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在线阅读 - 第一章 短暂的洪熙朝

第一章 短暂的洪熙朝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正文卷第一章短暂的洪熙朝朱高炽登基之后,遵从了他父亲的命令,重用了陈国公严铿与三杨。

    三杨组成的内阁有着极其高效的运作与默契的配合,在他们的辅助下,政务处理很是高效,大明天下开始了休养生息。

    朱高炽有着许许多多的优点,比如他的仁厚与爱民之心,使得他统治下的朝堂与当年的洪武几乎是两个极端,得到了百官的交口称赞。

    然而,也正是这一系列措施,带来了明显的弊端,需知一个好皇帝不仅要有仁心,更要有狠心。

    比如说,由于他对官员们的宽松态度,使得贪官污吏开始逐渐抬头。

    比如说,他对于百姓的爱惜已经到了很离谱的地步。他停掉了下西洋,哪怕这能够给大明朝带来巨额的利润,他也将其停下,仅仅是因为每次下西洋都要大量的百姓服徭役,这是他眼中的浪费民力。

    虽然遭到了严铿反对,但是在这一点上,朱高炽毫不松口,他直言,沿海百姓受西洋之苦久矣!

    这般强硬的态度,使得严铿也无可奈何。再说对方不下西洋,正好沿海世家可以瓜分皇室的份额,所以只是劝了几句,对方不听,便也由得他。

    但是迁都回南京这个事儿,严铿却是坚定地反对,决然地站在了朱高炽的对立面。

    对于回南京,朱高炽的理由还是:劳民伤财。

    众所周知,咱们中国人都喜欢往大城市里跑,北京作为都城,自然吸引了大批的商人与百姓,同时此地是大明朝的中枢所在,有着极其繁重的行政系统,光靠北京附近的粮食是远远不够的。

    朱棣采取的策略,是将南方的粮草调到北方。

    但是每年从南方抽调粮食到北方,要耗费极大的民力。

    正好迁都不过数年,许多官员也想回到自己的根基之地,因此屡屡上书,这正合了朱高炽的胃口。

    但是当他叫来严铿时,却得到了对方毫不留情的驳斥。

    “陛下所言,谓之劳民伤财,却不知道运河疏通以后,无数漕船横行运河之上,十万漕工衣食皆系于此。陛下若废漕运,则漕工如何?他们是感激陛下,还是怨恨陛下使其衣食无着?”

    “昔日太宗皇帝北巡,定北地两大要塞。西京镇守陕地,以此管控西北,威逼大漠;北京为北地要枢,大兵集结,既拱卫京师,又驻防北疆,进而掌控辽东,以防塞外有变,此乃定国之策。”

    “洪武之时,有九大塞王,虽都在南,然北地亦安。永乐有梁国公扫北,草原诸部莫不称臣,永乐十余年在南京,亦是无恙。”

    “可是陛下您呢?您在北地有什么?”

    “北地太平一时,难道可以太平一世?若是北地生变,则大明鞭长莫及,只怕旬月之间,便只剩半壁江山!”

    “请陛下三思而后行!”严铿说完,深深叩首。

    当然,他也有私心,南京距离宁波府太近,一旦回到南京,则朝廷对江南的控制能力无疑会大大加强,这极其不利于家族在江南的发展。

    但是说的,却也是句句肺腑之言。

    朱高炽犹豫了。

    他当然是很信任自己这个重臣,眼见对方如此坚定的反对,他顿时有些动摇,而且严铿所说的话也深深烙印在了他的心底。

    严铿一席话,把所有的东西剖析得明明白白,他顿时便明白了利害。

    只是南京确实也是他属意已久的都城,一时之间,却有些难以抉择。

    严铿偷眼看去,看到了洪熙皇帝脸上思索的表情,知道对方已经被自己打动。

    他决定放出自己的杀手锏:

    “陛下,臣刚刚得到奏报,自月前开始,南京城四周地龙翻身,达数十次之多!”

    说着,他从袖子里掏出那封奏折,递了上去。

    “陛下,地龙翻身并不稀奇。但如此频繁,却是罕见!此非天意哉?”

    朱高炽不敢置信地接过那封奏折,仔细地翻看着,随后,他的眼睛猛然瞪大!

    自元年三月开始,南京竟然地震足足几十次之多!

    连续大规模地震,这意味着此地并不适合作为一个大一统政权的都城,因为不稳定。

    不仅如此,在朱高炽看来,这更是上天对他的警告。

    毕竟之前几十年不地震,突然一来就是几十次,还是在这个筹备迁都的关键时刻,朱高炽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上天在发出警示:你小子别瞎搞。

    洪熙皇帝的鬓角,逐渐有汗水滑下。

    哪怕他贵为九五,也不敢违抗上天的命令。

    他的声音有些发颤,连声道:“依你,依你!迁都之事,朕不再提!”

    严铿大喜过望,当即拜倒:

    “陛下圣明!”

    迁都之事,就此作罢。

    通过这件事,朱高炽也深刻认识到了严铿的远见,他更加地信任与依赖严铿。

    而除了迁都的事情之外,严铿也十分认同朱高炽休息的政策。

    在他的辅佐下,大明朝进入了久违的平静。

    盛世还是有代价的,百姓苦于徭役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洪熙朝,多余的徭役被尽数停下,百姓们过上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安宁生活。

    如果有面板数据的话,那么此时的大明朝的血条一定是“ ”。

    但是正如严凌所看到的一样,朱高炽的命气已经极其稀薄且染上了灰色,那是生命走到尽头,药石难医的征兆。

    毕竟朱高炽的身体一直不好,还帮助他的老爹处理了许多年的事务,他登基之后更是日理万机,十分勤政。

    然而朱元璋勤政,是因为他有着从底层打拼上来的强健体魄,朱高炽三高,怎么承受得住这般打拼?

    登上帝位仅仅八个月,他就病倒了,并且一发不可收拾,不过两天时间,便于钦安殿驾鹤西去。

    他的存在,仿佛只是一个过渡,只是为了让励精图治的永乐一朝结束那浩浩荡荡,接下来迎来休养生息的宣德一朝。

    洪熙很短暂,但是却也足够的耀眼。

    朱高炽用他的仁厚,平息了永乐以来对于民力资源的大量使用,为许多建文的旧臣平反,开始了仁宣之治的序幕。

    洪熙元年五月,洪熙皇帝驾崩,年四十七。谥“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庙号仁宗,葬于献陵。

    太子朱瞻基即位,是为宣德皇帝。

    ——

    PS:看了下老朱家的食谱,只能说,明朝皇帝短命不是没有原因的。

    除了米面全是rou,几乎没有蔬菜。

    瞧这早饭:羊rou炒、煎烂拖齑鹅、猪rou炒黄菜、素熇插清汁、蒸猪蹄肚、两熟煎鲜鱼、炉坢rou、筭子面、撺鸡软脱汤、香米饭、豆汤。

    西瓜都要加盐烤。

    这么吃不三高才怪。

    老道士能活这么久,也多亏了他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