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章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下)
轻颦又恳求道:“如今大局已定,你若执意殉国,亦不过是徒然无用。【】且你皇爷爷一早便已知燕王的野心,如若他老人家还在世,也断不愿亲眼看着他疼爱的皇孙白白送死。”“皇上!”王公公跪下拜求道:“您就随轻颦姑娘去吧!老奴不愿眼见着陛下您落入反贼手中啊!”“你不该一心求死。”轻颦又劝道:“跟我一起走吧,离开这皇宫,忘掉过去。隐姓埋名,平安一世!”见二人苦苦相劝,朱允文沉思良久。忽的,他释然道:“也罢!‘命里有时终需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说着,他便收拾了简单的行囊,随着轻颦一道,由王公公一路陪护着,沿着密道出宫去了。眼见着快到了宫外,忽有一处房檐,经烈火烧烂,猛的落下来。未及细想,王公公便已如迅雷一般推开了朱允炆。他被那房檐砸中,登时便吐了几口鲜血。王公公伏在地上,哽咽道:“日后,老奴不能……再侍奉皇上了,求皇上保重龙体。”朱允炆看着他,早已泪眼模糊。江山易主,国破人亡。千言万语,亦道不尽他此时心中的几多凄凉。落下的大火不仅烧死了王公公,且又将轻颦与朱允炆分隔到了两侧。眼见着火势越发大起来,轻颦深知再无法越过那火去,两人欲同行已是不可能之事。轻颦当机立断,只得与朱允炆匆匆作别。她望着他,一字一字道:“火势太大,你我已不能同行。你只管沿着这密道出去,我另辟他路出宫。记着,往事无须再想,日后各自珍重。”朱允炆闻言,不由百感交集,一时哽咽无语。“珍重!”轻颦说完,便转身回走,不再回头。朱允炆望着她的背影,更觉无限悲凉。待朱棣领兵攻入皇宫时,才将大火扑灭。他搜遍皇宫上下,却始终未寻到朱允炆的下落。无奈,朱棣只得将几具烧焦的尸身,认作是朱允炆及其后妃所有。文武百官见那几具尸身样貌难辨,便也只好认定为帝、后等人留下。朱棣安葬了“朱允炆”的尸身,并无谥号。先时,站在朝堂上,慷慨陈词、指点江山的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一众建文旧臣,都在此次“奉天靖难”中,或主动殉难、或被燕军诛杀、抑或被朱棣赐死。自此,朱棣以“清君侧”之名发起的靖难之役,宣告结束。与此同时,建文帝的时代,也彻底拉上了帷幕。洪武三十五年(公元1402年)七月,燕王朱棣登基称帝,年号永乐。他昭告天下,自己所继承的皇位,乃是太祖高皇帝之帝位。且他废除了建文时期的年号,改称洪武。即建文元年至建文四年,皆改称为洪武三十二年至洪武三十五年(公元1399年—1402年),当年余下数月,亦称为洪武三十五年。定次年为永乐元年。除此以外,朱棣又下令,将建文时期的制度、文献尽数毁灭,恢复洪武旧制。他又下旨,监押、流放建文旧臣。同年十一月,朱棣众家眷迁居应天府。册封燕王妃徐氏为“皇后”,赐居坤宁宫;侧王妃柳氏为“淑妃”,赐居长宁宫;侧王妃程氏为“庄妃”,赐居寿安宫;侍妾颜氏为贵人,赐封号为“芳”,赐居采芳斋;侍妾杨氏为贵人,赐封号为“婧”,赐居锦绣宫。余下不提。新皇登基,百废待兴。朱棣素来不是儿女情长之人,故而,待他得知轻颦出走后,虽深感惋惜,却也无暇顾及。他只派出了许多人,去暗暗寻觅。既已执掌了乾坤,他便只专心朝政。他望着那把梦寐以求的龙椅,回想着一路走过来的几多心酸与苦楚,几多无奈与狠毒,他百感交集。欢喜之余,朱棣不由暗暗感叹:“君临天下!朕的时代,终于来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