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逆水行周在线阅读 - 第九十二章 大招

第九十二章 大招

    夜深人静,官署后院,寝室里杨济酣然入睡,因为如今身兼权广州总管及刺史之职,所以他搬到官署住宿,方便平日处理公务。

    寝室的摆设很简朴,除了生活必需品,没有多少彰显排场的物品,这一点倒是和西阳王宇文温的临时住所差不多。

    然而宇文温不是苦行僧,当然会享受,但通常只是在府里才对起居讲究些,而杨济无论在哪里都不怎么强调享受,这和他的“身世”有关。

    莫名其妙来到这个时代,来自明末的杨济,一直无法认同这个世界,所以即便他以“强练”之名游走于长安权贵圈,不缺来钱的门路,却如同一个乞丐。

    平日里寄住各地佛寺,喜欢四处拜访,闲暇时帮忙王公贵族建造邸第,得了钱粮后除了留下自己所需之外,悉数赠与贫苦人家。

    他不认同这个世界,所以一直是以旁观者的心态行走于世,静静地看着史书上记载的事件逐一发生,静静地看着悲欢离合一次次上演。

    这个世界的所有事情都与他无关,直到遇见“重生”的宇文温,一切都变了。

    躺在榻上的杨济忽然睁开眼,探手往枕头底下的防身短刀摸去,即便是熟睡中,他也听见了外面响起的轻微脚步声,立刻做出了反应。

    抽出带鞘短刀,悄无声息钻出蚊帐,猫着腰来到房间另一角,屏气息声倾听者房间外动静。

    官署有士兵值守,后院有人值夜,但对于杨济来说这不是放松警惕的理由,所谓日防夜防家贼难防,他行事无愧于心,但难免招惹小人,如今有人蹑手蹑脚靠近,这样的举动太过奇怪所以不得不防。

    当年独来独往惯了,防人之心必须有,这世上险恶的不是妖魔鬼怪而是人,所以他时刻提防有蟊贼要谋财害命。

    即便是睡觉时也要竖着耳朵,这种习惯已经养成就难以改变,杨济静静地等着脚步声向房门靠近,手中短刀慢慢出鞘。

    “总管,总管...”

    低呼声响起,是杨济熟悉的声音,那是他的侍从,实际上是从军中抽调而来,不过杨济没有贸然回应,只是静静听着。

    又有脚步声响起,似乎有几个人走进院中,片刻后窃窃私语响起,杨济的听力很好,从中听出另一个熟悉的声音,他收刀入鞘,慢慢起身走到榻边然后问道:“外面何事。”

    “总管,是大王来了。”

    “请大王稍待片刻。”

    杨济确实听见宇文温的声音,穿好衣服后打开房门,却见身着常服的宇文温在院内抬头看月亮,见他出门,宇文温笑道:

    “啊,杨总管,寡人深夜来访,叨扰了。”

    “大王,何事如此急切?”

    “入内再说...哎,到书房说吧。”

    “大王既然来了,如不嫌弃,就请房内详谈。”

    宇文温若无其事的凑过来,低声问:“呃,冼娘子在内,寡人不好打扰吧。”

    杨济闻言面色一紧,低声解释:“大王!下官一直独居此处,与冼娘子清清白白!”

    “清什么清,白什么...行了,进去说话!”

    侍从点起油灯后告退,房间内只剩下宇文温和杨济两人,宇文温大概说明来意,方才他在下榻处辗转反侧睡不着,满脑子想的都是筹措资金修栈道之事,心烦之际索性来找杨济商量商量。

    “寡人想过,募捐一事无论怎么cao作,都难免让人诟病,所以尽量选择借钱来筹措资金,但是这也有难处,所以想听听你的意见。”

    开场白过后,宇文温把他原本的想法,包括发行债券的计划都说了一遍,杨济从睡梦中惊醒,一时间跟不上宇文温的思路,转出去洗了把脸,借机酝酿酝酿,再回来时已经有了主意。

    “大王,值此多事之秋,确实应该把手头上的钱粮,用在养兵练兵上,毕竟只有站稳脚跟,宏图大略才有施展的余地,所以下官以为,大王真要修栈道,确实应该举债而不是自己出钱。”

    “问题在于,这钱是怎么个借法,既能避免被人诟病,也要规避风险,省得日后资金周转不过来,导致名誉扫地。”

    杨济不紧不慢的说着,其实关于这件事,他早已有自己的想法,只是觉得宇文温向来主意多,不如让其想出个两全其美之策,如今对方深夜来访寻求帮助,那他就献丑了。

    做好铺垫,杨济切入主题:“大王,可记得开中法?”

    “开中法?”宇文温闻言一愣,片刻后面露喜色:“寡人为何就没想到呢?”

    开中法,又称开中制,源于宋代,到明代中前期时,多在边地实施,开中法之目的,是要让商人运粮到边地,解决边军的军粮供应问题,作为报酬,官府按商人所运粮食的重量发放盐引。

    商人凭着盐引到产盐地购买食盐,自行贩卖获利,官府解决了边军粮食问题,商人得以购买暴利的食盐,是为一举两得。

    开中法可分为报中﹑守支﹑市易三个步骤,报中是盐商按照官府的招商榜文所要求,把粮食运到指定的边防地区粮仓,向官府换取盐引。

    守支是盐商换取盐引后﹐凭盐引到指定的盐场守候支盐﹔市易是盐商把得到的盐运到指定的地区销售。

    开中法于明初洪武年间在山西率先实行,然后迅速推广到全国,永乐以后,开中的内容逐渐由纳米中盐、纳钞中盐、繁衍为纳铁中盐、纳棉布中盐、纳麦中盐、纳马中盐等十余种方式。

    开中法是以盐作为物资交换的重要媒介,不但使山西商人一跃而起称雄商界,也带动了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对明朝前期边地粮储、盐业、商贸产生了重要作用。

    用现代术语来说,这就是政府进行公开招标,以炙手可热的盐引作为支付手段,吸引商人们前来完成招标项目。

    浈阳峡栈道工程,实际需要的是大量粮食以供应民工,还有诸如石料、水泥、木料、铁料来搭建栈道,而广州总管府手上,除了不够花的赋税,还有一样硬通货,那就是盐。

    广州的盐场已经在大面积开拓盐田,要推广晒盐法增加食盐产量,所以即便广州总管府每年赋税盈余所剩无几,即便浈阳峡栈道建成后税收微薄,只要有了取之不尽的盐,就能有强大的偿还能力。

    宇文温怕搞募捐坏名声,怕发行债券引来饿狼,独独没有想到还有“招标”这个大招。

    “大王,依下官之见,不如试行开中法,纳米中盐、纳水泥中盐、纳木中盐、纳铁中盐,有了盐引的吸引力,不怕没有钱粮、物资修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