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逆水行周在线阅读 - 第二章 只把昆明做西阳

第二章 只把昆明做西阳

    昆明城一隅,风尘仆仆的宋先,刚入城却顾不得休息,先在自家落成没多久的邸店查看起来,里里外外走了一遍,仔仔细细看了一圈,终于满意的点点头。

    掌柜和伙计见东家满意,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东家可是把昆明店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是出了纰漏,自己拿到的好处,可都要泡汤了。

    南中烟瘴之地,许多人闻之色变,而蜀地各豪商要在朱提、味城、昆明抢占商机,必须派人开邸店以为立足点,所以为了激励掌柜和伙计们入南中,东家们都许下了重酬。

    宋东家也不例外,而大家来到昆明后才发现,这里的气候没有传说中那么可怕,相反,昆明一带气候宜人。

    眼见着昆明城人气越来越旺,大家都对在此生根、开枝散叶充满信心,所以对于东家的要求是认真对待,不想丢了饭碗。

    “嗯?这院落、房屋样式,怎么有些特别?”

    宋先忽然发问,掌柜闻言愣了一下,赶紧回答:“东家,这是官署统一要求的形制,毕竟联排邸店嘛,形制统一才好联起来,各邸店中间有山墙分隔,防的是走水时烧掉一条街。”

    掌柜顿了顿,又道:“毕竟营造工匠们都是黄州来的,黄州西阳什么样,昆明就照着来。”

    宋先看着自家院落和左右院落,看看一模一样的临街三层楼房,有些感慨,在掌柜的引领下入后院,准备用膳。

    宋先是益州人,成都富商,去过山南,到过黄州西阳,西阳给他的感觉很震撼,而当他抵达昆明时,见着城内情形,只觉有些恍惚。

    这座昆明城,第一眼看上去,就像缩小版的西阳,刹那间,宋先还真以为自己到了西阳城。

    城内有钟楼,街道干净,没有寻常城池里泥浆遍地、屎尿横流的模样,而房屋的样式,也和西阳差不多。

    耳边传来“当当当”的声音,那是钟楼正点报时,宋先见着掌柜掏出怀表对时,忽然想起一件事:“拜帖呢?你们递过去了么?”

    掌柜闻言回答:“东家,拜帖已经递了,约定时间是后日上午九点正。”

    “喔...”

    见着东家沉吟,掌柜命人捧来一个木匣,打开后,里面是一个怀表。

    “东家,南洋贸易公司的掌柜们,最讲究守时了。”

    “嗯。”宋先拿起怀表,看了看,交给亲随,仔细交代:“你要记得上发条,正点对时!”

    亲随应诺,接过怀表后小心收起来,宋先一边吃着厨子刚做好的饭菜,一边琢磨起事情。

    南洋贸易公司主营海贸,交州是其经营区域,可南洋贸易公司却在距离交州千山万水的南中昆州开设“办事处”,这件事听起来有些荒谬,但实际上很正常。

    因为昆明往南走数百里,就能抵达叶榆水北岸的步头,在步头乘船顺流而下,数日内就能抵达千里之外的交州。

    从益州成都南下,经卭都、朱提、味城可达昆明,再从步头乘船去交州州治龙编,全程不过月余时间,比起走长江经广陵入海再走海路去交州龙编要方便。

    这就是益州入交州道,传说中后汉的“马援古道”。

    当然,交州出产的白砂糖,以及各种海外香药和奇珍异宝,同样可以沿着这条道路入益州,比起原本的入蜀商路,要方便得多。

    所以,南洋贸易公司才会在昆明设“办事处”,为在南中销售各类货物做准备。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蜀地豪商们确定朝廷真的要经营南中、重新打通益州入交州道时,沸腾了。

    大家开始聚集人力物力,沿着官府重新扩宽的入南中“五尺道”南下,抢着在朱提、味城、昆明这三处要地设邸店,然后组建商队,开辟新的财源。

    或称“市场”。

    “市场”二字,是山南荆襄商贾时常放在嘴边的一个“词”,宋先和山南商贾打过很多交道,发现这些人的眼界,已经和他们有些不一样了。

    所以,这些山南商贾跟在官军后面在南中捞得盆满钵满,而他们作为蜀地商贾,却没能在毗邻的南中地区喝上“头啖汤”。

    怪谁?还不是怪自己!

    想到这里,宋先有些无奈,当初南中爨氏反叛时,朝廷调集兵马入南中平叛,益州总管府署曾经号召商贾们踊跃拥军,但大家都是应付了事。

    宋先也是如此。

    不是大家对官军没信心,是因为大家认为官军即便击败了爨氏,朝廷也无法控制南中,所以即便朝廷许诺给踊跃拥军的商贾以好处,在南中经商的商贾有优惠措施,谁也不感兴趣。

    因为爨氏盘踞南中数百年,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家都认为短时间内朝廷无法重建南中秩序,所以何以通过在南中经商赚大钱?

    南中,古时滇国故地,当年三国归晋,天下分十九州,晋廷于南中设宁州。

    后来天下大乱,中原板荡,宁州驻军及南中各地大姓、夷帅之间反复征战,中原朝廷自两汉、蜀汉以来数百年经营版图,由于豪强做大而逐渐瓦解。

    晋廷南迁建康,初期,建康朝廷的宁州刺史尚能对南中豪强进行打击,但随后南中局势渐渐失控。

    各地豪强、大姓、夷帅相互间攻伐、兼并,弱rou强食的结果,是剩下一个人数众多的大姓:爨氏。

    爨氏盘踞宁州,控制南中富庶地区,只在形式上仍对中原王朝“奉正朔”,实际是在南中闭关自守,野心渐长。

    爨氏分为东爨、西爨,又称“两爨蛮”,是南中各地的实际控制者,虽然南中地区分设多个州郡,又把宁州拆分为南宁州、西宁州等几个州郡,但刺史、郡守多为爨氏子弟。

    自侯景之乱、蜀地为魏国所有,南中各地改换门庭,奉长安朝廷为正朔,但实际上依旧如故。

    长安朝廷依旧只能遥授爨氏子弟以刺史、郡守官职,无法实际控制各州郡,甚至连当地官员任免都无法做到。

    而南中每年上缴朝廷的赋税寥寥,朝廷都对此无可奈何,毕竟鞭长莫及,不在南中驻军,又如何控制当地。

    往南中这种烟瘴之地派兵,派得越多死得越多,更别说如此多的兵马驻扎南中各地,大量消耗的粮草从哪里来?

    然而驻扎的兵马少了,无法震慑各处蛮部,朝廷派出的官吏没了兵马做依仗,迟早会死于非命。

    蜀地的商贾,对于南中的情况多有了解,所以当时没几个人响应朝廷的号召,借着踊跃拥军以换取日后在南中经商时的各种“优惠政策”。

    所以现在一个两个后悔莫及。

    朝廷对南中的态度,如今已经众所周知,不断派兵进驻,又调集人力物力疏通驿道,从卭都到朱提的五尺道,如今已拓宽到十五尺。

    朱提城已经人满为患,外廓不断扩大。

    大量来自山南的商贾涌入南中,以卭都、朱提、味城、昆明为据点,快速开辟新商路。

    卭都、朱提、味城、昆明,变得和西阳一样,都有钟楼,都有样式相同的“联排邸店”,城中到此可见大量cao着山南口音的各色人等。

    而东南方向的交州总管府,其当地豪商也在南洋贸易公司的带领下,组织商队沿着叶榆水进入昆州,随即开辟了新商路,开始和南中各地蛮部做买卖。

    交州豪商在南中最红火的买卖,就是贩卖海盐给诸蛮部,自己捕奴或者从蛮部那里购买生口,运到交州贩卖。

    而这些买卖,自古以来就是蜀地商贾做的!

    蜀地出产井盐,而南中出产僰僮,商贾贩卖蜀布、食盐入南中,换得僰僮回来转卖,千百年来就一直这样,结果“传统市场”居然被人抢了。

    回过神来的蜀地商贾,很快就做出应对,试图亡羊补牢,而朝廷,也给了大家亡羊补牢的机会,号召商贾募集人手入南中各地生根发芽。

    朝廷已经决定要打通益州入交州道,如此一来,益州商贾和交州商贾,可以一起发大财。

    想着未来数年后的美好“钱途”,宋先不由觉得心旷神怡。

    益州和交州之间的商路已经算通了,昆明城作为商路上的要地之一,其规模必然越来越大,自己好不容易抢得一席之地,可不能浪费了。

    所以,等和南洋贸易公司的掌柜们谈妥买卖,在昆明还得多开几家邸店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