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未雨绸缪思买粮
插完秧后,然儿和青莲清闲下来。W秧苗的时候,只要田里不缺水,就不用自己担心。只是然儿家从来不养猪,没有肥料。然儿找到李爷爷,告诉自己想买肥料,用到稻田里。乡下人都种地,基本上很少有卖肥的。李爷爷知道然儿姐俩不容易,还是四下张罗着,找了几家相熟的,各自从自家的肥里匀出来一些,打发李顺用牛车给然儿送到地头。并帮着然儿把肥料,均匀地撒进去。刚好然儿腌的酸笋有一批好了,便搬了一坛子放到李顺的牛车上。见李顺不想要,就道:
“当初和爷爷好的,等腌好后,给爷爷一坛尝尝。”
李顺不知道然儿是在撒谎,便拉回家去。对父亲一,李爷爷对李顺:
“既然拿来了,就留下吃了吧。然儿和她去世的娘一样,是个懂事的孩子。记得以后多看顾一下姐妹俩,两个没爹没娘的孩子,看着让人心疼。”
稻田里追了肥,然儿彻底放下心来。这时两人腌的酸笋也全部被周记酒铺拉走,前后共六十二坛酸笋,实得两千四百七十文钱,折合二两四钱银子,又七十个铜钱。五十个坛子钱,周掌柜没要,是坛子算他的,每年免费借给姐妹俩用。
晚上姐妹俩坐在炕上,乐滋滋地数着手里的铜钱,青莲对然儿:
“jiejie,明年我们多腌,好多卖些钱。”
“好,今年先从这钱里拿出一些来,咱们都做身新衣服。还有就是买猪rou吃吧,meimei想吃吗?”
青莲听见然儿买猪rou,咽了口口水,不过还是咬牙坚持:
“jiejie,还是等过年的时候再买rou吃吧。”
然儿心中打定注意,这次不听青莲的,等下个赶集的日子,就去买新衣服,买猪rou。青莲来到这里之后,虽然脸色没有以前那样苍白,还是显得有些黄,少有血色。然儿知道,的时候可不能亏了身子,不然将来会落下病的。
过了三天,然儿领着青莲来看田里的秧苗。自从上次卖鸡蛋时下过雨,已经一个多月,快俩月没有下雨了。然儿想到这里不禁想起娘在的时候,对自己过:
“最近几年连续风调雨顺,娘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遇到呢。天不可能总是这样随人心,过段时间买米存着,万一有灾气,不至于饿着我的然儿。”
娘这话不久就病了,买粮食的事情就放下了。现在又过去一年半了,然儿想万一要是收成不好,自己这银钱怕是买不了几斤米。不如赶集时一起买稻米存着,免得到时候挨饿。
然儿在心里盘算妥当后,到赶集的时候,不仅把卖酸笋的铜钱带上,还把娘留下的铜钱都带上,只留下那十两银子。近三千枚铜钱,还是蛮有分量的。天气又热,到杨庄的时候,然儿出了一身的汗。便领着青莲先到树林子里的粮市,随便打听着稻米的价格,趁机也好在树荫里凉快凉快。
因为连续多年年景不错,物价很低。一石稻米只卖四百五六十文钱。一石稻米差不多购姐妹俩吃两个月,然儿算了一下,家里剩下的稻米能够吃到新稻米下来就不错了。如果今年收成还好的话,像去年一样,交完税能够剩下八石多,既然要买,怎么也要买下够姐妹俩吃一年的粮市。不算秋后的收成,需要买六石,刚好是两千八百文钱。
然儿并没有马上就买,担心自己不懂,买到陈了多年的米,就不好了。于是领着青莲来到周记酒铺,见周掌柜正坐在柜台里看书,连忙喊着:
“周大叔好。”
“哦,是然儿和青莲姐俩,赶集来了?”
“是啊,周大叔,我想买稻米,可是看不出孬好。”
“家里没米了吗?”
“还有。”
“然儿想买多少米?”
“六石。”
“怎么买那么多?”
然儿不好买米是防备年景不好的话,只得对周掌柜:
“家里的米不多了,水田里的秧苗虽然插上了,可是没有肥料,然儿怕打不了多少粮食。所以想买够我们姐俩吃一年的粮食。”
“这样啊,我帮你们买吧。”
“给周大叔添麻烦了。”
“没事,现在时间还早,也没有食客,买粮食简单,一会就好。”
周掌柜领着两人来到树林子的粮市,转圈看了看,找到一个相熟的中年汉子,那汉子赶了辆牛车,拉了不止十石米。周掌柜和他商量好,每石米四百四十五文,给然儿姐俩送回家再收钱。讲好后,周掌柜就回酒铺了。然儿对中年汉子道:
“大叔到集头上等等我们,我们还要去买东西。”
“你们去吧,我就在集头上那棵大柳树下等你们。”
然儿拉着青莲先到成衣铺,给青莲花十八文,自己花了二十五文,每人做了一身新衣服。又来到rou铺,买了十斤标油rou,五斤猪骨头。才来到集头的大柳树下,和中年汉子汇合,坐在牛车上,来到院子里。大叔帮着把六石稻米搬到外间屋子的后墙边,垛好。收了然儿两千六百七十文钱,才驾着牛车走了。
看着墙边垛的高高的稻米袋子,然儿心里踏实多了。
让青莲帮着烧火,然儿把标油rou细细地切了,放在锅里熬出油来,把油盛到一个黑磁坛子中,心地盖好盖子。把熬完油的油渍,捞出来盛到一个碗里,抓了细盐,撒在上面,拿筷子夹起一块,放到嘴边吹凉了,递到烧火的青莲嘴里。青莲细细地咀嚼着,两只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幸福地眯成一条缝。然儿也吃了一块,就放到桌子上,对青莲:
“meimei,午饭和晚饭我们不做菜了,就吃这个好吗?”
“好,真好吃。”
熬完油,又把五斤猪骨头放锅里煮,直到锅里的汤变成奶白色,飘着不少油花,才盛到一个磁盆子里。又焖上够两人吃两顿的米饭,天气热了,不敢做太多,不然容易变质。
午饭桌上,青莲吃着米饭,夹着碗里的油渍吃得十分香甜。吃完米饭,又盛了一碗浓稠的骨头汤,锅里的骨头,两人也每人吃了一块,留下几块等晚饭时再吃。
“青莲,能吃就多吃。晚上是不能多吃的,吃多了,夜里会肚子不舒服。”
“jiejie,青莲已经吃饱了。这是青莲吃过的最好的一顿饭了。”
不用青莲,然儿从青莲的脸上也能看的出来。
“jiejie,我们把卖笋子的钱都花完了,以后可就没钱用了。”
“meimei不要担心,有了稻米,只要不饿肚子,我们就不怕了。你呢?”
青莲扭头看看墙边垛着的稻米,也是一脸喜色。
“等再下一场雨,屋后的竹林边的草地上,会长出许多草蘑,也能换钱。还有四只老母鸡呢,下的蛋积攒一下,购我们买油盐的。今天熬的猪油也能吃两三个月了。”
只是两姐妹盼着下雨,好拾草蘑的打算,到五月中旬都没有实现。五月中旬已经是盛夏了,从上次下雨后,三个多月里滴雨未下。水田里的秧苗蔫蔫的,看得然儿只担心。门前的溪流,已经变成涓涓细流,根本不够浇田的。倒是水了之后,里面的鱼虾特别好捉,最近几天,姐妹两天天捉河里的虾炒鸡蛋吃。最后还把四只老母鸡也赶到河边觅食。
上次去集市上取两人做的新衣服时,然儿已经听稻米从四百五十文,涨到六百文了,要是天再不下雨,怕是还要涨。然儿不禁在心里暗自庆幸自己当初买稻米的决定。青莲也对然儿:
“幸亏上次jiejie买了那么多稻米,不然的话,现在可贵了。”
“莲儿,娘曾经过,一般来灾气都不会一年就结束的,大都是旱涝蝗灾连着发生。我们还是要节俭着吃,不然万一碰到饥荒年,就苦了。”
“嗯,青莲听jiejie的。”
旱情一直持续到七月初,稻子要收割的时候。门前的溪已经彻底断流了,就连姐俩吃水,都要在干涸的河床上挖出一个深坑,才能打到沙土中渗出的清水。
由于没有了溪水的灌溉,老天又不下雨,然儿家的二亩水田,往年都要收十石左右的稻谷,今年却是旱的,田里的稻谷都高不及膝,勉强收了不到三石,约两百五十多斤稻谷,其中差不多有一半是秕谷。好在朝廷知道当地遭了旱灾,便下令县里免除了当年的税收。本来水稻收割后,是要再种一季麦子的。然儿因为人,干不了那么多活,自从娘去世后,就只种一季稻谷。今年就是想种,也种不上,田地都干的皲裂了,到处都是比然儿手指还要宽得多的缝隙。
由于连续几年都风调雨顺,虽然今年遭了旱灾,各家因为大都有余粮,市面上稻谷的价格只是涨到一吊钱左右,比然儿买时虽贵了两倍不止,不过,这样的价格一般人家还是承受得了的。
“当初和爷爷好的,等腌好后,给爷爷一坛尝尝。”
李顺不知道然儿是在撒谎,便拉回家去。对父亲一,李爷爷对李顺:
“既然拿来了,就留下吃了吧。然儿和她去世的娘一样,是个懂事的孩子。记得以后多看顾一下姐妹俩,两个没爹没娘的孩子,看着让人心疼。”
稻田里追了肥,然儿彻底放下心来。这时两人腌的酸笋也全部被周记酒铺拉走,前后共六十二坛酸笋,实得两千四百七十文钱,折合二两四钱银子,又七十个铜钱。五十个坛子钱,周掌柜没要,是坛子算他的,每年免费借给姐妹俩用。
晚上姐妹俩坐在炕上,乐滋滋地数着手里的铜钱,青莲对然儿:
“jiejie,明年我们多腌,好多卖些钱。”
“好,今年先从这钱里拿出一些来,咱们都做身新衣服。还有就是买猪rou吃吧,meimei想吃吗?”
青莲听见然儿买猪rou,咽了口口水,不过还是咬牙坚持:
“jiejie,还是等过年的时候再买rou吃吧。”
然儿心中打定注意,这次不听青莲的,等下个赶集的日子,就去买新衣服,买猪rou。青莲来到这里之后,虽然脸色没有以前那样苍白,还是显得有些黄,少有血色。然儿知道,的时候可不能亏了身子,不然将来会落下病的。
过了三天,然儿领着青莲来看田里的秧苗。自从上次卖鸡蛋时下过雨,已经一个多月,快俩月没有下雨了。然儿想到这里不禁想起娘在的时候,对自己过:
“最近几年连续风调雨顺,娘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遇到呢。天不可能总是这样随人心,过段时间买米存着,万一有灾气,不至于饿着我的然儿。”
娘这话不久就病了,买粮食的事情就放下了。现在又过去一年半了,然儿想万一要是收成不好,自己这银钱怕是买不了几斤米。不如赶集时一起买稻米存着,免得到时候挨饿。
然儿在心里盘算妥当后,到赶集的时候,不仅把卖酸笋的铜钱带上,还把娘留下的铜钱都带上,只留下那十两银子。近三千枚铜钱,还是蛮有分量的。天气又热,到杨庄的时候,然儿出了一身的汗。便领着青莲先到树林子里的粮市,随便打听着稻米的价格,趁机也好在树荫里凉快凉快。
因为连续多年年景不错,物价很低。一石稻米只卖四百五六十文钱。一石稻米差不多购姐妹俩吃两个月,然儿算了一下,家里剩下的稻米能够吃到新稻米下来就不错了。如果今年收成还好的话,像去年一样,交完税能够剩下八石多,既然要买,怎么也要买下够姐妹俩吃一年的粮市。不算秋后的收成,需要买六石,刚好是两千八百文钱。
然儿并没有马上就买,担心自己不懂,买到陈了多年的米,就不好了。于是领着青莲来到周记酒铺,见周掌柜正坐在柜台里看书,连忙喊着:
“周大叔好。”
“哦,是然儿和青莲姐俩,赶集来了?”
“是啊,周大叔,我想买稻米,可是看不出孬好。”
“家里没米了吗?”
“还有。”
“然儿想买多少米?”
“六石。”
“怎么买那么多?”
然儿不好买米是防备年景不好的话,只得对周掌柜:
“家里的米不多了,水田里的秧苗虽然插上了,可是没有肥料,然儿怕打不了多少粮食。所以想买够我们姐俩吃一年的粮食。”
“这样啊,我帮你们买吧。”
“给周大叔添麻烦了。”
“没事,现在时间还早,也没有食客,买粮食简单,一会就好。”
周掌柜领着两人来到树林子的粮市,转圈看了看,找到一个相熟的中年汉子,那汉子赶了辆牛车,拉了不止十石米。周掌柜和他商量好,每石米四百四十五文,给然儿姐俩送回家再收钱。讲好后,周掌柜就回酒铺了。然儿对中年汉子道:
“大叔到集头上等等我们,我们还要去买东西。”
“你们去吧,我就在集头上那棵大柳树下等你们。”
然儿拉着青莲先到成衣铺,给青莲花十八文,自己花了二十五文,每人做了一身新衣服。又来到rou铺,买了十斤标油rou,五斤猪骨头。才来到集头的大柳树下,和中年汉子汇合,坐在牛车上,来到院子里。大叔帮着把六石稻米搬到外间屋子的后墙边,垛好。收了然儿两千六百七十文钱,才驾着牛车走了。
看着墙边垛的高高的稻米袋子,然儿心里踏实多了。
让青莲帮着烧火,然儿把标油rou细细地切了,放在锅里熬出油来,把油盛到一个黑磁坛子中,心地盖好盖子。把熬完油的油渍,捞出来盛到一个碗里,抓了细盐,撒在上面,拿筷子夹起一块,放到嘴边吹凉了,递到烧火的青莲嘴里。青莲细细地咀嚼着,两只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幸福地眯成一条缝。然儿也吃了一块,就放到桌子上,对青莲:
“meimei,午饭和晚饭我们不做菜了,就吃这个好吗?”
“好,真好吃。”
熬完油,又把五斤猪骨头放锅里煮,直到锅里的汤变成奶白色,飘着不少油花,才盛到一个磁盆子里。又焖上够两人吃两顿的米饭,天气热了,不敢做太多,不然容易变质。
午饭桌上,青莲吃着米饭,夹着碗里的油渍吃得十分香甜。吃完米饭,又盛了一碗浓稠的骨头汤,锅里的骨头,两人也每人吃了一块,留下几块等晚饭时再吃。
“青莲,能吃就多吃。晚上是不能多吃的,吃多了,夜里会肚子不舒服。”
“jiejie,青莲已经吃饱了。这是青莲吃过的最好的一顿饭了。”
不用青莲,然儿从青莲的脸上也能看的出来。
“jiejie,我们把卖笋子的钱都花完了,以后可就没钱用了。”
“meimei不要担心,有了稻米,只要不饿肚子,我们就不怕了。你呢?”
青莲扭头看看墙边垛着的稻米,也是一脸喜色。
“等再下一场雨,屋后的竹林边的草地上,会长出许多草蘑,也能换钱。还有四只老母鸡呢,下的蛋积攒一下,购我们买油盐的。今天熬的猪油也能吃两三个月了。”
只是两姐妹盼着下雨,好拾草蘑的打算,到五月中旬都没有实现。五月中旬已经是盛夏了,从上次下雨后,三个多月里滴雨未下。水田里的秧苗蔫蔫的,看得然儿只担心。门前的溪流,已经变成涓涓细流,根本不够浇田的。倒是水了之后,里面的鱼虾特别好捉,最近几天,姐妹两天天捉河里的虾炒鸡蛋吃。最后还把四只老母鸡也赶到河边觅食。
上次去集市上取两人做的新衣服时,然儿已经听稻米从四百五十文,涨到六百文了,要是天再不下雨,怕是还要涨。然儿不禁在心里暗自庆幸自己当初买稻米的决定。青莲也对然儿:
“幸亏上次jiejie买了那么多稻米,不然的话,现在可贵了。”
“莲儿,娘曾经过,一般来灾气都不会一年就结束的,大都是旱涝蝗灾连着发生。我们还是要节俭着吃,不然万一碰到饥荒年,就苦了。”
“嗯,青莲听jiejie的。”
旱情一直持续到七月初,稻子要收割的时候。门前的溪已经彻底断流了,就连姐俩吃水,都要在干涸的河床上挖出一个深坑,才能打到沙土中渗出的清水。
由于没有了溪水的灌溉,老天又不下雨,然儿家的二亩水田,往年都要收十石左右的稻谷,今年却是旱的,田里的稻谷都高不及膝,勉强收了不到三石,约两百五十多斤稻谷,其中差不多有一半是秕谷。好在朝廷知道当地遭了旱灾,便下令县里免除了当年的税收。本来水稻收割后,是要再种一季麦子的。然儿因为人,干不了那么多活,自从娘去世后,就只种一季稻谷。今年就是想种,也种不上,田地都干的皲裂了,到处都是比然儿手指还要宽得多的缝隙。
由于连续几年都风调雨顺,虽然今年遭了旱灾,各家因为大都有余粮,市面上稻谷的价格只是涨到一吊钱左右,比然儿买时虽贵了两倍不止,不过,这样的价格一般人家还是承受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