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商人嘴脸(2/5,求订阅)
香江虽然素有文化沙漠之称,然而香江的报摊却多如牛毛,摊档上五光十色的报纸杂志,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这个弹丸之地有报纸63份,期刊598种,香江的报纸,有40家以报道综合新闻为主的,两家财经日报,一家儿童报纸,另20家专门报道娱乐新闻。 其中《工商日报》就是以报道综合新闻为主。 《工商日报》由新闻,副刊,广告三大块组成,往往是副刊的篇幅躲过新闻,不少时候,广告的篇幅既多过新闻,又多过副刊...... 现在香江中文报纸的销量,最高的为《东方日报》,日销25万份左右,其次是《成报》《天天日报》,《天天日报》是香江第一家彩色图片的报纸。两家报纸日销在15万份左右,日销10万份上下的有金大侠的《明报》,罗家的《新报》,胡家的《星岛日报》等,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工商日报》,其实在之前《工商日报》已经掉出了这个行列,不过随着《工商日报》靠上荣乐这座大山后,又回来了。 其实最早的时候《工商日报》就已经有过日销15万份的豪举了,只不过随着香江的报业,竞争越发的激烈,他们慢慢的掉队了。 现在香江的报纸日销量,差不多在150万份左右,香江的报纸发行,不像国内走邮发渠道,而是自办发行,故日销量总是浮动的,一家报纸若抓到了独家新闻,当日销量必定大增。 这也是为什么荣乐要收购《工商日报》的原因之一,重新创办一家报纸,单单是发行这块,就是非常麻烦的一件事,现在香江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协会,即便是报纸的发行这样的冷门行业,也不例外。 在香江办报业的,商人,文人参半。 商人办报的典型就是胡氏家族的《星岛日报》与马氏兄弟的《东方日报》,他们都是以雄厚的实力,以经商的方式,鼎立于报林不败。 文人办报的出名的则是《大公报》的费祎民,《文汇报》的李子涌,《新报》的罗浮等,与商人办报不同,文人办报多是名气显赫,但才气往往浅薄。 其中最优秀的则是《明报》的金涌金大侠了! 《工商日报》开始的时候,同样属于商人办报,不过等到何师礼接手《工商日报》后,对报社选择了军事化管理,对当时《工商日报》的员工来讲,简直就是苦不堪言,而何泓毅接手以后,又实施了放养的政策。 两父子南辕北辙的管理手段,直接导致了曾经香江第一大报,沦落成了二流。 荣乐当天晚上就被何师礼请到了何宅,何泓毅亲自来的皇朝大厦,神情有些讪笑的看着荣乐,看着荣乐一阵无语,看来何泓毅确实是不适合做生意,喜怒太形于色了,这个时候,这种表现,不是明摆着要让自己压价呢吗! 幸亏何泓毅生在了何家这样不怕他败坏的大家族,要是生在普通的富裕之家,绝对是妥妥的能把家产给败嚯光了。 荣乐也没有多说什么,两人上了车,直接来到了何宅。 “阿乐,你的想法,我都知道了,看在我们两家的交情上,五亿港元,《工商日报》就是你的了!”何师礼拿着自己的参茶,神态轻松的说道。 荣乐失笑,道:“何伯,你要是不想卖《工商日报》可以跟我直说的,我绝不强求。不用这么狮子大开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