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兄弟(为新书求支持)
“你愿意交出权力,你委任的那些地方官员,你的大汉都督府中的所有人都愿意交出权力吗?你们愿意把权力交还给江西省政府吗?你们愿意把枪放下吗?” 这一声反问之后,酒楼里顿时为之一静,谭嗣同张张嘴唇却又把话止住了。 是的,不是每一个人都甘心交出权力。 即便是作为革命者的他们,同样也不见得愿意交出权力,作为革命者,他比谁都清楚这一点,不是每一个革命者,都像他一样,是基于理想与信念。在革命的队伍中同样也有着权力的追随者, 也正因如此,他才没有为他们进行辩解,因为他知道,那种辩解是何等的苍白,如果是在外人的面前,他会断然否认这一点,但在唐浩然的面前,他知道,其同样也明白。 在革命的队伍中,理想与信念往往只是其次,更多的革命者之所以成为革命者是为了改变自身的命运,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甘愿放弃权力吗? “为什么,一定要放下……” 这话只说了一半,谭嗣同便止住了,他现自己坠入到一个陷阱之中,如果他们甘愿放下,那么谁甘愿放下呢? “所以,对于现在的中国而言,共和就是祸乱之源!” 话声低沉,唐浩然的语气显得有些颇为无奈。 “这是我们不得不去面对的事实,在共和制的面前,每一个人都有机会,他们或许可以暂时放下武器,然后把战场转移到中央与地方的斗争之中,甚至他们不会放弃武器,当中央与地方的冲突激烈的时候,这便有可能演变成为内战……” 想到在另一个时空中,持续数十的军阀混战令中国失去了最后一点元气和机遇的现实,唐浩然内心的信念便越来越坚定,他知道自己的选择,同样也知道未来的选择,更清楚什么对中国更有利。 “这,这是革命不彻底的结果!” 谭嗣同的话声突然不再那么摇摆了,他似乎找到了原因所在。 是的,是革命不够彻底导致的! “如果没有关内的那八位总督呢?如果所有的反动势力都被消灭了呢?子然,你有那么多的军队,你完全可以……” “完全可以挥师入关,完全可以打倒所有的一切,不单是八位总督,包括你,包括你们所有人!” 盯着谭嗣同,唐浩然冷冷一笑: “对于共和而言,八位总督是反动势力,那么你,复生!我的朋友!你同样也是敌人!也是反动的势力!” 身体微微前探,他又接着说道。 “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在权力面前,没有朋友!因为对于国家而言,你同样也有可能是动乱之源,所以,必须要解决掉这个问题……” “可,可共和难道不正是民有、民治、民享吗?为什么我会成为敌人!” 谭嗣同试着想要去辩解,可是他的辩解换来的却是冷笑, “既然是民有、民治、民享,那么八位总督为什么就成了反动势力?” “他们是封建余孽!” “封建余孽不仅仅只有他们,全中国几乎所有的读书人,包括所有的百姓,几乎都是封建余孽,按照你的革命观点,是不是全部都要消灭!” “这不一样!” “这有什么不一样,你觉得他们是反动势力,是封建余孽,所以应该消灭,可别忘了,他们只是旧式读书人的代表,在中国还有很多旧式的读书人,包括你的父亲、你的师友,他们都是,是不是说,他们都应该做为封建余孽加以清除……” 深吸一口气,唐浩然盯着谭嗣同继续说道。 “然后呢?对于共和政府来说,是不是每一个所谓的反对者,都可以作为封建余孽、都可以作为反对敌特加以清除,嗯,复生,你看这样行不行,到时候,咱们在全中国划定一个比例,一个杀人的比例,中国差不多有5%左右的人识字,这些人中有相当于一部分只是开过蒙,还不算是铁杆的反动,嗯,1%吧,他们自幼深受封建思想毒害,其中至少有三成的人是铁杆反动,我看可以起一项运动,让他们自清自查,互相举报,然后把那三成铁杆反动的封建余孽枪毙,剩下的再关上几年,怎么样,复生,这样是不是很好,这个国家就没有了你口的封建余孽了,革命也就彻底了!” 冷笑着,唐浩然盯着谭嗣同,想到了所谓的“反动”,这就是所谓的“反动”吗?当这些“反动”被清理之后,这个国家剩下的又是什么呢?剩下的不过只是一群不识字的、没有任何文化的“愚夫愚妇”罢了,然后呢?嗯,举国向那些“愚夫愚妇”学习“先进经验”。 “子然,你,你是在说笑话!” 谭嗣同摇着头,此时在他面色变得煞白,他从未想到会是这么一个结果。 “这不是笑话,如果按照复生你的观点,按照革命必须彻底完成的话,这就是革命的必然,革命是暴力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就是你死我活,革命就是革掉一切反对者的命,革命就是如此!” 用冷酷的言语道出这一事实之后,唐浩然冷笑道。 “包括你自己,都必须是革命的敌人,因为革命是由我来主导的,我的革命必须要彻底,而你,就是隐藏在革命队伍中的野心家、阴谋家,你的朋友、下属,他们每一个人,都是隐藏在革命队伍中的特务、工贼、jian细……” 一个个曾经熟悉的名词一一从唐浩然的口中道了出来,曾几何时,那些词汇充斥于他人的键盘上,当然也留在了他的脑海之中。 “够了……” 终于,谭嗣同猛的站起身,他看着唐浩然,脸色煞白的他甚至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他的目光中带着怒火,他不能够容忍这种污蔑,对他个人的以及他的战友们的污蔑。 “不,不够,我告诉你,谭复生!这就是革命!” 站起身的唐浩然向前走一步,逼视着谭嗣同正色说道。 “这就是你想要的革命,我告诉你,为了革命的事业,我可以去做一切,不仅所有的反动派都会被消灭,所有的旧时代的封建余孽都将被一扫而空,在未来,所有反对我的人,我也会统统杀死,因为反对我……就是反对革命,我,就是革命!就是国家!” 看着面色煞白、甚至连身体都微微颤抖的谭嗣同,唐浩然的厉声一转,平静了下来。 “好吧,到时候,再也没有人反对我了,没有人再反对革命了,国家稳定了吗?你告诉我!国家的希望在那?” 沉默,又一次,这个酒楼的二楼陷入了沉默之中,甚至就连那呼吸声都被湖面上的浪涛声扰掩盖,在这长久的沉默之中,谭嗣同望着那湖上的片片白帆,良久之后,他出言打破了沉默。 “子然,我讲不过你!” 一声叹息中,谭嗣同似乎做出了他的让步。 “治理国家,也远不如你,其实,全中国又有几人能及得上你?东北……几乎每一个人都说,如果全国都那样的话,那么中国富强也就指日可待了……” 无论人们是否支持唐浩然,但每一个人都无法否认一点,唐浩然在东北那个一无所有的地方,做到了他人难以企及之事。尽管很多人并不清楚,东北的事业之所以能够成功,正是因为其一无所谓,没有诸多势力的牵绊,就像北洋衙门弄了几个的土地调查,时至今日都没有任何结果一般,不是土地测量没有结果,而是推行新税制太过困难,也正因如此才会一再搁置,因为有着内部以及外部的阻力。 不过,这一切对于唐浩然而言,并没有多少意义,甚至根本就谈不上阻力,因为东北的官员体制与旧体制并没有太多的联系,自然也就没有了那么多的牵绊。对此谭嗣同不清楚,实际上,他现在根本没有去考虑那么多,反倒是唐浩然那血淋淋的“革命”一直在他的心头萦绕着。 在道出这一句话后,他抬起头看着唐浩然。 “子然,现在你真的是皇帝了……” 道这句话的时候,谭嗣同的脸上带着苦笑,他知道,他和唐浩然之间的友情实际上已经成为了过去,无论如何,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朕是受万民所请,成为帝国之皇帝,朕的职责就是悍卫帝国与守护国民!帝国绝不容忍任何颠覆之行!” 平静的一声回答之后,唐浩然继续说道。 “至于其它,并不在朕的考虑范围之内!” 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决裂,与友情的决裂!也是与过去的决裂。 “那……我会怎么样?” “一切在君,而非朕!不过朕希望你能做出理智的选择……” 话声稍顿,唐浩然看着谭嗣同眉头微微一皱。 “毕竟,一切都注定已经结束了!” “是啊,注定都要结束了……” 谭嗣同点了点头,默默的端起茶杯,品着那茶,这茶许就是那御茶吧,扑鼻的茶香,着实不是普通茶叶所能相比。一口茶水下了肚,谭嗣同站起了身,是习惯或是不自觉的用手指弹了下衣摆,而后看着唐浩然,突然展颜一笑。 “子然,祝国运昌隆吧!” 说罢,谭嗣同便朝着楼梯走去了。 看着朋友那有些落寞的背影,心下已经明白了好友选择的唐浩然,最终还是忍不住出言说道。 “复生,听我一句劝,去国外吧!” 去国外吧! 对于唐浩然而言,这是他能接受的最后的底线了,或者说,他只能做那么多事情了。 正欲下楼梯的谭嗣同听着身后的话声,他的脚步一顿,前脚悬于半空,片刻后,他摇着头说道。 “十年革命未见功成,十万志士血何以相酬?” 一句话间尽是满腔的无奈与苦楚,同样也带着一丝决然,在踏出那一步时,谭嗣同头也不回的说道。 “子然,我和他们都会看着你……” 纵是铁石心肠,此时,听着好友这句绝然之言,唐浩然的眼眶还是红,那泪终究还是落了下来,在那脚步声音远去的时候,他知道,这将是两人最后一面。 “复生,朕……” 朕必须要以国家为重! 背对着楼梯,唐浩然看着那窗外的鄱阳湖,看着那点点白帆,他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同样也知道自己必须要抛弃什么。 为人君者,有些事情必须要加以抛弃。 “陛下!” 在身后的脚步声停下时,一个话声传了过来。 “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 默默的点点头,唐浩然并没有说什么,而只是静静的站在那里,他的记忆似乎又一次回到了当年在武昌时的那个冬夜,想到两人的初识,唐浩然的长叹了口气,当年的自己是否会想到这么一天? “谭复生……” 念叨着这个名字,唐浩然终究还是任由那泪水落了下来。 “陛下!” 听着陛下言中的悲意,李幕臣张张嘴还是没有再说什么,有些事情作臣子的不能插言。他看着陛下重新坐到了桌上,那桌上还有几碟简单的菜食,只见陛下亲自拿起酒壶为对面的酒杯倒了一杯酒,而后又给自己倒了一杯。 “复生,我敬你!” 尽管面前已经空无一人,尽管客人已经离去,但唐浩然却仍然对着空影端起了酒杯道。 “我此生别无知己,唯君而已,只可惜,你我之路不同!” 一杯酒猛的下了肚,唐浩然又为自己倒了一杯,看着那未动的酒杯,又继续说道。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好诗,好诗!我敬你!” 念着另一个时空中,谭嗣同作的这,一口将酒喝下后唐浩然摇头长叹道。 “复生,一路保重,保重……” 话声落下的时候,唐浩然猛然站起身来,面上尽是绝然之色,他看着李幕臣,冷声吩咐道。 “好了,江西之事已定,现在就只剩下了武昌了!我们去九江!” “陛下……” 就在陛下经过身边的时候,李幕臣听到陛下细不可闻的吩咐。 “动手吧!”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