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信
周鲤已经远去,没人回答林松的话。 林松在房中坐了一阵,便起身去了旁边的书房。 书房还是那副老样子,外间尽是书。里间的门前,有常谨在打瞌睡。 林松走近。 他猛地站起来。见是林松,又忙露出笑容来,说: “哥儿请,哥儿请。” 林松笑看着他,笑道:“这次也罢了,若有下次,仔细我告诉老爷。” “再不敢了!”常谨点头哈腰的陪笑脸。又缠着林松道: “好哥儿,饶了我这遭吧。”说着就陪林松一起进去,为林松倒茶。 林松忙着翻阅里面的信件,接过茶杯一笑。便低头查看。 除了常规的许多信件,便是一些和北静王府有关的内容。除了一眼就能发现的信件,就是一些书籍和奏本。 林松把明面上的东西略看了看。 内容还是那几样。 北静王的党羽希望让北静王认祖归宗,以太上皇已经下旨为由,请求圣人准许北静王入皇家玉碟。 其它的无非是,秦彻又结交了谁和谁。 秦治起了夺位之心,也结交了谁谁谁。 以及北静王一系又如何。 说白了,能在桌子上看到的消息,都是留心一查,便能知道的消息。 林松便走向一侧的架子。才到近前,就见上面摆着一封上面印有芙蓉的帖子。 他拿起一瞧。 是苏家送来的。 苏家二房长女苏矶将过十五岁的生辰,请黛玉做客玩耍。 这不是什么大事,想来黛玉也早已知晓。 林松放下这封。 正想看别的,忽见一封无名书信在一旁。林松打开一看,才发现是贾政所写,内容赫然希望黛玉宝玉能早日定亲。 林松眉头顿时狠狠的皱了起来。 他想起林如海虽然会焚信,但不大关键重要的心,会先存在一处,定期去焚。 林松便仔细在书房中寻找起来,终于在一角的几个箱子中,发现类似的信封。 他一一翻阅过,才知道这最初是贾敏和贾政的通信。 黛玉和贾宝玉的婚事,最早在贾敏的心中提过,两边默认,但未定下。 而贾敏死后,就是林如海和贾政的书信。 其中一封,林如海写的和遗言一样。 甚至有若他身死,拜托贾政做的一系列安排。 林松不知道林如海为何这般信任贾政。 却在这一刻明白了一件事。 林如海在贾敏死后,就自知命不久矣。 从一开始,林如海就是要把他和黛玉一起送上去往荣国府的船。 无论他有没有闹那么一场。 林如海都已经决定,把他也送走。 林如海从头到尾都没想让他振兴林家,言语间更是希望贾政养废他。让他醉心于声色犬马,成为一个于国于家无用的废物。 林松看着这信,有一瞬间是懵的。 偏是这时。 林如海自外间进来,看他拿着这信,很是平淡的说:“看见了?” “你可只有我一个儿子,若养废了我。日后这家业谁来扛?jiejie将来依靠谁?”林松忍不住问。 “乙卯科进士却沉迷丹道,任凭儿子在宁国府胡来。你可知为何?” “当年站错了队。”林松道。 林如海惨笑道:“他们是站错了队,而我们家是得罪死了太上皇。汝父原本要在京中升任,但才准信的那日,你便没气了。我守在你的灵前坐了一夜,次日一早,便疏通关系,把在京,改为外放。为的是保你jiejie的命!” 林松沉默了。 再往后的事情,他也知道。 林如海接到去扬州城的旨意,领了文书,不等践行便一早上路去往扬州城。 到扬州城后绝口不提京中的事。 “你只想让我活着?”林松声音低沉。 林如海本想和当年一样,伸手揉一揉儿子的发顶。但伸出手才发现,才十几岁的儿子不知何时比他还高了。他便改拍了拍林松的肩,叹道: “莫要以为太上皇和你说几句亲近的话,你就真把他当亲爷爷看待。你亲爷爷……” 林如海骤然闭嘴,过了一阵才说道:“日后自有你的结果。你如今,不若多学一学宝玉。”说着就觉得林松的鼻子眼睛,怎么看怎么错。 又抽出戒尺,指着林松道: “罢罢罢!与你这逆子说一万字,也是白费唇舌,你只把手伸来!” 林松痛快的伸出手,被林如海不痛不痒的打了几下,撵出了书房。
书房外还是常谨。 他听见林如海的怒斥,挤眉弄眼的笑道:“哥儿,又惹老爷生气了?” 林松抬手就要赏他一指头。 常谨抱着脑袋跪的无比麻溜,还小声道:“好哥儿,上次被你弹了一下,半个月也没见消。您可饶了小的我吧。” “你要我饶,怎么偏爱招我?”林松说着,迈步离去。 野心,谁都有。 他也不例外。 今日的一切来的轻易,去的同样轻易。 贾宝玉一样的日子是舒服,但贾宝玉现在有多舒服,多年后就有多凄凉。 林松相信林如海不会骗他,也相信林如海口中的来日。 但是。林松忍不住叹了口气,在心中说道: “既然没了太上皇就可以,我有系统在手,为何不先除了太上皇?” 人走茶凉这四个字,本就是官场、职场的真实写照! 有几个人,会把活的帝王当摆设,反而去追随死了的帝王? 林松盘算着,便开始翻看系统面板。 那些简单能完成的成就,能完成的都已经完成了。剩下的成就,下方都是极长的进度条。 他仔细翻看了一番,突然看见一条进度条,写着自行车。而紧挨着自行车的是蒸汽机。 林松手指在蒸汽机三字上划过,叹道:“想做出蒸汽机无疑是做梦,但自行车之类……” 几日后。 禁苑中。 秦照看着面色依旧发白的林松,叹道:“罢了,今日在禁苑里看一看,便回去。” 说着,也不问林松的意见。便敲定让林松再修养一个月。 林松倒是没什么意见,随秦照继续向前走。 等到玉米处。 几个农官站在二月份种下的三颗玉米种子前,笑的合不拢嘴。 那三个玉米种的太早,到了现在,还没三月中旬种下的玉米种子高。 但这最早的三个玉米,已经长出了一指长的棒子,和长长的须。 农官们一看见太子来了,就纷纷迎上前,说: “殿下,长出来了。长出来了!” 只有一根手指长的玉米棒子在他们眼里,如同宝贝一般。令他们手舞足蹈的比划给秦照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