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东坡往事在线阅读 - 第三十二章 杭城雪后的煮鱼羮

第三十二章 杭城雪后的煮鱼羮

    元祐四年,八月十六日。

    朝廷下诏,以苏辙为贺辽国生辰国信使,出使契丹,苏东坡作诗为弟弟送了行。

    衙门内的公事已经就绪,东坡先生偷闲带着秦观、仲天贶雨中游览了宝山并赋诗,还在长兴县的舟中用小楷书写了《归去来兮辞》。

    几天后,莫君陈罢两浙提刑,继任者为前苏州知州王诲的侄子王瑜(字忠玉)。

    上任后的苏东坡,在属地访察时发现了不少的问题。比如说,州学里的学生缺吃少穿的,朝廷还在向州学追收市易法所规定的利息,让州学在五年内限期缴纳。东坡学生上书朝廷,乞求将市易务书板赐给州学,不再估价收钱,以此来收拢读书人的心,保全国家的体面。

    另外,杭州民间依照成例常会织一些轻疏糊药绸绢以备上交,主持验收的官员想有所挑选,而jian商们以及经营包揽代纳赋税的民户互相串通,不交好绢,渐成一种风气。致使京城的官吏和军人们,只要是发放了两浙地区的布绢做成的衣服,一般都质量低劣。

    苏东坡经过走访,发现是一名因受贿被拘捕过的书吏的两个儿子在煽动民户闹事,使其进而闯进衙门向官府施压。这位书吏尚在关押期,但已买通狱吏装病出狱而逍遥法外。东坡将其重新收监,并关押了他的两个儿子,将这父子jian雄收押之后,乡里无不拍手称快。

    然后,苏东坡再上奏朝廷,要对这种人重行朝典,以儆效尤。

    “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忙完公事的苏东坡与同年莫君陈雨中饮于西湖之上跳珠轩,二人作诗以娱。

    东坡先生以龙图学士、朝奉郎除知杭州军州事,七月到达杭州上任。莫君陈,字和中,时任两浙提刑官。两人早有交游,此次在杭州相遇,同在雨中观赏西湖,作此诗。

    “我辈情钟,古来谁似龙山宴。而今楚甸。戏马余飞观。”重九之日,临濮县主簙监杭州在城商税、好友苏坚赋《点绛唇》,东坡先生看到后,于这秋高气爽之时,也意气风发地也唱和了一首。同日,还作了《浣溪沙》两首,钱勰有和。

    九月十四日,朝廷大飨明堂,赦天下。

    到了杭州的东坡,恰如鱼之入海,鸟之归林。

    闲暇之余,苏东坡再游南屏,复录十六年前所作《激水偈》,还在刘季孙(字景文)所藏欧阳修帖后题了跋。与杨杰(字次公)一起听李贤师弹琴,书写了欧阳修赠给李师琴的诗词以赠。

    按说,王巩在当时曾得到很多人的赏识,如前所言冯京、司马光,苏东坡兄弟更是对他青眼有加。丞相刘挚甚至与之结为姻亲,为子娶王巩女。宰相吕大防也“爱其才”,当王巩对除知海州不满意时,特改王巩知密州。但朝臣中也有不少人对王巩有看法,比如王安石就曾说他是个“孺子”。

    不知何故,突然传来王巩被罢密州的消息,苏东坡与朋友们都不免为之叹息。

    其实,苏东坡公务之余的游览,并非是单单地游玩。他在游览过程中发现,吴越钱氏政权时期所建造的一些连楼阁道,都是用巨大的木材建造的,非常宏伟壮丽。可如今都是历经风雨剥蚀,几近破败倒塌,可近几年监司财政拮据,对于修造尤其避而不谈,花费一万贯以上的,都不许擅自支出。

    于是,东坡先生上书朝廷,自己经过统计的二十七处危房,预算共需维护费用四万余贯。请求朝廷支给本州二百道度僧牒,并且暂且依照旧数支公使钱五百贯,以供明年一年监修官吏的花销,以及下诸州刬刷兵匠应副去讫。

    苏东坡得知,如今一遇大风天气,官吏们大都不敢在正堂中安睡。至于军用物资仓库,损坏得更为严重。自己也不想让朝廷增加经济负担,但如不及时修缮,三五年后必有更大规模的塌坏,到那时候再来修缮,就不是二百道度牒所能办到的了。

    此奏状递上去之后,一直没有下文。

    既然有些事情不是自己所能左右的,苏东坡就偷闲与曹晦之、晁之庄、徐大正、王箴、秦观一起出游。

    遗憾的是,当时的知名僧人都外出或离世了,十五六年前自己常常手拄杖藜、脚踏芒鞋,往来于南北山,此间的鱼鸟都认识自己。而如今重到此地,只有一些晚生与自己怅然相对,令东坡先生不免感到悲哀与遗憾。

    夜里,苏东坡就着采摘的荠菜,叫来内弟王箴一起饮酒。荠菜的美味使得东坡先生又想起了蜀中的巢菜,又感到一阵久久的怅然。

    加之自己的学生、三十五岁的王适突然病故,东坡先生亦为之“数日悲恸”。

    情绪有点低沉的东坡先生,收到了本州进士汪溉等一百四十人的联名上书,说朝廷如今科举取士令诗赋与经义各占一半,然而天下士子都在昼夜竞相学习诗赋。苏东坡听说川中士子学习诗赋的竟然占了十分之九,因此有上书朝廷对于学习经义与诗赋的录取名额进行一些平衡,以此来解除学习者的疑惑而安心学习。

    可能这些问题牵涉到的社会问题比较敏感或复杂吧,朝廷上久久没有明确的答复。

    深受皇恩一刻也不敢懈怠的苏东坡,经过走访,决定开挖杭州城周边的运河与疏浚西湖。因为他了解到如今的运河要想运送几百斛粮食,人力牛力用尽也只能半步半步向前挪动了。即使是官府的使者去传令,也有几天出不了城门的。而西湖的淤塞已经过半,水面日益缩小,茭白杂草不断滋生。当地老者都说,再过二十年,西湖甚至将不复存在了。

    东坡先生就上奏朝廷,准备开始着手处理这两件事,为杭州的老百姓造福。

    议定完疏浚运河和治理西湖的公事后,东坡又到应山祷雨,法曹毛滂赋诗述其事,东坡先生与之唱和。除此之外,邓宗古还乡,东坡也作诗为之送行。还有道潜初入智果院,东坡先生率宾客十六人相送,约定各赋诗一首,以《圆觉经》中的“大圆觉为我珈蓝身心安居平等性智”为韵,东坡分得“心”字为韵。

    以承议郎充密阁校理通判杭州的梅灏(字子明),因得知其父爱好奇石,东坡先生就以在文登海上得到的如芡实般的白石相赠。梅子明为了表示感谢,作诗回赠东坡,东坡先生亦次其韵。

    入冬后,苏东坡依照惯例分别给皇帝陛下及太皇太后上了《贺冬表》。接着,他听闻了流传当地甚广的一个感人事迹:

    熙宁中,柯述(字仲常)通判漳州,柯述奉命赈灾,救活饥民无数。两只喜鹊栖于柯述居住的传舍(招待所),柯述离漳时,许多百姓恋恋不舍,送行数十里,那两只喜鹊也飞翔相随不忍离去,人人称异,传为佳话。

    柯述还因维持治安和治理水利有方,宋神宗召对便殿,对其才干甚为嘉叹,特书写柯述之名于屏风以备忘。由于柯述任职期间为读书人做了大量好事,又其本人著述丰富,福州、泉州两地文庙都以柯述从祀其中,泉州文庙之旁还曾经建有纪念柯述的祠堂。

    东坡先生感其事迹,专门为其写《纪柯述瑞鹊》诗以褒扬之。

    冬月初三,苏东坡有感于高丽使者借着前来朝贡的名义,想得到朝廷上的无比丰厚的赏赐,而当今的朝廷却没有从他们的行为中得到半点的好处。他们这些使者前来时,要建造楼阁亭台用于接待,还要调发农工,侵扰商人,各处都不堪其扰,公家与私人都有不堪重负之感。

    如今又有高丽的五名使者与僧人前来,他们是勾结贿赂沿海无良渔民,借祭奠杭州高僧源阇黎(净源)的名义非法入境的,幻想进贡两座金塔,为皇帝及太皇太后祝寿,以此来换些厚赏。

    苏东坡一眼便识破了他们的小伎俩,为了不增加朝廷及淮南、两浙和京东三路百姓的负担,就暂把通外的无良渔民收监,将高丽的所谓“使者”软禁在承天院。以朝廷清严,地方官不敢擅自奏报为由,先拖延时间,抓紧上报朝廷以妥善处理此事。

    奏完高丽使者朝贡之事,苏东坡又得知浙西去年冬春因积水造成早稻无法下种。今年五六月份洪水退去,晚稻又遭遇旱灾,如今每斗米价值已升至九十钱,老百姓刚进入冬季就开始缺粮。两浙不种小麦,而明年的作物要到初秋才能成熟,历来缺粮的情况都没有今年这么厉害的。

    所以,苏东坡再次上奏朝廷,恳请圣上可怜众生,早加赈济,以防饥民铤而走险去贩卖私盐或聚众造反。

    内弟王箴此次前来杭州,本以为姐夫身为知州,家中应该蓄有歌妓,所以随身带来了一副拍板。到了之后,才发现拍板在姐夫家没有用武之地,但东坡先生觉得拍板还有些用处,至少可以用来陪博大士唱《金刚经颂》了。

    这日,雨后下了点小雪,东坡先生因寒疾之故,端坐至夜。他与王箴饮了一些姜蜜酒,醺醺然便有些醉意了,遂亲自掌勺作荠青虾羮,吃起来味道极美。东坡还做过在黄州时期的“煮鱼羮”,客人们吃了都说有韵味,东坡想他日回乡,一定不会忘记重做一些这样的美味。

    冬月二十六,苏辙出使契丹行到涿州,作诗三首寄给了兄长,东坡先生次其韵回寄。等到苏辙到了契丹,才知兄长的《眉山集》已经传到了契丹国。

    年底前闲来无事,东坡先生与刘季孙(字景文)、王瑜(字忠玉)、詹适、周焘(字次元)时有唱酬。应两浙转运判官周焘之请,东坡先生还为周焘之父周敦颐的生平题了诗。

    周父周敦颐此时已经故去十六年了,提到他,在当时确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周敦颐原名敦实,字茂叔,因避宋英宗名讳而改名为敦颐,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道州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此人与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同时也是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师,宋明道学的开创者,也是大理寺丞程珦两个儿子程颢、程颐的老师。

    传闻太常丞蒲宗孟与周敦颐交谈三日,就十分投缘,老蒲深感周敦颐的崇高正大,旷达潇洒,就把自己的meimei嫁给了周敦颐为继室。三年后生子周涛。

    王安石亦对年长自己四岁的周敦颐充满了崇敬之心,时常觉得相见恨晚。

    东坡先生自然是也对周敦颐十分仰慕和倾倒。但奇怪的是,苏东坡对于他的学生程伊川却是避之不及、嗤之以鼻,至于周敦颐先生是如何教导的二程,我们却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