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国崛起1900在线阅读 - 第五百四十六节 大危机

第五百四十六节 大危机

    美国股市上生的情况,很快就传遍了全世界,但经济是一条长长的链条,传导需要时间,所以欧洲股市虽然也受到影响波动了一下,但很快就稳定了。看·

    杨潮收到消息之后,心中叹了一口气,有些可惜,但也有一种解脱的感觉,因为该来的总算来了。

    中国1o月大选结束之后,杨潮就开始密切关注美国的动态,让他意外的是,1o月底,美国股市竟然没有崩溃,作为一个经济专业的专业人士,29大危机那是记得清清楚楚,因为那是逢考必考的题目。

    他清晰的记得1o月24日是股灾开始的时候,但那一天极为平静,之后竟然平静了两个月,一直到12月25日,圣诞节这一天,才由冷清的百货业引了美国的股市崩盘,让杨潮颇为意外。

    对于为什么会推迟了两个月时间,杨潮思索了一下,认为大概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是美国因为跟中国对峙了一段时间,那段时间美国将一笔资金投入了军事之中,因此抽调了市场中的一些资金,让经济泡沫积累度慢了一些;第二个则是美联储主席杰明·斯特朗没有像历史中那样,死于肺结核。

    杰明·斯特朗在后世的经济学家口中,被称为是一个有可能让美国避免这场股市大灾难的人。

    本杰明·斯特朗生于纽约一个新英格兰血统的家庭,18岁加入杰瑟普-帕顿银行,之后在华尔街平步青云,称为圈中颇有名气的业内人,与摩根等银行巨头都保持了良好的私人关系,比如他妻子自杀之后,摩根银行的合伙人亨利·戴维森就收养了他的孩子。

    本杰明个人能力很强,但婚姻却很失败,第一个妻子自杀,第二个妻子也跟他离婚。大概跟本杰明将太多的精力投入工作有关。·努力的工作,让他的职位越升越高,做过摩根家族控制的信孚银行主席。最后被摩根等人劝说,去做了刚刚成立的美联储第一任主席。否则他就会成为摩根银行的合伙人,成为美国银行界金字塔尖的人物之一。

    作为一个专业的金融专家,本杰明很敏锐的察觉到了美国金融投机的危险,从1928年开始,他就果断采取行动。在1928年,他3次提高贴现率,将贴现率推高到5%的高位,希望能收紧资金,制止投机。

    但是没人在乎美联储的高息,银行从美联储以5%的利率借钱,然后以12%的利率贷给配资炒股公司,配资炒股公司再以2o%的利率贷给股民。

    然后本杰明有通过其他政策,缩减货币供应,继续收紧资金。收到的效果却并不理想,美联储的政策没有影响到华尔街,反而影响到了实体经济,收紧资金之后,最先却资金的不是银行业的中心,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华尔街,而是金融系统之外的其他行业,让实体经济显著地减。

    对于华尔街来说,他们依然自顾自的膨胀着。因为美联储缩减了资金投入,可是大通银行这样的巨头。却持续的向市场投入资金,这个银行是洛克菲勒财团控制的,实力雄厚,在这个时代甚至比刚刚诞生没有多少年的美联储更加强大。所以华尔街依然疯狂。

    原本的历史上。29年初,本杰明死于肺结核后的手术。可是这个时代他想死都没有那么容易,因为杨潮把链霉素卖的到处都是,肺结核已经是一种可以轻松治愈的疾病了。本杰明没死,证明了一个道理,在疯狂的赌徒面前。谁也无法拯救美国,因为谁都无法消除人内心的贪yu。

    但本杰明的政策还是有一些效果的,起码让华尔街的疯狂程度有所减弱,让投入其中的资金度有所降低。

    因此经济崩溃,迟滞了2个月。·

    但该来的还是来了,而且还是熟悉的味道,崩溃依然疯狂。

    金融市场能推动繁荣,能扩大繁荣的程度,但同时也能推动危机,能扩大危机的深度。

    华尔街很快就一片哀鸿遍野,但巨头们并没有放弃,摩根和洛克菲勒经过商谈,决定共同出资2ooo万美元进行救市。

    只是杯水车薪,纽约股票交易所一开盘就股价狂跌。因为很多股民配资炒股,股价下跌使被质押的股票贬值,就要不断向配资公司追加保证金,股民没有闲余资金,只有甩卖股票交保证金,引恶性了循环:股票贬值―补充保证金―甩卖股票―股票贬值。

    空头们像苍蝇闻到血腥一样出来砸盘,也使用保证金制度大量卖空,卖掉数以十倍他们手里并没有持有的股票,将股票价格打压的跳崖般下跌,到中午市值蒸了95亿美元,摩根等人投入市场那2ooo万连个水花都没有泛起。

    摩根、洛克菲勒是银行家,也是慈善家,但不是亡命徒,看到已经不可遏止股票的崩盘后,他们不在幻想救市,而是明智的逃离这个市场,以免自己被卷入其中。巨头的撤场,更是造成了崩溃的度。

    美国股市已经没救了,而传导效应终于到达了欧洲。

    12月31日,圣诞节过后一个星期,星期二。

    德国经济危机开始了。

    德国经济危机不奇怪,不生危机才奇怪。

    深陷美国股市之中的美国银行业,开始从德国大量抽回资金自救。

    本来就靠着英美贷款,尤其是短期贷款来维持经济展的德国,他们的贷款—生产—还债,这个链条的第一环出了问题,接着生产就无法采购原料,继而就无法偿还债务,经济危机从德国又传导到了英国。但尚未传导到经济相对独立的法国。

    连法国都没有传导到,就更不可能传导到中国了,欧洲此时受到影响,主要是美国资金持续撤出欧洲引起的通货紧缩。美国在德国有大量的投资和债务,抽走资金导致了德国经济危机,德国经济危机又影响到了偿还英国债务。

    法国并没有大量国外债务,没有给德国贷款,因此受到的影响比较微弱。法国又始终是高关税保护下的独立市场,对外贸易主要是跟自己的殖民地之间进行,出口英美等国的,往往是一些时装、香水等奢侈品,奢侈品的市场往往不太受经济危机影响,因为富人总是能消费得起的。

    中国的情况跟法国类似,中国市场跟美国的距离比欧洲更远,跟美国的联系几乎没有,因此根本不会受到纽约交易所股市崩盘太大的影响。

    因此中国经济不但没有看到危机的苗头,甚至依然在繁荣之中,毕竟中国跟美国相比,经济展程度还有差距,展空间和潜力更大。

    米青政府甚至乐观的在积极准备上台后的施政措施,打定主意要推动最低日薪立法。

    但她要上台还得等一个月以后,因为农历新年是在来年1月29日。

    此时已经都了12月2o日,中国人已经在忙碌的准备新年了,中国还没有养成按揭贷款和借钱购物的习惯,所以他们都是在用自己的积蓄,攒了一年钱的百姓们充满希望的绸白采办年货,想着过一个好年。

    中产阶级筹划着是不是用积蓄买一辆车风光的回家过年,还是把钱攒着,来年把家里的房子修一修,甚至盖一栋新房,或者修一修祖坟。

    这时候也是许多消费品工厂最忙碌的时候,纺织工厂、成衣厂、香皂、火柴等轻工业极为忙碌,而这些工业带动着下游的棉花、化纤、矿产都相当红火,中国铁路网上跑着一列列火车极为繁忙。

    一切的情形都没有表明中国会出现一场工业危机,市场信心十足,经济学家普遍讽刺美国的股市崩盘,反而乐观的认为中国不会出现美国那样的崩盘情况,因为中国的股票市场监管更严格,各项制度更保守,没有美国人那么疯狂。

    同样一批经济学家,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可是大肆批评中国股票债券市场太过僵化,认为创新不够,各种管制太过严格,限制了金融活力。果然专家是不可信的。

    杨潮甚至都有些受到市场的影响,他看到的所有经济数据,都十分的健康。投资持续增加,企业利润率十分平稳。

    杨潮感觉,中国这么庞大的国家,是美国的5倍,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展非常迅,可是中西部地区工业展程度还很低,因此拥有比美国大得多的潜力,工业化程度也没有美国高,这种增长的潜力,肯定能推动中国更长久的增长,就好像后世那种连续3o年的高增长也不是不能复制到这个时代。

    这种感觉让杨潮警觉,心中反复提醒自己不要盲目乐观,上海地区已经出现了一些工业资本家将盈利投入到股票市场的情况,这是很明显的经济危机前兆。

    而且o8年前谁能想到中国会经历经济危机,全世界的经济学家都在分析中国的高增长,在盛赞中国的经济奇迹,可是美国次贷危机一爆,全世界瞬间就被拖累了进去,中国也不能免俗。

    后世控制力更强的中国政府都无法阻止经济危机,凭什么现在这个地方、中央互相制衡,各派政治势力互相博弈的松散的宪政政府,能够阻止中国陷入普遍的世界经济危机之中呢?

    所以杨潮说服自己接受,经济危机肯定会来,尽管没人想让他来,但他肯定会来,只是或迟或早而已,杨潮要做的,就是等它来,等问题生,然后解决问题,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