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 救齐国 郑世子妙计抗北戎
书接上回,话说宋国内乱,流亡公子宋冯(ping)却因此受益,回国继承了爵位,成了宋国的新国君,历史上称为宋庄公。 因为宋冯在郑国政治避难十年,如今既然回国当了国君,那么宋国以前的对郑齐鲁等国敌对的政策就要调整,即位大典邀请了郑庄公郑寤生、鲁桓公鲁允、齐僖公齐禄甫参加,这三国国君也欣然前往宋国的稷城以实际行动支持宋冯担任宋国国君。 庆典盛大自不必说,然后郑齐鲁三国国君各自回国。 话说齐国国君齐禄甫参加完宋庄公的即位大典,还在回国的路上,就接到战报,说“北戎发兵来侵略我们齐国了,这次是北戎的两位元帅大良、小良都来了,带领一万戎兵,已经攻占了齐国边境的祝阿,正直逼历城而来。” 齐僖公接到这样的战报,心中大惊,因为当时齐国的都城在临淄,而祝阿是齐国的边防要塞,在现在济南市的西北,历城是当时齐国的一个重要城市,在现在济南市的东边,现在济南还有历城区,都已经深入齐国境内,而且离国都临淄很近了。 你说齐僖公能不慌吗,赶忙催促队伍加快行程,一面派人向郑、鲁、宋三国求援,同时安排本国的将领公子元和公孙戴仲带领齐国军队前往历城迎敌。 还是郑国最靠谱呀,郑庄公刚回到国都,还没来得及换身衣服呢,就接到齐国的求援。赶忙叫来世子郑忽说“齐国是我们的盟约国,好几次咱们的军事行动齐国都积极配合,如今我们应该赶快出兵相救。这次就由世子带兵前去,高渠弥作为副将,祝聃(dan)作为先锋,就连夜出发吧。” 那边齐僖公在历城,见了星夜赶来的郑国军队,也是非常感动,亲自出城犒劳,并且和郑世子郑忽商量退敌之策。 郑忽说“戎人都是骑马或者徒步作战,机动灵活,进退自如;不像咱们都是战车作战,虽然进退不够灵活,但讲究阵型,协同作战,相互有照应;而戎人却没有队形,更没有协作,再加上他们性情贪婪,得胜了相互间不谦让,失败了相互间不救助。所以我觉得我们可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先让他们取得个小胜,他们一骄傲,就会轻易进军,然后我们派小股部队再稍加抵抗,又假装败退,那戎兵必定来追,而我们的主力部队就伏击了。而他们遇到伏击一定只顾自己逃命,不会进行有组织的反击,所以我们一定会大获全胜。” 听了郑忽的战略分析,齐僖公连连称妙“妙呀,郑世子此计甚妙,那么我们齐国的军队在埋伏在东面,遏制前方,世子带领郑国军队埋伏在北面,到时在戎兵后方追击。这样咱们首尾夹击,一定万无一失。” 于是郑世子郑忽带领本国人们前往预定的伏击地点。 这边齐僖公安排齐国大将公子元领兵埋伏在历城东门外,另一员大将公孙戴仲带领一支人马诱敌,吩咐戴仲“只许败,不许胜,将戎兵引到东门外的伏击圈中就算完成任务。” 分排布置完毕,公孙戴仲领兵开关挑战,北戎元帅小良持刀跃马,领着三千戎兵出寨应战,双方交战大约二十回合,公孙戴仲开始上气不接下气,感觉气力不支,便回车败走了,但是并不进北关,而是顺着城墙向东绕城而去。
戎帅小良不知是计,见公孙戴仲都被自己打败了,那肯定得追呀,而去得全力追杀,另一位戎帅大良见小良得胜,也带着其余的戎兵一起跟着小良追击公孙戴仲而去。 但是等他们追到历城东面,忽然听到战鼓响起,树林后,芦苇丛全是伏兵,向他们冲杀过来,像蝗虫一样,密密麻麻,冲在前面的小良急忙叫到“不好,中计了。” 说完调转马头就想跑,可是跟着他后面的大良的后队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戎兵自己的人马先相互冲撞了个乱七八糟,晕头转向。 这时齐国大将公孙戴仲和埋伏在这里的公子元汇合,一齐又向戎军掩杀过来。 大良让小良在前面开路,自己在后面断后,带领着戎兵且战且走,落后的戎兵被齐军斩杀的不计其数。 好容易到了一处山谷,追击的齐军远了,才能停下来喘口气,肚子饿的咕咕叫,正想着埋锅做饭,却又听见半山坡一阵呐喊,又一支队伍冲了出来,为首一员大将高喊“郑国上将高渠弥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