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我给玄德当主公在线阅读 - 第四百九十章 良将的抉择

第四百九十章 良将的抉择

    我给玄德当主公正文卷第四百九十章良将的抉择刘辩虽然比原先稳了,也清楚了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但是他终归还是无法完全找准自己的定位。

    正如刘俭对刘备所说的那样,刘辩从一开始就选错了比较的对手。

    以他的眼界和知识储备量,以及对未来的规划,一千个刘辩在刘俭面前也是没用的。

    但这并不怪刘辩,因为这也确实是穿越者所独有的优势,一般人是无法改变的。

    换成谁,也不可能真的在关中卧薪尝胆的种二十年田。

    董卓见刘辩如此着急,心中其实也很是理解他。

    刘辩着急,他也着急啊。

    刘辩希望向天下人展示他是一个合格的皇帝,而董卓是希望能够在临死之前,达成自己心中的宏愿,向天下所有人证明,特别是关东那些士族那些人证明,他董仲颍也是不输于他们的存在!

    关东士族之所以能够骑在自己的头上一辈子,靠的完全是他们的先祖福荫,论能力,他们跟他董卓相比,狗屁都不是。

    所以在这一点上,两个人一拍即合。

    董卓对刘辩道:“陛下若是要作速出兵,老臣以为倒也不是不行,只是征讨凉州打通西域,乃是长久之事,非朝夕可定,非得需要大量的马匹,军械,人夫,骡马……最重要的,是粮秣辎重。”

    “朝廷现有的家底到底能不能支撑,老夫心中也没有底。”

    刘辩道:“这件事,相国大可放心,朕已经决定,仿效刘俭在河北之所行,采用屯田,关中平原沃野千里,而朕也打算广招流民,行之以屯田,用以解决军粮之事。”

    董卓点了点头,道:“陛下能够虚心效仿刘大将军,足见陛下仁德,只是依照老臣看来,仅如此行事所积累的军费辎重,怕还是远远不够,老臣近日来与手下的近臣们商议,想到了一个办法,或许可行。”

    刘辩问道:“相国请试言之?”

    董卓言道:“可使国家铸新钱,一币抵百,平诸物贾,令吏为官巿。”

    此意就是让刘辩发行新的货币,面值相当于原先汉朝五铢钱的一百倍,然后由政府接管市场,控制物价,不允许物价发动不利于政府的波动。

    随后,根据董卓对刘辩的解释,那就是新钱的面值虽然是原先五铢钱的百倍,但重量仅相当于旧钱的一到二倍即可,再加上政府cao控市场,很快就可以从民间积累财富,用以西征。

    而且如今长安政府毕竟是大汉政府,除了关中之地外,关东诸州诸郡,也要通行这种货币,而这种货币的发行铸造,也只能在雍州,这样一来,刘辩就可以通过货币,来掠夺关东诸侯,包括刘俭和袁绍等人辖境的财富。

    毕竟,这也是朝廷的政策,地方必须要施行。

    一手铸钱,一手cao控市场,纯纯的空手套白狼。

    刘辩毕竟还是年轻,经验浅薄,想的事情不是那么深远,当然就算是他想的足够深远,但在董卓这个方法的引诱下,他也一样把持不住底线。

    对于目前的朝廷而言,这确实一个快速敛财的方法了。

    “好,既然如此,那屯田和铸钱之事,朕可使尚书台立刻草拟章程,相府那边,也请相国多多敦促,务必早日将事情落到实处。”

    ……

    ……

    朝廷那边要做的事情,刘俭这边已经有了眼线,似被董卓带入长安的董昭和张既,在第一时间就派人将朝廷的动作派人星夜送往刘俭那里。

    对于朝廷的这番举动,刘俭并不着急处置应对,刘辩和董卓因为缺钱狗急跳墙铸造新钱在民间敛财,这早就在他的意料之中。

    毕竟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这种事并不算是少数,朝廷干的事并不能算是新鲜。

    反正刘俭要做的,只是对自己下辖的百姓们的财货进行保护就是了。

    朝廷敛财所造成的通货膨胀,刘俭这边不会替他们承担。

    他现在要做的最紧急的事情,就是率领大军北上进入并州地界,将并州征服。

    ……

    ……

    河东郡安定了,刘俭的大军克日起行。

    眼看着刘俭的大军要走了,徐晃心中非常的焦虑。

    他现在的内心处于一个矛盾状态。

    首先,就本心和情感上来讲,徐晃非常想跟着刘俭一起走。

    像是刘俭这样英明神武的主公,这辈子徐晃怕是碰不上第二个了。

    若是不能乘着这次机会与刘俭一起走,徐晃这辈子的成就,只怕是一眼就能够望到头。

    也唯有刘俭,才能够给他更好的发展平台,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

    但问题是,徐晃心中也有另外有一个担忧。

    毕竟,河东郡的太守王邑是他的举主,他提拔并重用了徐晃,可以说是徐晃的恩公。

    徐晃其实就等同于王邑的故吏。

    在这个时代,故吏若是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就改换门楣,虽不至于声名狼藉,但对个人的养望,确实有一定的影响。

    徐晃虽然出身相对寒微,但对于个人的声望也还算是重视,特别是泥阳王家在凉州也是有名的高门,自己若是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就舍王邑而去,一个弄不好,怕是自己的名声就完蛋了。

    武人虽不像是士人那般注重名誉,但谁不希望自己死后,能得一个忠义的声名呢?

    所以说,徐晃现在有些进退两难。

    到底是跟刘俭走,还是不跟刘俭走?

    徐晃连着三晚睡不着觉。

    终于,在经过了一番挣扎,徐晃还是下定决心,去王邑处拜访,辞别王邑跟随刘俭去北境征战沙场。

    虽然会累及一些自己的声名,但相比于名声,还是切切实实的前途利最为重要。

    于是,在失眠三日后的第四天晚上,徐晃深夜前往王邑的府邸拜访,他来到王邑的府邸,送上名刺,请求拜见王府君。

    但是王家的门吏却告知徐晃,王邑现在正在会客,让徐晃到偏间暂时等一等,稍后王府君便会接见他。

    虽然有些着急,但徐晃还是老老实实的到旁边等着去了。

    等了大概小半个时辰,依旧不见王邑召见,徐晃又不能催促,只能是先去如厕。

    但如厕回来的路上,却正好看见王邑正在亲自送一个人向着门外而去。

    而在看到那个人之后,徐晃不由大惊,急忙闪身躲到了一边。

    若是让刘俭和王邑同时看到自己在这里,一会自己再单独面对王邑的时候,那场面可是太尴尬了。

    “文都兄!刘某告辞了。”

    王邑向着刘俭拱手道:“大将军,王某祝大将军此番北上,早日得胜而归!”

    刘俭笑道:“呈文都兄吉言,你我适才所约定之事……”

    王邑笑道:“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

    “好!”

    就见刘俭和王邑伸出手,彼此重重击掌。

    随后,刘俭就向王邑告辞。

    待刘俭走了之后,王邑返回主厅,命人将徐晃召了过来。

    徐晃忐忑不安的进了厅堂,向王邑行礼之后,正犹豫应怎么向王邑请辞,却听王邑说道:“公明啊!”

    “末吏在!”

    “你回头,收拾收拾行囊,随抚远大将军一同前往并州吧……”

    “喏……啊?”

    徐晃听了这话,顿时一惊。

    “府君,为何如此为何要驱逐徐晃走?”

    王邑听了这话,脸上露出了些许不愉之色。

    “公明啊,看看你这话说的,如何叫王某要驱你走?”

    “你是大汉朝的臣子,又不是我王邑一个人的属下,王某人有什么资格阻碍你为大汉朝尽忠?”

    “如今,咱们河东郡已经安宁了,白波军被抚远大将军彻底的剿灭。”

    “”然,仅是咱们河东郡安宁是不够的……今并州之地被黑山军肆虐,匈奴猖獗,抚远大将军与王某神商议,要你去他的军前效力,这也是正理。”

    “毕竟北疆的战事不稳,今后用得上你这样良才的地方还有很多。”

    “只是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我也不瞒你,抚远大将军特意来找王某人商议这事儿。”

    “当然,王某人还是是极力推举你去的,你有能力,也有才华,若是不为国尽忠,实在是太可惜了。”

    “只是王某人和大将军也不能替你个人的前程做主,你若是不愿意去,而是想留在乡中,那我和抚远大将军也不能强求。”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徐晃哪还能假装正经,谦虚退让?

    王邑今天可是给了他一个天大的台阶下呀。

    这台阶他若是不下,那可是过了这村没这店儿了。

    “末吏徐晃,愿意遵从府君和大将军的军令,前往军前,为国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