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明望族在线阅读 - 第四百零七章 秋来风疾(三)

第四百零七章 秋来风疾(三)

    (全文阅读)

    “呼总算到了”透过白茫茫的雨丝,望向不远处巍峨城墙,沈械重重地松了一口气。

    在太爷周年后,沈械就启程离开松江,为了早一步进京,走的是陆路,并没有走水路,想要赶在中秋节前抵京,到时走亲访友也不显眼,正好可以托人情寻好缺起复。

    为了给自己留出富裕时间,沈械一行自出发起就顺着官道,每日都要赶百十里路。

    没想到前半程还好,顺顺利利,过了山东境内,一场雨连着一场雨。

    刚开始的时候,为了避雨,沈械还暂缓行程。

    等到后来眼见阴雨连绵,沈械怕耽搁了,就叫人冒雨赶路。就这样紧赶慢赶,总算是在八月初八中午,进了京城。

    “初八了,还好……”沈械放下车帘,自言自语道。

    就差几日就是中秋节,他既到了京城,自然当去拜会族亲姻亲长辈。

    只是到底是先去尚书府,还是先去侍郎府,沈械还没拿定主意。

    要是一年前,沈械心中自然是亲近堂舅贺侍郎那边;可今年上半年往京城打发了两回人,想要将起复的事情托给堂舅,不想贺侍郎回信说得倒是好听,却是一直没有准信,直到沈械服满。

    不满之余,沈械少不得多想。

    贺家虽是他的母族与妻族,与沈家世代联姻,可在松江两姓也隐隐相争。只不过沈家先有沈度兄弟为学士,占尽士林名望;后有二房老太爷为九卿,得以在京城立足,使得沈家声望越盛。

    贺家虽也是耕读传家,嫡支旁支都有子弟出仕,不过在品级上始终让沈家一头。也就是贺家是松江土祖,在松江绵延的年头比沈家久远,家族产业不让沈家,这才始终与沈家一道,远胜其他大姓,成为松江一等人家。

    沈械虽对权力看得重些,可身为沈家宗子,也不是傻瓜,自是擦察觉出堂舅的敷衍。

    沈械并未心浮气躁,反而沉静下来,仔细回想自己在京这些年。

    贺东盛与他这个堂外甥两家人倒是有来有往,分外亲近,可真要说起照拂来,却是有数的。

    沈家在京有二房大老爷这门显赫族亲,又有沈理这个状元族弟,轻易也没有央求到贺家的地方。贺东盛自己还在苦苦熬资历,也没有什么可照拂外甥的

    沈械身为沈家宗孙,向来心高气傲,早年也并不觉得自己有需要贺家扶持的地方。即便是亲近,也是亲戚之间的亲近,倒是并无利益往来。

    直到前几年,贺东盛升了侍郎,对沈械这个堂外甥也热络起来。去年要不是太爷离世,沈械就要在贺东盛的帮衬下,从刑部跳到吏部。同为司官,吏部可是大肥缺。

    沈械本以为即便错过了吏部的缺,自己起复留京应是没问题,毕竟贺东盛背后有个李阁老,京城的司官一抓一大把,并不像堂官缺那样难得。

    谁会想到,直到他服满,都没有准信。

    要是单单是京中贺东盛这边有变化,沈械还不会想到旁处,毕竟两地相隔千里,有些事信中也说不清楚。可是,不仅京中贺东盛敷衍冷淡,就是松江贺家那边,如今也少了几份热络。

    变化并不是从族长太爷去世开始,而是从沈珏灵柩回松江开始。

    这其中的因果关系,并不难猜。

    想着前几个月松江各种沈家长房与沈家二房“反目成仇”的流言,沈械脸色一片阴沉……

    仁寿坊,沈宅,九如居。

    沈全收了伞,脱下身上蓑衣,递给旁边的婢子。沈瑞看了看外头雨势,还有地上一滩水渍,带了无奈道:“不过是乡试,我又不是小孩子,倒叫三哥顶雨过来。”

    虽说沈全不放心沈瑞,可是怕太郑重,引得他紧张,反而影响明日考试,故作轻松道:“前几日才见过,谁耐烦再见你?还不是我娘,前些日子在寺里供了个平安牌,今儿到日子对方送来,就巴巴地催我给你送过来”说罢,从怀里郑重掏出个半个巴掌大小的锦袋来。

    沈瑞双手接过,道:“倒叫婶娘为我cao心。”

    五房父子四人都有功名,郭氏也是大户人家出身,自晓得考场规矩,是不许带片纸进场,也不会去求纸符,这锦袋里装的就是一个一寸宽、寸半长的平安无事牌。上面一个字都没有,倒是不犯忌讳。

    沈瑞立时取出来,将腰间系着的一枚玉环换了。

    沈全素来是个爱cao心,向来将沈瑞当成亲生弟弟待,明知晓二房长辈会有吩咐,可还是忍不住开口道:“考篮都准备好了?我请大哥去钦天监打听了,这几日难有放晴天,别的不说,炭需要多预备。考房都是敞着的,这样天气,炭火不足可要出大事……”

    沈瑞领他好意,并不嫌啰嗦,点头道:“太太那边早就预备好,炭火、炉子、吃食都预备得了……”

    沈全先是点点头,随即望向沈瑞带了怀疑道:“瑞哥儿会生火么?要不要先将小炉子拿过来,点个火试试看?你平素里不做这个,到时候点不着可是自己遭罪”

    沈瑞嘴角抽了抽,就在昨天准备考篮时三老爷提出了同样的问题,还逼着沈瑞点了一遍火,烧水热吃食什么的都做了一遍。

    不是个顶个儿都说他少年老成么?怎么就一点信心没有,难道他看着像是废材?

    “还是试试看吧”沈全眼见沈瑞神情,还是不放心地道。

    沈瑞忙摆摆手道:“不用折腾。昨儿我已经试过了。”

    沈全点点头,算是放下一点心。不过待他再一打量沈瑞,又担心起来。

    沈瑞素来爱洁,即便是闭门读书,每日里都要沐浴梳洗。当初初到京城,正是寒冬腊月,每日里沐浴不方便,沈瑞也要清水擦身。

    乡试不同童子试一场是一日,而是一场是三日。

    巴掌大的排房里,无门无窗,只有一块木板,一把椅子,一只马桶。整整三日,吃喝拉撒都在里头。就是沈全,想起来都觉得惊悚,更不要说沈瑞这样龟毛性子。

    “说起来,天气凉也有凉的好处。要不然想想三日之内不能倒马桶,就能让人呕死。”沈全道:“哎,到底不比在家里,瑞哥儿就对付对付……”

    话音未落,就听门外有人道:“对付什么?”

    随着说话声,进来个少年,也是如沈全差不多的装扮,身上披着蓑衣,带了一身潮气进来。

    是何泰之来了。

    沈全笑道:“我正担心瑞哥儿受不来考房的肮脏……”

    何泰之比沈瑞小两岁,今年已经十四岁,也开始变嗓子。

    在县学两年,何泰之已经褪去稚气,不再像个童子,成了翩翩美少年。

    听了沈全的话,何泰之也想起沈瑞的毛病,去了蓑衣,道:“现在说这个也晚了,要是全三哥早点想起来,还能叫瑞二哥寻地方去适应适应。饶是再不动如山,到时瑞表哥也要神容大变……”说到最后,已经忍不住掩嘴而笑。

    沈全想想那个情景,也觉得可笑。

    眼见着两人都打趣自己,沈瑞横了这两人一眼道:“我去适应是来不及,可全三哥与何表弟现下开始适应还来得及,赶早不赶晚,左右两位总要适应…

    何泰之入了座,本就着点心吃着姜茶,听了沈瑞的话,身子一哆嗦,立时没了胃口。

    沈全忙道:“许是以讹传讹,哪里就到了那个地步?这里毕竟是京城,与南直隶又不一样。”

    他虽听兄长提及乡试的苦楚,可那是南京,与京城又有不同。

    何泰之本想要说两句,不过见沈瑞笑吟吟地听着,将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沈全过来是送平安牌,何泰之过来是送牛rou的。

    “正好昨儿乡下来人,送了只牛腿过来,我娘记得瑞二哥爱吃牛rou于,打发我送来,说可以吩咐厨房那边做成炸成rou于,总比饼子什么的强……”何泰之道。

    因耕牛不得随便屠宰,就算在京城,牛rou也不常见,总要赶上有伤牛,在衙门报备过了,才能宰杀。只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像尚书府这样的人家,一个月吃上一、两顿牛rou也不是难事。

    牛rou比羊rou粗糙,不易克化,尚书府老的老、小的小,都不爱吃这个。就是沈珏在时,饮食口味也是保持着南方口味,爱吃鱼虾,对于牛rou只是寻常。反倒是沈瑞,见每次牛rou就是红烧或是炖汤,想起后世的牛rou于,就吩咐厨房炸制。炸好的牛rou于酥香于脆好克化,倒是大家都能吃两块。

    “等我考完出来,再去谢姨母。”沈瑞道。

    何泰之摆摆手道:“瑞二哥就是多礼,不过一条牛腿……”

    东西都已经送到,沈全与何泰之就没有多待,披上蓑衣去徐氏那里打了个照面,就告辞回去了。

    尚书府这里,一切如常。

    三太太早上的时候,倒是问过徐氏,用不用今日张罗一桌,被徐氏给否了

    “瞧着瑞哥儿已经够用心,剩下的就靠天意,只做寻常就好,省的他又逼自己。”徐氏道。

    三太太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倒是有些不好意思道:“幸好大嫂想的周全,要不然我这做婶子的可是好心办坏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