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国崛起1900在线阅读 - 第二百三十二节 城市化初现

第二百三十二节 城市化初现

    看到日本人支撑的这么痛苦,正是杨潮想要看到的,谋划了这么久,将世界三大同盟都利用到了,甚至连日本人的盟友都利用到了,才达到现在这种效果,他怎么可能白白错过。

    现在打日本,遂了日本的愿,那是傻子才会干的。

    杨潮现在要做的,是苦练内功,是抓紧时间让国内的工业吃掉日本留下的市场。

    从去年开始,日本棉纱几乎绝迹,因为很多地方,当地的学生中甚至组成了国货巡查组,到各个商铺去巡查,看到日本货就打,就烧。

    商铺不敢卖日货了,百姓也不敢卖日货,日货自然绝迹了。

    日货留下的空白,最大的是纺织品市场,这给了张謇他们机会,他们早一步就收到了杨潮的消息,甚至在市场没有出现空白的时候,就开始加班加点,将货物先囤积起来,等市场上涨了,一下子抛出去大赚特赚。

    同时这些工厂继续扩张,今时不同往日,现在可不止一个发昌机器厂在生产纺织设备,美德两国,甚至连英国人、法国人都凑热闹,在山东建设了七八家纺织机器厂,只要张謇他们愿意,多少机器设备都买得到。

    而他们的资本金也不太需要担心,热销的纺织品让他们赚到了大笔利润,如果不够,上海的钱庄现在只愁找不到客户,争抢客户让大家把利息都压低到了3厘,作为商业贷款,比债券利息还低。

    高利润,低利率,膨胀的市场,这些市场因素结合到一起,就只剩下了膨胀和扩张了。

    短短一年时间,张謇他们将山东纺织工业扩张了一倍,到处都是新建的工厂和忙着安装设备的工程队,纱锭数量从去年年初的240万锭。翻了一番到了500万锭,纺织机也打到了3万台,可以满足600万人的穿衣。而杨潮最看重的是,他们雇佣了100万工人。而且不够,缺口达到了20万人。

    “太好了,太好了,18%了。”

    随着大量的农村妇女走入纱厂,带来的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去年年底统计数据,山东各大城市中,青岛是第一大城市,已经有了200万人,烟台有180万人,东营在纺织业带动下也达到了160万人。

    但是这三个地方也像一个黑洞一般,将周围的资金、技术和人力残酷的吸纳,而没有给周边留下一点机会,山东其他城市发展就差强人意了,这三个城市加起来540万人口。是这时代的超级大城市,可是其他城市,包括济南人口,也没有超过40万,其他城市超过10万人的都极少。

    除了三大工业城市外,其他所有2万人以上的城市加起来,城市人口也不倒200万人,山东城市人口因此才只有700万人,山东总人口这几年虽然往东北移民了3百万人以上,但是作为一个不断涌入巨额资本的地区。资源、人口也会随着涌入,因此迁入山东的人口更多,到今年为止,净流入的人口有7、8百万之多。让山东总人口达到了4000万人。

    700万城市人口,4000万总人口,山东城市化率打到了17.5%。

    这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数字,杨潮记得一个统计数字,说当城市化率超过17%的时候,城市化就会开始较快发展。而城市化率打到30%的时候,城市化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基本上会形成一种滚动的大潮,无法阻挡,直到完成70%左右的城市化。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城市化,本身就会创造一个巨大的市场,当30%之后,创造出来的市场就会有相当的规模,给工业化创造出一个持续的推动力,城市化又聚集人口,加速城市化,总之到了30%这个点,城市化和工业化对到一个比较良好的平衡点。

    这个时代,各国城市化中最高的英国有80%以上的城市化率,所以英国社会最为稳定,第二是德国人达到了60%以上,法国还不到50%,美国刚过50%,而主要大国中最低的是俄国,不到20%,比日本还低一些,俄国也是社会最不稳定的国家,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产业革命就是这样,你挺过去了,你就向好的地方积累,你没有挺过去,你就只能深陷各种社会危机的泥潭之中,历史上有成功的国家,也有失败的国家,四小龙成功了,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南美失败了,阿根廷、巴西常年停滞,最终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杨潮觉得,山东这个17%以上还是有很大意义的。

    之后杨潮密集的考察了各个城市,他觉得他发现了问题的实质,他发现很多人拖家带口的转移到了城市,而以前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只是把城里当做打工的地方,到底还是要回到农村去的,可是现在他们开始学着在城市中生活了。

    杨潮觉得,这也许就是工业化到一定程度后不可逆转的原因,是因为乡村生活转变成了城市生活,农业文明变成了工业文明,而在10%以下的工业化国家,农村和城市的关系互相转化,城里人很容易就回到农村去了,城市不是他们生活的地方,就无法把消费留在城市,无法集中的创造大量市场。

    杨潮还发现,虽然他一直支持东营、烟台和青岛集中发展,将大量资源集中在三个城市,打造聚集性产业集群效应,这样最能提高效率,但是也有一些当地商人开始在其他地方开办工厂,比如有人在潍坊开办了面米分厂、榨油厂,在周村建造了榨棉厂等等,都是通过收集加工城市附近的农产品,然后供应给三大都市的。

    这说明三大都市已经过了黑洞效应的极点,开始向外辐射,将周边城市俘虏、驯化成自己的配套城市,这就是超级城市的辐射效应,等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开始向外扩散资本、技术和产业。

    最终以一个个都市为中心,形成一个个庞大的城市群,这才是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最后表现。

    努努力,将17提高到30,那时候就是快速工业化,到时候带动的绝不止附近城市了,而是能辐射到更远,更大的范围,比如现在山东的工业就已经开始影响其他地区了,山西、东北的煤炭开采出来用铁路、轮船拉倒山东消耗、加工,两地开始形成矿业城市。

    等山东工业化完成,又开始往高端走,钢铁厂往东北转移,炼焦等工厂往山西转移,山东开始变成设计中心,其他地方开始走向工业化,山东则走向管理。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好像其他地方都在向山东攻陷自己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好像列强掠夺他们的殖民地一样,但是不同的是,德国人把山东的资源都掠夺走,他们发达后,柏林不会辐射河南,只会辐射到汉堡去。

    中国某个地方发达了,可以带动其他地方发展,而国外发达了,只会带动他们的其他地方发展,这就是区别。

    所以杨潮觉得,山东不是聚集的太多,而是还不够,加快聚集速度,尽快将山东的工业和城市化提高到30以上,让山东形成朝上发展到大趋势,从而无法停止,保证山东工业化,在中国先打造一个发达地区,接着才有资本、技术和经验,去提高其他地方。

    但是经过考察,杨潮还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随着烟台的发展,基础设施开始有些跟不上了,这里主要是美国人在投资,他们可不在乎城市建设问题,就是野蛮的建厂、赚钱、扩张,他们推动了烟台超前发展,将这个原本北方最干净的城市,变成了一个,一下雨街道上就污水横流的肮脏工业城市。

    青岛倒是做的不错,德国人环绕胶州湾,建造了一圈工业区,但是始终坚持良性发展,基础设施做的比较好。

    相比之下,东营跟烟台是大哥别笑二哥,甚至情况更差,因为东营这地方地势低,还有海潮倒灌的威胁,不但是下雨的时候,海潮倒灌的时候,也是满街污水横流,什么东西都冲到了街上,臭不可闻。

    这样的城市显然不是什么好的居住地方,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会阻碍城市化发展,杨潮立刻让李富安筹备,让他从出厂税关余中筹集出一笔专用资金,彻彻底底改善一下这几个城市的基础设施。

    并且将工业区、居住区和商业区进行专业区分,提前规划,以免将来造成后遗症。

    当然规划得有根据,不能扯出一大片荒地自己就开建了,到时候没人去住只能是鬼城,你得根据现在的基础,在已经自然形成的工业、居住和商业元素比较集中的区域下手,以这些已经形成优势的地反为中心,进行清理充足,把居住区的工厂迁出去,把工业区的房屋迁出去等等。

    跟李富安组建的团队连续开了三天的会,强调了一下自己的理念,比如城市绝对不止是工厂的集合地,房子的结合体,或者商铺的结合体,这里不仅是生产的的地方,睡觉的地反个,做买卖的地方,更是生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