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二章 论势
朱道临知道吴景贤的心思。
如今最重要的,莫过于把崇祯需要的枪炮送到北方,尽快完成皇帝交给的任务,把屁股下的南京镇守太监的位置坐踏实。因此,朱道临借此机会把葡萄牙商船和西班牙商船即将到来的消息告诉了吴景贤:
“不出五天,佛郎机人会把上次定购的铜炮和铁炮送来,具体数量和大小尚不清楚,但不会少于100门,而且都是12磅以上的中等口径火炮,就是军中通常所说的发射10斤以上铁球的大炮。”
“估计还会带来几百支火枪,到时候你老派人送到京城去,让皇上也能放下心来。”
吴景贤高兴不已,随即想想又有些不妥,问道:“你不留点儿?”
“我已向天枢阁的军械厂定购200门钢炮,大都是装在战船上的那种,天枢阁那家军械厂答应年底之前,把熟铁火炮的铸造技法和一些关键设备卖给我。明年开始,我们的铁器作坊就能铸造更好的火炮了,何必急于一时?相对而言,叔叔你更需要这批火枪火炮!”朱道临微笑着解释。
叶良辰忽然问道:“道临,你打算拥有多少战船?”
朱道临毫不隐瞒:“一年之内,造船工坊正在试制的那种300吨级新式双桅战船,也就是相当于两千料的战船,至少要有10艘,佛郎机人的500吨级新式三桅战船至少要15艘。”
“这25艘大小战船,都要装上两种以上的火炮,以300吨内河战船为例,军官和船员为90人左右,船上不少于8门125mm火炮、12门80mm火炮和30支燧发火枪,800吨级货船也要有10艘以上!”
“我已经想好了,7月份用通过海运送一批粮食、火炮、马车、棉布、腰刀等货物到天津,再从天津港运些皮革、生铁和蒙古马回来,还请你老致信曹公公几个多多关照,特别是买马。京城博孚钱庄的管事和伙计恐怕办不了,还得靠曹公公他们帮忙。”
吴景贤立即知道朱道临想要干什么:“好主意,多跑上几次,满朝文武就会慢慢习惯了。哈哈!”
叶良辰再次问道:“道临,你做好和东南各地豪强全面开战的准备了吗?”
朱道临叹了口气:“开弓没有回头箭,准备不好也要打,我相信东南地方豪强也没有准备好。”
“如今,东南豪强扶持的东林党江河日下。朝中的几个东林党魁首不但逐渐失去皇上的信任,还遭到其他派别的不断围攻,可以说,东林党的地位和势力已摇摇欲坠!”
“相比之下,我们依靠皇上的信任和自己的努力,逐渐摆脱了被各派势力群起而攻的困境,就连十几年来忍气吐声的魏国公、隆平侯等人也开始振奋精神。”
“这些都意味着,东南地方豪强无法再像从前那样,在背后指使几个东林党大臣跳出来就能把我们打得灰头土脸……这样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要和我们作对。他们只能想别的办法。”
“确实如此,天时已变,无论是东林党人,还是他们背后的地方豪强,再也不能横行朝野了!”吴景贤大声附和。
叶良辰微微点头:“那么你认为,东南地方豪强将会利用什么方式发起攻击?”
朱道临知到叶良辰有考校自己的意思,笑了笑轻松回答:“东南地方豪强如今唯一可以依仗的,是几十年建立的人脉和数代人积攒下来的巨大财力。”
“可越是有钱就越怕死,好死不死他们偏偏看不起大明武人,对军队的控制非常弱。因此,他们很难得到军队的支持,更不敢像我这样拿出巨额财富组织自己的军队。”
“试想,生逢乱世手中没有军队。最后会落得个什么下场?”
不等叶良辰和吴景贤有何疑问,朱道临干脆一口气说完:“西北的高迎祥、紫金梁、八大王等等叛乱农民军越打越强,北方满清鞑子不时破关而入杀戮劫掠,大明数十万大军如同纸糊的一样,胶东的孔有德几万叛军还在作恶,西南叛乱不断……”
“各地储备粮仓大多被各地官员贪墨一空。国库空空如也,都快饿死老鼠了,皇帝的内库恐怕只剩下叔父送去的十几万斤铜料,整个大明江山朝不保夕,朝廷大臣们却还在无休止地内斗,这样的朝廷还有多少威信可言?还有什么能力控制大明各地的世家门阀和富绅豪强?”
“依我看呐,如今的大明帝国比北宋末期都不如!”
吴景贤已经吓得脸色发白,叶良辰却双目炯炯神采飞扬。
朱道临自嘲地笑了笑,站起来连声安慰吴景贤:“叔父,你别急啊!这些话我绝不会在外人面前说,今后也绝不再提,虽然有些牢sao,但对于皇上我还会保持忠耿之心,只要皇上需要,我能办到,就愿意为皇上分忧。”
“与此同时,我也要时刻准备着,准备收拾百年来扑在大明朝身上,不断吸食民脂民膏和大明血脉的东南地方豪强,只要逮到机会,我就狠狠敲他一棍,不管他出什么损招我都接着,直到把他们彻底消灭!”
“难道你就没想过,或许能够化敌为友?”叶良辰非常认真地盯着朱道临的眼睛。
朱道临嘿嘿一笑:“叶师父,其实你心里比我清楚,大明开国两百余年,你何时见过士绅阶层饶恕过他们的对手?”
“隔得太久的就不说了,只说魏公公吧,魏公公活着的时候杀了多少人?东林党上台之后又杀了多少人?”
“魏公公把持朝政的时候,天启皇帝天天做木匠活,可满清鞑子始终无法越过大凌河,辽东和宣大百万将士从没缺过粮食军饷,为何魏公公被弄死之后,大明朝短短一年就入不敷出?为何东林党人上台执政不到三年,整个国家迅速堕落到如今这个地步?”
“退一万步说,哪怕我愿意和东南豪强讲和,他们愿意吗?老天早已注定我和他们是天生的死敌,必将分出生死才会结束这场争斗,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好了,闲话就说到这儿,你们二位慢慢坐,我去码头送一送阿拉伯商人萨懿德……这家伙要把货运到万里之外的波斯湾和红海,如果有可能甚至会去地中海的亚历山大港,估计比当初三宝太监走得还要远。”
“这一趟至少得大半年才能回来,不去送送他,我担心他忘了我托他办的几件事情,哈哈!”
叶良辰呆呆地望着朱道临高俊的背影消失在院子里,猛然转过头询问吴景贤:“道临一直是这样的性子?”
吴景贤苦笑着摇了摇头,有些无可奈何地回答:“他就这样,至少和我在一起的时候,他从不隐瞒自己的想法,有什么说什么百无顾忌。”
“有时候看到他吊儿郎当的样子,我真想揍他,可他在外人面前从来不苟言笑,话语不多,非常谨慎,看不顺眼的人他转身就走,任谁第一眼看见他都会觉得他性情冷漠,难以接近……”
“可是,他对出身卑微的工匠和普通农夫却很好,说了估计你都不信,这小子时常到各大工坊去和工匠们一起干活,一起聊天,一起蹲在地上吃饭,所以很多人对他是又敬又怕,连我有时都搞不清楚他究竟是个什么的人,唉!”
叶良辰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再次望向没有朱道临身影的院子,如同自言自语般说道:“我要回去收拾一下,明天就搬过来。”(未完待续。)
如今最重要的,莫过于把崇祯需要的枪炮送到北方,尽快完成皇帝交给的任务,把屁股下的南京镇守太监的位置坐踏实。因此,朱道临借此机会把葡萄牙商船和西班牙商船即将到来的消息告诉了吴景贤:
“不出五天,佛郎机人会把上次定购的铜炮和铁炮送来,具体数量和大小尚不清楚,但不会少于100门,而且都是12磅以上的中等口径火炮,就是军中通常所说的发射10斤以上铁球的大炮。”
“估计还会带来几百支火枪,到时候你老派人送到京城去,让皇上也能放下心来。”
吴景贤高兴不已,随即想想又有些不妥,问道:“你不留点儿?”
“我已向天枢阁的军械厂定购200门钢炮,大都是装在战船上的那种,天枢阁那家军械厂答应年底之前,把熟铁火炮的铸造技法和一些关键设备卖给我。明年开始,我们的铁器作坊就能铸造更好的火炮了,何必急于一时?相对而言,叔叔你更需要这批火枪火炮!”朱道临微笑着解释。
叶良辰忽然问道:“道临,你打算拥有多少战船?”
朱道临毫不隐瞒:“一年之内,造船工坊正在试制的那种300吨级新式双桅战船,也就是相当于两千料的战船,至少要有10艘,佛郎机人的500吨级新式三桅战船至少要15艘。”
“这25艘大小战船,都要装上两种以上的火炮,以300吨内河战船为例,军官和船员为90人左右,船上不少于8门125mm火炮、12门80mm火炮和30支燧发火枪,800吨级货船也要有10艘以上!”
“我已经想好了,7月份用通过海运送一批粮食、火炮、马车、棉布、腰刀等货物到天津,再从天津港运些皮革、生铁和蒙古马回来,还请你老致信曹公公几个多多关照,特别是买马。京城博孚钱庄的管事和伙计恐怕办不了,还得靠曹公公他们帮忙。”
吴景贤立即知道朱道临想要干什么:“好主意,多跑上几次,满朝文武就会慢慢习惯了。哈哈!”
叶良辰再次问道:“道临,你做好和东南各地豪强全面开战的准备了吗?”
朱道临叹了口气:“开弓没有回头箭,准备不好也要打,我相信东南地方豪强也没有准备好。”
“如今,东南豪强扶持的东林党江河日下。朝中的几个东林党魁首不但逐渐失去皇上的信任,还遭到其他派别的不断围攻,可以说,东林党的地位和势力已摇摇欲坠!”
“相比之下,我们依靠皇上的信任和自己的努力,逐渐摆脱了被各派势力群起而攻的困境,就连十几年来忍气吐声的魏国公、隆平侯等人也开始振奋精神。”
“这些都意味着,东南地方豪强无法再像从前那样,在背后指使几个东林党大臣跳出来就能把我们打得灰头土脸……这样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要和我们作对。他们只能想别的办法。”
“确实如此,天时已变,无论是东林党人,还是他们背后的地方豪强,再也不能横行朝野了!”吴景贤大声附和。
叶良辰微微点头:“那么你认为,东南地方豪强将会利用什么方式发起攻击?”
朱道临知到叶良辰有考校自己的意思,笑了笑轻松回答:“东南地方豪强如今唯一可以依仗的,是几十年建立的人脉和数代人积攒下来的巨大财力。”
“可越是有钱就越怕死,好死不死他们偏偏看不起大明武人,对军队的控制非常弱。因此,他们很难得到军队的支持,更不敢像我这样拿出巨额财富组织自己的军队。”
“试想,生逢乱世手中没有军队。最后会落得个什么下场?”
不等叶良辰和吴景贤有何疑问,朱道临干脆一口气说完:“西北的高迎祥、紫金梁、八大王等等叛乱农民军越打越强,北方满清鞑子不时破关而入杀戮劫掠,大明数十万大军如同纸糊的一样,胶东的孔有德几万叛军还在作恶,西南叛乱不断……”
“各地储备粮仓大多被各地官员贪墨一空。国库空空如也,都快饿死老鼠了,皇帝的内库恐怕只剩下叔父送去的十几万斤铜料,整个大明江山朝不保夕,朝廷大臣们却还在无休止地内斗,这样的朝廷还有多少威信可言?还有什么能力控制大明各地的世家门阀和富绅豪强?”
“依我看呐,如今的大明帝国比北宋末期都不如!”
吴景贤已经吓得脸色发白,叶良辰却双目炯炯神采飞扬。
朱道临自嘲地笑了笑,站起来连声安慰吴景贤:“叔父,你别急啊!这些话我绝不会在外人面前说,今后也绝不再提,虽然有些牢sao,但对于皇上我还会保持忠耿之心,只要皇上需要,我能办到,就愿意为皇上分忧。”
“与此同时,我也要时刻准备着,准备收拾百年来扑在大明朝身上,不断吸食民脂民膏和大明血脉的东南地方豪强,只要逮到机会,我就狠狠敲他一棍,不管他出什么损招我都接着,直到把他们彻底消灭!”
“难道你就没想过,或许能够化敌为友?”叶良辰非常认真地盯着朱道临的眼睛。
朱道临嘿嘿一笑:“叶师父,其实你心里比我清楚,大明开国两百余年,你何时见过士绅阶层饶恕过他们的对手?”
“隔得太久的就不说了,只说魏公公吧,魏公公活着的时候杀了多少人?东林党上台之后又杀了多少人?”
“魏公公把持朝政的时候,天启皇帝天天做木匠活,可满清鞑子始终无法越过大凌河,辽东和宣大百万将士从没缺过粮食军饷,为何魏公公被弄死之后,大明朝短短一年就入不敷出?为何东林党人上台执政不到三年,整个国家迅速堕落到如今这个地步?”
“退一万步说,哪怕我愿意和东南豪强讲和,他们愿意吗?老天早已注定我和他们是天生的死敌,必将分出生死才会结束这场争斗,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好了,闲话就说到这儿,你们二位慢慢坐,我去码头送一送阿拉伯商人萨懿德……这家伙要把货运到万里之外的波斯湾和红海,如果有可能甚至会去地中海的亚历山大港,估计比当初三宝太监走得还要远。”
“这一趟至少得大半年才能回来,不去送送他,我担心他忘了我托他办的几件事情,哈哈!”
叶良辰呆呆地望着朱道临高俊的背影消失在院子里,猛然转过头询问吴景贤:“道临一直是这样的性子?”
吴景贤苦笑着摇了摇头,有些无可奈何地回答:“他就这样,至少和我在一起的时候,他从不隐瞒自己的想法,有什么说什么百无顾忌。”
“有时候看到他吊儿郎当的样子,我真想揍他,可他在外人面前从来不苟言笑,话语不多,非常谨慎,看不顺眼的人他转身就走,任谁第一眼看见他都会觉得他性情冷漠,难以接近……”
“可是,他对出身卑微的工匠和普通农夫却很好,说了估计你都不信,这小子时常到各大工坊去和工匠们一起干活,一起聊天,一起蹲在地上吃饭,所以很多人对他是又敬又怕,连我有时都搞不清楚他究竟是个什么的人,唉!”
叶良辰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再次望向没有朱道临身影的院子,如同自言自语般说道:“我要回去收拾一下,明天就搬过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