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我的城市生活在线阅读 - 1551.炒股和买基金到底谁更赚钱?

1551.炒股和买基金到底谁更赚钱?

      学习一个链接。

      炒股和买基金到底谁更赚钱?

      原创:易建涛易说昨天

      中国基金20年——百舸争流

      谈到基金,对于一些有十几年基金投资经历的老基民来说,可谓爱恨交织。估计很多基金投资者还记得,十来年前,在大牛市的刺激下,2007年曾有许多投资者在银行门口排队抢购基金,而且多数人年收益翻番。

      北京一家银行的基金销售从业者讲过这样一件往事:2006年初,他们银行发行基金,完成不了任务,鼓励员工认购代销这只基金。只要买了,银行就给1%的奖励,3个月后可以自行赎回。结果,听话的员工都发了财。

      股市牛市的号角吹响了基金业的黄金时代。随着股改的结束,A股市场从2006年初1000点附近开始反弹,直到2007年10月冲高到6124点。

      在大牛市的氛围下,基金持续热销。老基民都有印象,当时银行发行新基金首日都很疯狂,队伍排得很长,有的银行甚至出现了客户取了上百万现钞,来排队抢购的热闹场景。

      当年买基金还非常繁琐,不仅要开立基金账户,还要办理两张银行卡。甚至购买不同基金公司的产品,还需要开立相对应的管理账户。流程繁琐也就罢了,能不能买到还得看运气,很多基金转眼间就会卖完,根本抢不到。

      不过,成也萧何败萧何。在经历了2007年的狂欢之后,2008年让基金遭受了史上最大熊市的洗礼。2008年股票型基金净值平均亏损53.09%,混合型基金平均亏损48.69%。

      熊市汹涌来袭之时,不少基民惊讶了:原来买基金也会赔钱。作为一个投资品种,收益与风险是并存的,而且总有一个内在的规律,收益与风险往往成正比。

      经过了2008年的熊市,巨亏过后,反思的不仅是广大投资者,基金公司也开始反思。在产品大面积持续亏损、产品过度包装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后,这让基金投资者们失去了信心,反思之后,更多基金业内人士坚定了一个理念,基金业发展的长久之道,是回归于投研建设。

      从成长到疯狂,再到回归理性。以往排队抢购基金的盛况没有了,但是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带给了基金业更大、更深层次的改变。

      如今购买基金仅仅只需要下载一个APP到手机上,就能通过基金公司直销平台和其它第三方基金销售渠道,完成查询、开户和购买等所有流程。不仅如此,无论是公司、产品还是基金经理,都能从网络上查个明明白白。

      2013年对于公募基金业来说,也是一个发展史上的重要节点。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宝宝”类货币基金异军突起,迅速站稳基金市场半壁江山。

      在规模考核与排名的压力下,不少基金公司争相发布货币基金,货币基金规模一度超过基金总规模的50%甚至逼近60%。由于cao作的灵活性,放在购物平台上的资金余额可以变成货币基金,闲置在股票账户中的资金也可以自动转成货币基金。基金已经成为老百姓最重要的投资工具。

      今年是中国基金业20周年。在这20年中,基金公司从最早的“老十家”到如今的“百家争鸣”,产品类型从最传统的封闭式基金发展到现在各类型基金“百花齐放”。

      当然,作为最受普通投资者关注的两类投资标的——基金和股票,还有一个问题纠结在期间,就是:炒股和买基金到底谁更赚钱?

      今年5月证监会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了近20年来公募基金的发展情况。从投资回报看,截至2017年底,公募基金行业累计分红1.71万亿元,其中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为16.5%,超过同期上证综指平均涨幅8.8个百分点,也就是说远远跑赢了大盘。

      截至2017年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13家,其他公募基金管理人14家,管理资产合计已经达到11.6万亿元。公募基金产品数量达到4841只,范围涵盖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商品期货基金和ETF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