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国崛起1900在线阅读 - 第二百零二节 都死了

第二百零二节 都死了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被查封资产的刺激,俄国人竟然开启了第二轮谈判。

    不过他们这次要求改地点了,地点现在了战争中一国的中国,选在了北京。

    谈判还没有开启,战争中的国家就出现了一些政局变化,日本的天皇是了。

    明治老天皇在病床上撑了许久,还是没有本开疆拓土的结果,死不瞑目啊。

    这老家伙的名望在日本太高了,打败中国就足以让他成为一个伟大的日本统治者了,更何况又跟俄国打了一仗,让日本的国际地位大大提升,已经取消了所有不平等条约,成为世界前十的工业强国,仅仅排在意大利之后,排在第八。

    明治一死,前线的日军一时间都没有了士气,停止了所有的军事行动,幸好俄国人也无力反攻,否则倒是可以给日军一个沉重的打击。

    明治死后,伊藤博文跟山县有朋集团的争夺再次白热化,早就开始隐退到幕后主持一切的山县有朋也亲自跳了出来,一面在日本大作军事宣传,一面表达对明治天皇的悲痛之情,号召国民把战争进行下去,打赢这场仗,开疆拓土大展皇基才是对天皇最好的安慰。

    伊藤博文则继续推动日本的宪政,打算接着新上台的大正天皇是傻子,同时有没有太高的名望的机会,推动日本的虚君制度,大肆呼吁要限制王权,约束军队的权力,跟山县有朋的理念非常冲突。

    就在这种情况下,俄国谈判代表团来到了北京。

    依然是斯托雷平,他的病经过一个月的修养,已经好了一些,虽然重,但是没有伤到骨头的情况下,取出了子弹,那么就等于是皮外伤。皮rou伤好起来自然块。

    但是也不可能好的这么快,只能说斯托雷平还是够拼的,此举又给他的爱国形象,为国牺牲奉献的形象上,加了不少分。

    斯托雷平刚到北京,没有展开谈判,反倒是邀请杨潮见面。

    杨潮表示自己在前线不方便脱身。斯托雷平不顾谈判,先到了哈尔滨见杨潮。

    杨潮这才不得不跟他见了一面。

    斯托雷平打着当面感谢杨潮救命之恩的口号。但是根本就没有人相信。

    杨潮也不相信,虽然斯托雷平见面之后,首先就是对杨潮给他做手术表达了感谢,但是最终还是不可避免的进入到了现实问题上。

    “不可能,我们跟日本人有约定,战争中我们不可能背叛盟友。我们将支持日本诉求,绝对不会单独和俄国达成协议,这一点还请俄国政府理解。”

    斯托雷平竟然想跟中国私下和解,也就是说他愿意放弃黑龙江两岸的土地。接着会继续跟日本人死磕?

    这个想法还是很诱人的,但是杨潮想了想还是不打算接受,现在让俄国人跟日本人死磕下去,确实对中国有利,但是俄国人也就毁了。

    1899经济危机开始,1904年爆发日俄战争,1908年才稳定袭来。可是1910年就开始跟中日再次开战,可以说从1899年开始,十年间俄国的经济别说发展了,甚至大大倒退,连十年前的水平都比不上,把这样一个俄国送到一战的战场上。这不是给德国人送菜的吗。

    杨潮发觉此时他无比需要一个强大的俄罗斯。

    那么当然不能让俄罗斯继续被日本人削弱了。

    杨潮现在是真的不国人跟日本继续战争下去了,当然俄国不可能被日本给灭了,但是在爆发一次起义那却很有可能,而且肯定会被更加削弱下去,这是杨潮不想。

    所以杨潮要坚定的跟日本站在一起,逼迫俄国人一起签订条约,立刻脱离这次战争。在一战爆发之前,好好恢复一些体力,然后在挽袖子继续打。

    斯托雷平很阴郁的走了,来,他实在不甘心把勒拿河以东四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割让给日本,哪怕那块地是有名的荒凉。

    但是斯托雷平已经没有选择了,他这次选择在北京谈判,显然就抱着跟中国先媾和的目的,但是中国不答应的话,他们就只能答应中日两国的要求。

    即便这样,俄国人还是很难对付,因为他们的的贪婪是有名的,跟中日两国一分一毫的计较。

    时间已经到了10月,最晚到10月末,一般北方就会进入冰期,那时候战争自然就会再次中断。

    日本人已经开始着急,催促杨潮跟日军一起联合发动一次大型攻势,以督促俄国人尽快屈服。

    可是杨潮拒绝了,杨潮早就不想削俄国了,恨不能保护一下战斗民族呢。

    而且杨潮有一个很好的理由,那就是自己的士兵已经打不动了,还邀请日本人参观了一下,证实自己所言非虚。

    这是事实,一个并不正规的军队,能够跟俄国人打三年仗,这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这也就是俄国,换成任何一个国家,这些东北子弟兵也不可能坚持这么久。

    短短几十年,俄国趁清帝国衰微之际,疯狂抢夺中国的领土。先后夺占了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俄国人在对东北的入侵中使尽了各种方法,运用政治军事经济等等手段外,还施展阴谋诡计外交讹诈重金收买派遣间谍策动叛乱等手段,可谓是“有多大本领就能干出多大伤天害理的事情”。

    十年前,德国人占了青岛,英国人占了威海,就让山东百姓产生要被瓜分的心理压力,爆发了义和团运动,俄国人对东北的渗透更久,范围更大,时间更长,东北老百姓的心理压力更大。

    而且沙俄在东北的侵略,比德国和英国在山东的扩张更野蛮,俄国那些哥萨克蛮人,曾经干过的疯狂事情可谓令人发指,屠杀甚至分食当地人,这些都在东北流传的很广。海兰泡那数千骸骨,更是尸骨未寒,因此面对跟沙俄打仗,东北百姓从内心深处是很支持的。

    但是杨潮组建的东北军,毕竟是一只临时组建的军队,骨干是五万训练有素,洗脑了三年的军官不假。但是普通士兵却没有这样的精心训练,虽然三年战争中。杨潮军中的宣传人员也在疯狂洗脑,但是战争中效果毕竟要笑了太多,打的时间太长的话,这些士兵难免有一种反战情绪。

    又因为清政府突然倒台,产生了一种暂时性的身份认知混乱,也加剧了这种反战心理,在战争僵持后,杨朝开始让军队轮番休假,立刻就出现大批士兵回家后就不在回来的情况。也就是当了逃兵。

    把这一系列事实摆在日本人面前,日本人也知道中国的军队不行了,但是他们不但没有为这个战时盟友力量削弱而不快,反而松了一大口气,因为这次中国人在战争中的表现太让人惊讶了,一时间竟然能把俄国人打的节节败退没有丝毫招架之力,这让日本人心里其实是很紧张的。

    现在中国人也不行了。俄国人又被揍成了龟孙子,以后在东亚这一片,还不是日本称王称霸,有这种想法的日军大度的对中国的情况表示了谅解,但提出中国的军队支持他们发动一次攻击,这一点杨潮毫不犹豫的同意了。

    日本人急切的希望逼迫俄国人让步。当然也希望能得到更大的土地,所以他们这段僵持时间,动员了一百万大军,现在都已经在赤塔部署好了,只等条件合适,就立刻向西发动一次总攻。

    日本的目的是,用一个月的时间。沿着铁路推进到贝加尔湖以西,并横扫俄国贝加尔湖一西直到一直被中国部队控制的车里雅宾斯克,这样日本就能威胁到俄国的欧洲腹心之地,第一能极大的威慑俄国,第二也能向全世界证明一下日本军队的力量。

    跟日本人谈完后,杨潮立刻叫来了吴佩孚。

    “是不是伊藤博文出事了?”

    杨潮不由这么怀疑,日本人打到车里雅宾斯克,确实能够吓到俄国人,也确实能够让全世界都重新审视日本,但这不是伊藤博文的性格,这个老狐狸应该明白韬光养晦的道理,绝对不可能让日军兵锋直指欧洲,这样会让英法等国产生危机感,从而对日本忌惮的。

    吴佩孚狐疑的潮:“大人早就知道了?”

    佩孚的表情,杨潮就知道自己猜对了:“到底怎么了?是不是倒台了?”

    吴佩孚摇摇头:“不是倒台了,而是伊藤博文被刺杀了!”

    杨潮恍然大悟,果然如此,如果有伊藤博文主持,他绝对不会这么冒失。

    “死了没有?”

    杨潮只关心这一点。

    吴佩孚道:“日本人之前封锁了消息,直到伊藤博文死了,这才公开了消息。讣告发到了北京,我这里也刚刚收到。”

    杨潮点点头,历史上伊藤博文就是被刺杀身亡的,不过原本的历史上,伊藤博文是朝鲜监督,是从朝鲜到哈尔滨跟俄国人商谈东北事务的时候,在火车站被朝鲜人安重根刺杀的,就是不知道这次是被谁刺杀的。

    “是谁杀的?”

    杨潮立刻就问。

    吴佩孚道:“一个朝鲜人,在仁川码头。伊藤博文在检查港口建设的时候开枪的。”

    还是朝鲜人,弄不好还是那个安重根,不过杨潮并不关心,而是心中怀疑起来。

    “现在日本首相是谁?”

    “山县有朋!”

    杨潮恍然大悟,果然有古怪啊。

    他一直很怀疑,原本的历史上,伊藤博文死的太轻松了,一个刺客,一把手枪,就把他杀了?身为明治维新元老人物,他出行肯定是重重保护,朝鲜人如果没有内应,是不可能接近伊藤博文的。

    而伊藤博文一死,最得利的就是他最大,也是唯一的政治对手山县有朋了。

    跟伊藤博文不一样的是,山县有朋是军队出身,他是日本军阀的老祖宗,就是从他开始,日本开始军人干涉政治的。

    而且不止如此,不止伊藤博文死了,连明治天皇都在今年七月染病死了。

    这意味着山县有朋一手遮天了。

    这个狂热的帝国主义老军阀当政,难怪要不考虑后果的跳出来,他不仅要反攻俄国人,还要把军队的影响力进一步推高啊!

    “这下有意思了。东方永无宁日了啊!”

    杨潮不由叹道。

    原本的历史上,明治天皇和伊藤博文双双死后,继位的大正天皇是一个傻子,山县有朋因此连天皇都不放在眼里,大权独揽只手遮天,这个历史中,日本人两次打败俄国,势力膨胀的更大,杨潮都不知道日本人会扩张到什么程度了。

    “管不了日本,我们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哪些逃兵你真打算都枪毙了?”

    大量士兵没有纪律,休假回家之后,就再也不回军队了,安心在家里当农民。

    这让吴佩孚十分愤怒,在军中的时候,他的军规可是十分严格的,但是这些人出了军队,就立刻变的散漫起来,好像离开军营后,就不再是士兵了一样,但战争还没有结束,他们还没有退役,他们只是休假!

    所以吴佩孚打算用强硬手段,专门组织了宪兵拿着名单和地址,到一个个村子里去抓人,把这些人抓回来直接枪毙。

    “卑职也拿不定主意。”

    一开始吴佩孚确实枪毙了一批人,可是抓到的人越来越多,逃兵太多了,甚至超过了一半人。

    “给他们一个机会,记大过一次,再犯依法惩处。”

    杨潮叹息道。

    这些人数量极多,而且已经被吓破胆了,一个个躲在监牢中瑟瑟发抖,都以为自己会被枪毙,相信在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绝对不会选择当逃兵。

    而且其实也不能怪他们,在军队中的时候,他们已经蜕变成了一个军人,规规矩矩的,可是回到家中,家人朋友都向他们表达了一种世故的心态,什么“有钱傻子才去当兵”,“法不责众,大家都不回去,你怕什么”。

    这些士兵赚够了饷银,家里都希望他们留下盖房娶媳妇,而且一旦这种情况开始,就不是一个两人,而是大家有样不想回去了。

    “而且不是还有更多人没有抓回来吗,也别去抓了,现在到处都在逃兵役。都躲到七大姑八大姨家里,咱又不可能用株连之法,所以真一个个抓,那是抓不完的。让宣传队下乡宣传一番,三个月内还没有回归军营的,统统划做逃兵发通缉令!”

    通过这一次事件,杨潮相信吴佩孚学到了新的经验,士兵们也上了新的一课,一个生活闲散的农业社会,向着严密细致的现代社会转化,不是那么容易的。

    无论是上层还是下层,都需要付出代价,认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