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青铜面具在线阅读 - 23.第二十三章 子好资王心大悦 子唯尚失魂草堂

23.第二十三章 子好资王心大悦 子唯尚失魂草堂

    子唯尚的回答是按照皇甫文鸢的要求回答的,大王考察子唯尚的学习情况,不大可能涉及文章的具体内容,所以,皇甫文鸢在教学中采取了大而化之的方法,通过很多的事例和典故反复强调文章的主旨,既然子唯尚是中山国未来的国君,那么,大王一定会从君王的角度来提问题。子唯尚刚才的回答就是皇甫文鸢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强调的内容。

    皇甫文鸢竟然能帮助自己改变在父王和母后心目中的形象,这使子唯尚不得不对他产生了些微的敬畏之心。

    当然,子好资和褒子媛对皇甫文鸢也更加器重。

    作为对儿子的奖赏,子好资允许皇甫文鸢带子唯尚和子瑜出宫到王家猎场上林苑去练习骑射。过去,子唯尚的骑射都是在宫中进行的,能到宫外的猎场去练习骑射,这是子唯尚梦寐以求的事情。皇甫文鸢帮助子唯尚实现了平生第一个愿望,这使子唯尚不得不对皇甫文鸢刮目相看。

    王家的猎场上林苑,在灵寿城东的“别子山”,笔者在前面曾经提到过这个离子山,九重观就在“别子山”,王家的陵寝也在“别子山”。

    “别子山”的山脉原本像一个簸箕,南北两座山遥遥相望,中间相隔十几里地,两座山之间的空旷地带就是王家猎场上林苑,南北两座山的东边即簸箕的中间,有一个豁口,这个豁口将原来连成一体的山脉分成两个部分。南边那座山脉高一点,长一点,北边那条山脉矮一些,短一些,相传“别子山”是由一个神话传说而得名的。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公主看上了一个骑射俱佳的中尉,在一次狩猎的时候,这个中尉从虎口挽救了公主的性命,而这个中尉身受重伤,公主便爱上了这个中尉,后来被母后发现了,父王便将这个中尉派往前线,同时将公主嫁给了邻国年近六旬的老国王做妃子,在出嫁前的一天夜里,公主在仆人的帮助下用绳子坠下城墙。

    公主千里迢迢,在边关找到了中尉,并和他隐居山林,不久,公主生下了一个男孩。夫妻俩度过了将近一年的快乐时光。

    不久,父王派出去的人发现了公主的行踪,一天深夜,几个黑衣人绑走了中尉,并将它扔进了万丈悬崖,另外几个黑衣人将母子俩带回王宫。

    老羞成怒的父王从公主的手中夺走了襁褓中的婴儿,公主追出殿门,用手拽住了婴儿的襁褓,死死不肯松手,父王拔出佩剑,将襁褓一分为二,这时,天空突然雷电交加,在雷鸣闪电之中,公主变成了一座高山,而襁褓中的婴儿变成了一座小山,连接两座山的地方就变成公主的手臂,襁褓被断开的地方就成了两座山脉之间的豁口。人们给这两座上取名为“别子山”。

    自从子好资失去子唯崇以后,一向喜好狩猎的他不再到“别子山”猎场去狩猎了。王后褒子媛倒是经常到“别子山”去,前面,笔者曾经交代过,在“别子山”的南山上有一座道观,叫“九重观”,褒子媛经常到“九重观”去焚香祈祷,诸位应该知道她在为谁祈祷。褒子媛只要到“别子山”,就一定会到安陵去看儿子子唯崇,安陵寄托了褒子媛对儿子全部的思念。

    皇甫文鸢家的老宅在“别子山”北山的南麓在王家猎场的北边,距离上林苑只有两三里路,那是一座隐藏于密林深处的山庄,它有一个让人过目不忘的名字,叫“雎鸠草堂”。皇甫文鸢青少年大部分时光都是在“雎鸠草堂”里面度过的。

    “雎鸠草堂”是皇甫家的老宅,皇甫文鸢的父亲皇甫卓发迹之后,就在灵寿城内建造了新的府邸,但故居“雎鸠草堂”每年都要修葺一遍,儿孙们的青少年时光都是在这里度过的。在这样一个远离噪杂和喧嚣的深山之中,更有利于修身养性,静心读书。

    一日下午,皇甫文鸢和子唯尚、子瑜在猎场练习骑射,其实就是狩猎用现在的话来说,应该算是骑射的实践课。

    子唯尚和子瑜正练得高兴的时候,突然下起了雨。而他们当时狩猎的地方距离“雎鸠草堂”不远。

    为避雨,皇甫文鸢就将子唯尚和子瑜领进了“雎鸠草堂”。

    草堂的名字出自诗经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雎鸠草堂”里面的所有房子都是土墙草顶,在房子的两边和前面,有一个很大的池塘,池塘边,垂柳依依,池塘里,莲叶摇曳,荷花点缀其中。河岸上还有几个造型不一,非常别致的小亭子,视线所及之处,无不给人一种超凡脱俗,清新雅致的感觉,连四周的围墙都是篱笆和藤蔓自然形成的,藤蔓依托篱笆,年复一年,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这道天然屏障不是用来防备盗贼的,而是用来抵挡野兽的,在“别子山”上,常有虎狼出入。

    长期生活在王宫里面的子唯尚对“雎鸠草堂”充满了好奇,并且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当然,让子唯尚最感兴趣的是皇甫文鸢的女儿十六岁的皇甫玉薇。

    皇甫文鸢和前妻一共生养了三个孩子,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两个儿子正在军中效命。身边只剩下了一个最小的女儿皇甫玉薇,皇甫文鸢的妻子在女儿降生的时候,难产血崩而死。之后,皇甫文鸢又迎娶了一个女人,皇甫文鸢和这个女人生养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都随皇甫文鸢在城中的府邸生活。皇甫文鸢不是一个拘泥于传统道德的人,这从他丧偶后再娶就能看出来,诸位从他对子唯尚因材施教上也能看出来。在历史上,有相当一部分文人特别是文学作品中的文人,都被当做坚守原则或者坚守道义的正人君子,奇怪的是这些人最后的结局都不怎么好,有些人的结局甚至还非常糟糕,其实,学会变通,面对现实,这是绝大多数人的不二选择,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学问,趋利避害,这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明哲保身”,“识时务者为俊杰”,这里面凝聚着几千年中华文明的结晶和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