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 疲蜀之计
刘备于章武五年病逝于长安,太子刘禅在成都登基,继承帝位,遵步皇后为皇太后。大赦天下,改元建兴。 消息传到洛阳,曹丕高兴的宣布罢朝三日,君民同乐.但好歹这次长记性了,没再跟自家狐朋狗友一起喝酒嗑药。 就算曹丕想,孙资,刘放这俩人也不敢了。 上次陪着曹丕喝酒嗑药,差点让曹丕嘎了,这两人也是后怕不已。 后来曹丕是身体恢复了,这俩可没讨到什么好,几乎是被曹魏群臣一起弹劾,直接斥责他们是佞臣.这回就算曹丕还想喝酒嗑药,第一个不答应的就是这两人。 谁也不乐意自己的身后名上,贴着一个“佞臣”的标签。 当然,这次曹丕也确实没想再给自己找罪受,因此只是罢朝三日,他连酒都没敢多喝。 恢复朝政后,曹丕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群臣,商议讨伐蜀贼的事宜。 如今刘备都死了,蜀贼必然群龙无首,不趁着这个时候出兵收复关中,还等什么?! 然后吧,曹丕就被浇了一头凉水。 老臣钟繇站出来,引经据典的宣称——“礼不伐丧”。 钟繇从《左传》开始,一直讲到董仲舒的《春秋繁露》,重点阐述“礼不伐丧”的缘由。 咱们曹魏是受禅正统嘛,所作所为不能小家子气,一定要体现泱泱大国的气度。 如今蜀贼主君刘备病逝,我们不能趁人之危,应该遵守礼仪,甚至应该派出使节团,前往吊唁,这才能彰显大国风范。 当然,钟繇要只是这样不知变通的老古板,他也做不到两朝都受到曹魏重用。 其实钟繇也知道,史书记载上的“礼不伐丧”,大多数情况下就是一个借口而已,最主要的原因是,一国主君刚死就遇到敌国进兵攻打,很容易会逼得国内贵族们暂时放弃内部矛盾,团结起来,先守住国家再说。 现在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 蜀贼内部也不是一块铁板,内部的矛盾不少,尤其是益州派,东州派,荆州派三派之间,并没有达到真正的平衡。 如今刘备亡故,刘禅今年不过二十岁,并没有足够的威望和手段来镇住朝中群臣,压制境内世家,这种情况下,各派别为了自己的利益,很容易自己就内斗起来的。 可一旦大魏出兵进攻关中,各派为了共同的利益,可能会暂时放弃彼此间的内斗,团结起来一起抵抗大魏.这要是万一没打过的话,岂不是白白让刘禅借此建立起威望,甚至可能导致刘禅借用这次战争,清楚一些反对派,建立自己的统治基础?! 好吧,就算刘禅这个才二十岁的小子没这个脑子,那么受到刘备托孤的诸葛亮,张溪,张飞三人呢?!他们难道是好惹的?! 因此吧,钟繇的“礼不伐丧”,其实也就是给曹丕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本意还是劝阻曹丕,不要立刻发动对蜀贼的进攻。 要打不是不可以,但不能是人刘备刚死咱们就打.稍微等上几个月,等蜀贼内部矛盾激发出来了,内斗的不可收拾了,那时候咱们再出兵,可就比现在出兵要容易的多。 钟繇到底是当年在关中面对凉州马韩军阀,依然能镇守长安的牛人,这点上看的很清楚,说的也有理有据,曹丕听完都有些动摇了。 而随着钟繇之后,站出来反对出兵的人,是蒋济。 不为别的,就一个词——没钱。 咱们去年才从关中败退回洛阳,丢失了大量的粮草军械,如今不过一年时间,要缓过这股子劲来了,可没那么容易。 再一个,去年满宠从关中迁徙了四十万百姓丁口入关,光光安置这些百姓丁口的钱粮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去年中原腹地一年的收成又不足,少了青徐两州的赋税,彭城国打烂了也需要重建,即使把去年中原地区全部的赋税搭进去都不一定够,哪里还有多余的钱粮军械来支撑一场进攻关中的战役?! 至于河北地区朝廷运营开支不需要钱粮么?! 大魏这个时候进攻关中,如果能做到速战速决的话,倒也还行,大魏底子厚,紧紧裤腰带,从河北调集一批粮草过来,也不是不能打可打关中长安,是那么容易的事儿么?! 蜀贼拼了命的拿下了关中,怎么可能就这么轻易的把关中再让出来?! 再一个,如今蜀贼的雍州刺史,是那个张溪,张元长满朝文武,有哪个敢说,自己能在短时间内击败这位当世名将,占据关中的?! 蒋济这话说的吧,虽然也是实话,但有点太直了.曹真当场站出来向曹丕请命。 “末将愿率中原精锐之师数万,西进长安,生擒蜀贼张溪,献于阶下。” 曹真没办法啊,这要是不站出来,不显得朝中武将无人了么!!! 曹真如今可是大魏的中军大将军,他要是不站出来代表武将集团请战,那才是真的丢人现眼呢。 可蒋济不惯着这货的毛病,直接问道,“不知大将军需兵卒几何,良将多少,又需多少时日可攻占关中?!” 曹真闻言微微一顿,然后才说道,“军阵之事,岂有事前皆知之理唯有将士用命,三军并力而已。” 这话说得的吧,曹真自己听着都没啥底气。 真要是这么简单就能夺回雍州的话,那曹魏早就动手了,何至于让人赶出关中来?! 军卒,粮草这些事儿,都好说,拼命挤一挤总还是有的,可领军将领,这两年大魏确实青黄不接。 去年冬天更是噩耗连连,先是张辽战死宛城,接着是接回洛阳休养的张合因为膝盖伤势过重,最终没能抢救回来,于年前病故,而今年春二月,驻守彭城的徐晃也因为感染了春寒病重,病情恶化的很快,四月初不幸去世曹魏老一辈的名将们,真的是凋零的很严重。 而中生代方面,曹休自上次进攻寿春不利回来后,就一直在闹脾气,托辞休养,郭淮和曹真连遭败仗,被人从关中赶入关内,夏侯尚一直以来宿卫中军,没有外出领兵经验也就是司马懿在宛城挡住了蜀贼荆州军团的进攻,小小的露了一把脸,可他要镇守宛城,也根本不可能领军反攻关中。 如今的曹魏,确实没有人能够有足够的把握击败蜀贼名将张溪,重新占据关中曹真虽然站出来请战,但心里的底气有多少,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别说蒋济了,就是曹丕都能听的出来,曹真这话里的底气,严重不足。 丫人蒋济说的是速胜,你说什么“将士用命”.到最后,不还是得拖入到持久战里面么。 如今的国家财政状况,倒不是不足以发动一场战役,但问题是,发动完了这场战役后,即使拿下了关中,也有些得不偿失。 连年战乱的关中,短期内,可是无法给大魏立刻提供足够的赋税钱粮的,反而还要花钱粮去治理地方。 投入产出不成正比,回头万一再失利了曹丕可不想再经历一场失败了。 自从曹丕继位以来,一直都是在输,这要是再这么输下去,还谈什么“顺天应人,禅让代汉”,皇帝位置就该坐不稳了。
就曹真说话的那个底气,曹丕都不敢拜曹真为将.既然不能速战速决,倒不如一开始就不要打这场仗。 这个时候,曹丕多少是有些退缩了,放弃了西征关中的打算.可五天后,一封来自宛城的疏奏,又改变了曹丕的主意。 疏奏是司马懿送来的,里面详细阐述了司马懿对刘备病故后出现的局势的看法。 司马懿主张,是要借此机会,谋取夺回关中的。 但不是就那么直接的出兵硬夺,而是要讲究时机和谋略的。 在疏奏内,司马懿向曹丕献了三计。 第一计,可以派人绕道并州,去联络凉州西北的那些羌人,氐人,鲜卑人,匈奴人,让他们趁着刘备去世,蜀贼全力整顿内政的功夫,发动叛乱,进攻凉州边境,吸引蜀军注意力。 第二计,派使者前往东吴,许以青徐之地,引诱东吴出兵进攻荆州,分裂吴蜀联盟的同时,分担荆州方面的军事压力。 第三计,在上述两路兵马行动后,趁着蜀军疲于应付之机,由郭淮领军出武关,洛阳选择一员上将出潼关,两路夹击关中三辅地区,不求全胜,只要能夺下一块地方,占据西进跳板就可以见好就收。 之后的战略,司马懿的意见,就是把战火烧到关中以内,占据了西进跳板后不停的派兵sao扰关中地区,不给关中休养生息的时间。 这样,等到大魏休养生息数年之后,再挥军西进,以有备战无备,必可重夺雍凉二州,把蜀贼重新赶回蜀地去。 曹丕越看,越觉得司马懿这个计策是真的好,越想,越觉得这个策略有可行性。 因此,曹丕再次召集了钟繇,蒋济,刘晔,满宠,曹真,夏侯尚等人,商议司马懿的战略计划。 而这次,不管是钟繇,还是蒋济,都对司马懿的这个策略,没有任何意见。 这个策略,从开始计划到实际实施,起码要有半年左右的时间,这段时间过后,基本就是今年秋收以后了。 有了今年的秋粮作为囤积,大魏要北进关中,打一场耗时半年的仗,问题还是不大的。 再一个,这个策略,也不是要求大魏立刻动手,而是要等羌胡兵和江东动手后,大魏才出兵,同时又分散了蜀贼的兵力布置,关中的防御,势必会受到影响的,这会让大魏进攻关中,变得更加容易。 最后,司马懿的眼光很精准,他制定的战略胃口也不大,也不是一个只看眼前的战略只要求占据一个跳板的话,以大魏军团的战力,倒也不是没有速战速决的可能。 而最让朝中文武们欣赏的,也是司马懿战略布局中真正的杀招,是司马懿提出的“疲蜀之计”——不给关中休养生息的机会,用sao扰破坏的方式来让蜀贼无法发展关中。 这点,对大魏是有利的。 毕竟大魏手里有武关和潼关两道关隘在,可以说是进退自如实在打不过了,咱往关上一躲,你张溪要是有本事的话,那你丫就来进攻关隘啊?! 以大魏的体量,负担小股部队对关中进行袭扰战,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但你蜀贼要想攻克武关,潼关这样的关隘,不出大兵团,不打持久战,是根本做不到的。 这种疲蜀之策,才是真正对大魏有利的作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