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帝国的朝阳在线阅读 - 第95章 谋划(第一更,求月票)

第95章 谋划(第一更,求月票)

    这是一处环境非常幽静的院落,深藏于县衙后方巷子的深处,即便是在白日也是非常安静,到了夜晚,更是悄无声息,唯一能够听见的,只有院子里风吹树叶沙沙的声音。

    在那树叶的沙沙声中,一名穿着汉服的留着长须的中年人,站在院子里,凝视着满天的繁星,他的掌心握着一个烟斗,那眉头时皱时松,似乎是在思索着问题。

    “现在,这里的消息应该传出去了吧!”

    此刻,身处这寂静院落中的中年人,甚至希望自己身处一个闹市之中,能够听见人声鼎沸的声响——如此一来,人们自然会听到这座城市发出的声音,到那时,人们会知道,火焰从未来熄灭。

    但是,这里毕竟是地处偏远的赣南山区,等到人们注意到这里的时候,也许已经几个月过去了,到那时,谁又会注意到这里的事情呢?谁又会注意到这支民军呢?

    已经午夜的院落中,就连风也居然停止了,没有了以往树叶沙沙的声响,周围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可以听见。

    就在这空气越发的宁静时,一个人从院门处走了过来。

    “都督……”

    走进来的李勤玉瞧见都督似在思索问题,于是便轻言喊了一声。

    “啊,”

    转过身来看到李勤玉,满面胡须的中年人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

    “勤铭,我,现在可不是什么都督了,以后还是叫我复生吧!”

    复生!

    若是这字传出赣南山区,传至如江宁以至上海那样的大城市中,不知会引起什么样的轰动。经过杭州起义之事,这天下又有几人不知“大汉浙江军政府都督谭复生谭嗣同的大名。在过去的一年中,几乎是要杭州的起义者大都从海路前往东北之后,世人便失去了谭嗣同的下落,在上海等地的报纸上。总是会不时的传出与谭嗣同有关的新闻,有关他被击毙的新闻更是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被刊于报纸上。

    对于这位失踪的中国最负胜名的革命者,西方人可谓是倾注了大量的注意力。当这个革命者的名字,不断见于报端的同时。许多人都不得不承认,谭嗣同失踪了,就如同那支追随他的民军精锐一般,消失于浙北山区。

    谁会想到,失踪已久的谭嗣同居然也在这个被河流环绕的偏远小城之中。

    “对我而言。都督永远都是我大汉军政府的都督!”

    虽说身为民军总指挥,这支队伍实际上的最高指挥官,对谭嗣同这位曾经的浙江都督,李勤玉依然保持着足够的尊重。对于这支部队来说,或许李勤玉是最高指挥官,但谭嗣同却是某种程度上的精神领袖,尽管其并没有指导员的职务,但却一直充当着这个角色。

    “好了,勤铭,怎么样。一切都还顺利吗?”

    过去在杭州的时候,谭嗣同还有许多工作要办,但现在于城中,几乎从不插手军务的他反倒是闲了下来。非但不过问军务,甚至就连政务也不cao心,而是每天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上。

    现在见李勤玉夜半而访,自然知道他肯定是碰到了什么烦心事儿。

    “是这样的……”

    李勤玉简单的将碰到的事情一一说了出来,什么银饷啦,武器啦,甚至说连同铁的事儿。也都说道出来。

    在李勤玉说话的时候,谭嗣同只是默默的吸着烟斗,偶尔会出言打断他的话,以询问的更详细一些。或许谭嗣同很少过问事务,但并不意味着他不能够给李勤玉以帮助,比如给他一些建议。

    “嗯,向富户借款、借粮,倒也可以解一时之机,古往今来。大家可不都是这么做吗?”

    史书上的那些开国皇帝也好,流寇、蚁贼也罢,都是靠着“吃大户”起的家,相比于他们,民军反倒显得有些太过“文明”,往往只是“借”,而不似书中之人,为筹集军饷、粮草更是尽灭其门尽掠其财,动辄屠城、洗镇,为的可不就是掠抢兵源,筹以军饷粮食。

    “不过,要注意手段,这赣州毕竟是咱们的根据地,是咱们的立足之处……”

    如果说流亡一年多以来,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恐怕就是根据地的重要性,有了一块稳定的根据地,部队才能得到修整,并且获得充足的补给。否则长时间的流动作战,只会让部队越打越少,战斗力越来越差。

    “如果不注意手段,激起他们的反抗之心,恐怕咱们很难在赣州一带立足,毕竟,对于本地的百姓来说,咱们……”

    摇头长叹口气,谭嗣同有些无奈的说道。

    “只是一群外来户啊!”

    “我明白!”

    李勤玉的回答,让谭嗣同点点头,然后又继续说道。

    “现在咱们于这里根基不稳,如果激起他们反对,想立足于此,恐怕只会难上加难,咱们要努力争取他们的支持,这借款、借粮也只是应一时之急,等秋收后,能还的还是要先还一部分给他们!”

    过去在杭州的时候,谭嗣同从未曾为后勤问题头痛过,那会非但有从朝鲜运来的成船的武器,还有朝鲜银行提供的少则数十万,多则上百万的资助。那时的民军从来不需要为军饷、武器担心,而现在,筹集军饷、筹措武器一直都是一个让人极为头痛的问题,也正因如此,他才真正意识到,子然当年对杭州的帮助之下,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子然的支持,或者说海路断绝后,杭州绝不可能独存的道理。

    “是,等外面的款子到了之后,一定第一时间还给他们!”

    李勤玉注意到在他提到外面的款子时,谭嗣同的眉头微微一跳,然后只见他默默的点点头。

    “勤铭,你说如果子然知道,咱们仍然在这里的战斗着,他会怎么想?”

    还会像在杭州那样,继续支持自己,支持民军吗?对于这一切,谭嗣同的心底并没有底,毕竟当初,子然希望他去东北,而不是像流寇一般的流窜于山区。

    “我想大帅一定会在惊喜之余,想办法支援咱们!”

    回答这个问题之后,李勤玉的眉头微微一蹙。

    “如果所料不差的话,现在刘坤一他们肯定会选择于议政会解决这件事,毕竟咱们这是四地交界处,再加上先前给江西新军的重创,各方断不会冒着损失精锐的危险,与咱们往死了打,只要咱们于赣州开辟根据地的消息传至东北,我想大帅绝不会坐视咱们困守于此!”

    为什么会选择赣州?

    这恰恰正是谭嗣同、李勤玉等人的精明之处,赣州表面上位于江西南部山区,但实际上却是西与湖南相连,南又与广东、福建相接。也正因如此才会形成这个“三不管”地区,无论是湖广也好、两广也罢,闽浙也可,都不会为两江火中取栗派兵助战,非但不会派兵,甚至还乐意看到两江之力尽陷于此。

    而在进剿失败后,两江正如最初预料的那样,没有调动重兵进攻,而是暂时放弃了进攻,从而令民军有一丝喘息,修整的时间。无论是对刘坤一,还是张之洞、李瀚章,他们更乐意看到假民军之手去削弱对方的力量,而不是一味的调兵进剿。

    “人皆有私心,赣州地处四省交界之地,无论是向南、向东、向西进攻,只要不是大肆进攻,两广也好,湖广也罢,即便是两江,也会睁只眼闭只眼,于那些人看来,咱们民军就是一把刀,一把可以放对手之血的刀,即便是进攻咱们,他们也不会下大力气,毕竟……”

    唇角微微一扬,谭嗣同的面上流露出一丝轻蔑的笑容。

    “谁都不会舍得拿将来打天下的资本来剿灭咱们,这地方穷山恶水的,即便是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打下来了,又有什么用?”

    这正是当初选择于赣州重新竖起旗帜的原因,不仅仅只是因为这里地处偏远,更重要的是因为这里的战略环境。在这一点上,谭嗣同倒是打心底的佩服子然,若是没有他的那一招“八督议政”,把地方总督们的雄心都激发了起来,造成了地方与中枢的分庭相抗,又岂会有民军能于赣州立足的时机?

    “所以,如果一切都如计划中推动,且不出意外的情况下,未来几年,咱们只需要谨慎经营,小心扩张、积聚力量即可,把这四省交界之地建成咱们的根据地,把这里经营好,待到时机成熟的时候……”

    相比于过去,现在经过杭州的失败之后,谭嗣同早已成熟了起来,不再像像当初那般全凭着一腔热血,现在他反倒是认同的唐浩然的那种“厚积薄发”的作法,当年洪武帝不也正是靠着“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方才成就了驱逐蒙鞑的大业吗?

    “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咱们即可四向而击!”

    话声稍稍一顿,谭嗣同又朝着墙上的地图看了去,然后认真的的说道。

    “赣州地处偏远,虽说那些总督们不会过分逼迫咱们,但是肯定不愿意咱们坐大,我看这将来的突破口,还是要在这里想想办法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