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扬名在线阅读 - 第三十六章 前路

第三十六章 前路

    杨明决定采纳王修的建议,但并不代表赵延被他杀的消息会马上传往雒阳。

    事实上,在昨天事发后,作为预备动作,伏直已经第一时间全城禁严,除了不知情的流民,其他人都不得出去。

    但这样的方式肯定不能长久,这也意味着,杨明回雒阳的日子要提前。

    王修在和杨明聊完后就先回了营陵,收拾东西准备同杨明一起前往雒阳。

    而杨明,翌日带了两个护卫,离开之前最后一次上了不其山。

    他到山上时,郑玄正在自己的庐中为《礼记》做注。

    知道杨明是来辞行,他停下了手中的事情,邀着杨明在书院到处走走。

    不经意间,他们就走到了书院后面的田间。

    杨明此时注意到田间已经铺上了一层干草。

    他好奇地上去把干草掀开,接着便看到了一片绿意盎然的麦苗,很是吃惊。

    两个月前,他看到这些麦苗被冻坏了大半,以为都活不成了。

    “生命之力量,比你我预想中都更为强大。”郑玄开口道。

    杨明认同地点头。

    “人也是如此。”郑玄接着说道。

    杨明闻言若有所思。

    郑玄以物喻人,麦苗所代表的,应当是青州的老百姓。

    蝗灾、瘟疫、饥荒,他们都不会被打倒。

    可麦苗有郑玄知道为他们铺上干草,百姓又有谁为他们送上‘寒衣’呢?

    “你可知谶纬之学?”郑玄说着抓了一把干草垫在田埂上,然后坐了下来。

    杨明也拿了一些垫坐在旁边。

    “弟子不甚了解。”杨明如实回道。

    “那日夜里我出庐中,望见紫微星大亮,翌日便有了你在雒阳诛杀王甫之事,我于是行了谶语。”郑玄接着说道。

    杨明转头看着郑玄许久。

    紫微星亮,有代表昌盛、兴盛之意。

    他以为郑玄只是单纯想助他扬名,不曾想还有这么一事。

    他的思想再一次出现松动。

    相面,谶纬,这些在未来被视为迷信的学说,并非完全是假的?或者仅仅只是巧合?

    “勿曰一木,不可为林,日月交替,百姓将兴。”郑玄摸着长须把当日的谶语又说了一遍。

    等停下手中动作后,他望着杨明道:“你所行之事于百姓而言皆是兴事。”

    杨明闻言不自觉地看向了眼前的干草。

    说起来他诛王甫,烧王庭,再到杀赵延,或许缘由各不相同,但就结果而言,确实像郑玄所说,于百姓皆有利。

    所以郑玄为麦苗铺上干草,而他为百姓送去‘寒衣’吗?

    这又是巧合?或者他的本性之中,本就有仁,只是他不自知?

    杨明深吸了一口气,望着郑玄道:“夫子,王胡死了。”

    郑玄闻言叹息一声,道:“他若成年,当为治郡之才。”

    王胡努力,有天赋,拜师之后也好学,即便是普通弟子他也印象深刻。

    “一月前我被困于不其县城,事后才知家中断粮,其兄与他人易人相食。”杨明说着手又不自觉地握拳。

    他杀赵延,是因为赵延该死,可杀完之后他的情绪没有一点好转,因为即便杀了赵延,王胡也不会复活。

    郑玄听到此处眼神一阵哀伤,经纶之才,却沦为他人腹中食物,这是何等的悲哀。

    “最让我无法理解之处,是我质问其兄,长兄如父,应当护其周全才是,他竟说王胡为胡人。”杨明说到此处神情仍有悲愤。

    过了许久,他长呼了一口气,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一些。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此为《春秋左传·成公四年》篇中所云;‘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此为《礼记·乐记》所云。春秋时,秦、楚皆为异族,然秦时,已尽皆汉人,何为我族?何为异族?”郑玄开口问道。

    郑玄这番话让杨明陷入深思。

    《春秋左传》为古文经,《礼记》为今文经。

    若以郑学来讲,秦以前,是非我族者,因其心必异,不能相容,但秦以后,始皇帝一统六国,车同轨,书同文,华夏文明完成了最早的民族融合,求同存异,异族自然都成了我族。

    只是秦始皇选择的是暴力之法,得国之后实行的也是以严酷著称的法家,六国的百姓并未真正归心,所以等到秦始皇一死,帝国便分崩离析,二世而亡。

    然后是高祖刘邦一统华夏,汉的统治者吸取教训,开始重视思想教育,到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中的礼、孝、忠等概念开始植入,外儒内法的治国之道开始。

    再到汉武帝北驱匈奴,西抠氐羌,“汉”这个字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向心力,汉人以汉为荣,甚至异族也以模仿汉人之事为荣。

    但是,当帝国达到鼎盛之后,对异族的态度又回到了过去。

    用杨明那个时代的话来讲就是:你什么档次?敢跟我一样?

    对周围的这些少数民族,汉人有着天然的民族优越感,然后把他们视作异族,低贱、下流,鄙视链的最底端。

    那些所谓的融合、东迁、南迁,也不过是把对方当奴隶看待,当狗来用。

    东汉一百多年的羌乱,根本原因不就是如此?

    大多数人全然忘记了,再往前倒两千年,真正能被称为华夏的,也就黄河流域的一些部族而已。

    历史的发展,其实就是一个民族融合的进程。

    顺流而走,国家强盛;

    逆流而行,国家消亡。

    郑玄并未提出看法,但是他对杨明提出这样一问,已是一种回答,而且是集其毕生所学的回答。

    郑学,兼采古、今经文学,本质上不就是融合?

    历史上不就是因为它所展现出的包容性,最后才能一统经学?

    经为史,史照今。

    杨明此时不得不再次感慨,郑玄大才。

    而且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此时很自然想到了另外一个华夏民族的代表,盛唐。

    唐的包容性可以说是历史之最,“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无数异族以唐人身份而自豪,更以唐人身份去为之开疆拓土。

    也许只有到了那样的时代,王胡的事情才会发生改变。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可师者并非全对,如何取舍,如何运用,子骞你心中自有定论,但愿有一日天下大同,再无王胡者。”看见杨明神色变化,郑玄开口道。

    言罢,他起身,拱手行礼,转身离去。

    杨明赶忙起身,回礼,然后望着郑玄的背影,心有所动。

    除了他这个穿越者,就一定无人看得出这天下将大乱吗?

    比如郑玄。

    郑玄四十年游历求学,又能有几个人比他更了解这大汉的满目疮痍。

    他之后的屡辟不仕,还自称无能,是不是也是知道大汉已非个人能力所能挽回?

    这个问题或许不会有答案,但是此刻,杨明心中对前路更加坚定。

    他之前想走的是争霸之路,但这条路的终点只是一统天下。

    但现在,求同存异,心往盛唐,这成为了他真正要走的路。

    虽然在这个时代,那或许会是一条无比艰难、荆棘满布的道路,但他也将为之奋斗终生。

    望着郑玄方向,杨明躬身大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