧舜禹所处的时期,就是历史的婴儿时期,这个时期的善恶,就我们这个种群萌芽之时的善恶。

    善恶之说,各家都有所涉及,但是真正谈得深入的,还是太史公列为一传之内的孟轲与荀卿,这两位儒家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