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工业之动力帝国在线阅读 - 第105章 作弊的无赖 (二)

第105章 作弊的无赖 (二)

    类似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所这种有隐藏关卡和奖励的地方,就算苏联解体也不会变成西方眼中的香饽饽,在九十年代初期,继续深挖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设备造价潜力的科研单位不是没有,不过主流工业界眼中这类项目的地位就算不和永动机等同也所强有限。

    在梁远的认知里,北方那头看起来很猛地大熊,即将被送进屠宰场,虽然肥厚的熊掌啥的远嘉注定捞不到手,但许多被沙砾废墟掩埋起来的秘密关卡却只有梁远这种作弊的家伙才知道具体的打开方式。

    如果说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是明码实价的大型商场的话,那么独立后的乌克兰就是更加贴心的自选超市。

    自从北方铁幕崩塌之后,乌克兰这个国家出现在共和国民众视线里的几率可以说是相当的频繁。

    从早期的共和国承诺给予乌克兰核保护伞、乌克兰又丢失了多少架战略轰战机、战略核导弹这种极为刺激惊悚的新闻,到中期共和国海、陆、空三军又从乌克兰引进了什么什么武器装备,乌克兰向来是共和国国际新闻界、和国内军事杂志的宠儿之一。

    当然,新世纪之后乌克兰依旧活跃在全世界新闻媒体的视线里,其孕育民主时代的阵痛更是让旁观的各国正常人士满头冒汗。

    上个位面身为自身共和国海军军迷的梁远,自然对16号远洋渔政船曾经的娘家好奇不已。

    那个位面梁远毕业工作之后,老梁同志和李远玲早已闲赋在家等着抱孙子,偶尔家里闲聊时有着苏维埃背景的老梁同志和倾向西式文明的李远玲曾就苏联到底牛不牛b的问题打过无数的嘴仗。

    那时曾研究过苏联解体原因十多年的老梁同志,俨然已经成了资深的前苏联问题专家,在父母近似拌嘴的闲聊中梁远知道了许多苏联曾经的伟大之处。

    比如,后世常常人云亦云的苏联电子技术不行,其实是个很片面的说法,苏联的建军思路是打世界大战,要求苏军装备随时准备着在原子弹、氢弹、中子弹肆虐的场合里维持着可靠的战斗力。

    大规模集成电路崛起的条件具备之后,苏联第一时间就进行了技术追踪。可惜,在开启了末世模式的战场上,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可靠性根本就是狗屎一般的存在。

    然后,实心眼的战斗种族又把目光集中在了电子管的小型化上。

    就算如此。苏联也没停下对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究,八十年代末期,苏联和美国是整个星球上仅有两家具备单晶硅全系列加工能力的超级大国。

    换句话说,这颗星球上从沙子这种物理原料开始直到由大规模集成电路所构成的芯片成品下线,能独立走完所有研发、加工流程的只有美、苏两家。相比超级大国的逼格后世已经吹上天的日、韩在这个年代根本就是渣渣一般的存在。

    七十年代的苏联虽然放缓了集成电路产业最终成品的研发步伐,但基础科技的研发节奏从来都没放慢过,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工艺只是那个庞大帝国遗留财产中十分微小的一点点而已。

    若不是今日李远玲阴错阳擦的提起这个技术,梁远又好奇的想了许久,这种掩埋在大脑深处记忆说不上什么时候某人才能回忆起来。

    唯一可惜的,就是挖历史墙角的这种快感梁远无法向任何人诉说。

    隐瞒了未来注定会发生的种种变化,梁远和两个丫头把ge的险恶用心说了一遍。

    当然,在梁远的解释里无非是ge打算更进一步分散集团的资金使用率,最好远嘉一头扎进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设备改进研发的大坑,延缓二硼化镁超导材料的工业化后期开发。届时ge自然能在这个同医疗、电力设备紧密关联的超导领域后来据上,得到主导者的位置。

    梁远说完,李远玲以为梁远因为港基集电或许能得到现代晶圆产业核心设备的研发能力而高兴,宁婉菲以为某人因为看穿了国际顶级大公司的鬼域伎俩而得意。

    唯有宁婉嘉察觉到梁远的说法隐约不实,梁远高兴的地方应该是另有其事。

    不过对于宁婉嘉来说,反正都是值得小远高兴的事情,到底是哪件压根是无关紧要嘛。

    “老苏他们也够狡诈的了,我以前说过集团虽然能保证电子实验室的研发资金,但不可能一代又一代的去海外引进全新的晶圆生产线,老苏和简工都是毫不犹豫的点头答应。没想到他们居然把主意打到自力更生这上边。”

    虽是吐槽,不过某人看起来更像是在炫耀自己选人的眼光。

    “还不是你收购怡和的原因。”李远玲笑眯眯的说道。

    远嘉这小半年的变化完全可以巨变来形容,除了公司工作节奏略有些加快之外,中、下层员工基本感受不到什么变化。但对于高层来说,一幅巨大的画卷已经在眼前徐徐拉开。

    从集团到财团,年营业额从四、五十亿人民币变成四、五十亿美元,这个跨度可不是随便什么企业都能越过的。

    随着远嘉收购怡和一事越发明朗起来,苏良宇等人难免会转着一些小心思,目前集团烧钱的大坑有三个。c2系列芯片、燃气轮机、cm系列支线飞机。

    就最近这几年来看,燃气轮机这块能引进的都已经引进得差不多了,国际上虽然还有许多远嘉流口水的东西,不过入手难度过大几乎不用考虑,目前整个集团涉及到使用大笔外汇款项的就剩下了cm100支线客机和c2芯片这两个大项目。

    收购怡和成功之后,除掉国内收入,整个集团海外收入的年利润最少也会超过三亿美元,虽然梁远说过这钱是给商飞准备的,但是指望港基集电对这种资金分配方式就此认账却是万万不可能的。

    不过鉴于梁远不久前松口说可以引进1.5微米制程的新一代晶圆生产线,远嘉大会议上的各部门老总刚刚一致确认了此事,苏良宇几人也不好意思马上另提什么计划,港基集电就把主意打到了自研挖潜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