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白鹿原,我成了鹿兆鹏在线阅读 - 第一百零一章 伤风败俗

第一百零一章 伤风败俗

    燕大红楼。鹿兆鹏拿着昨天写的稿子到了晨报编辑部。“这是我今天的稿子,一章还珠,还有一篇妇女运动刍议文章。李先生非常关注妇女问题。所以我在此基础上,又写了这篇文章。您们看看是否可以发表。”教授把鹿兆鹏的稿子拿过去看。有着小千字的文章,谈论很多妇女方面的问题。上面的内容更是大篇幅的说了内衣的事。“写的很好,新文化,新思想。戒缠足,兴女学等主张非常不错。不过,兆鹏,这个内衣是何物?”教授看到了文章中,千余字,起码有着五六次提到了内衣两个字。鹿兆鹏把那张画拿了出来,“此女子身上穿的便是内衣。”尽管布料已经够多了,还是显得有些暴露。“有伤风化啊,公开场合最好还是别拿出来了。”露胳膊露腿的,在这个年代可不是主流。尽管他们这些人大多也去过青楼。文人尽皆风流。鹿兆鹏说道:“晨报的作用是解放思想的。妇女问题不可谓不大。要让广大妇女摆脱长期以来悲惨的生活状况和低下的社会地位。封建宗法社会里,广大妇女被压迫在社会的最底层。男尊女卑、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我都是不赞同的。应当男女平等,女子独立,婚姻改革,自由恋爱。”“女工队伍的壮大和知识女青年人数的扩展,都表示着妇女思想崛起。提倡新思想,新文化,新道德,穿内衣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举措。”教授点点头,“这篇妇女运动刍议可以发表,就在下一期。”他们这些个教授,思想也很开放。鹿兆鹏继续说道:“教授,这张图也应该放上去。”鹿兆鹏在文中提到了七八次内衣,三四次曼歌成衣店。相信只要这篇文章一发表,就会有感兴趣的人过来看,多少能买上几件回去。“兆鹏的这篇文章,我看着很好,很深刻。妇女的地位以后必将得到提高。”“女弃婴,包办婚姻,娼妾,买卖,女子教育,这几个点讲的都非常不错。我也赞同发行。”很快,他们几个拍板了。这篇文章还有图画,都刊印在下一期的晨报中。素描画稍显的暴露,但那是艺术。西方的还有裸体画呢。演员乌小姐,这时候应该很难接受穿这样的内衣,还要给鹿兆鹏画下来。所以他才想着青楼女子,那些人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咱们很多方面不如西洋人。思想文化科学进步,所有的觉悟都是思想的觉悟,人的觉悟。这篇文章一发,相信会是一枚炸弹,有些轰动啊。或许真能唤醒很大一部分女性同胞们。”也有反对的教授,主要是反对那张画。不过看到大多数人都赞成,他就没说什么了。最新一期的晨报一发行。果真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些读者朋友们率先就看到了上面的画。顿时间,心情激荡。鹿兆鹏画的太好了啊。魅而不yin,甚至不像是青楼女子,而是大家闺秀的那种。可就是那种感觉,穿上了这样的衣服,形成了巨大的比对。晨报是燕大的刊物。许多燕大学生也会购买看看。特别是鹿兆鹏的还珠,更是成了其他学校女学生们的精神食粮。剧情太好看了,不同于以往的小说,还是大女主文,可是破天荒的了。“又有鹿歌的诗作吗?”她们最喜欢鹿兆鹏所写的那一篇致橡树。后面偶尔出来的白话诗也非常喜欢。“没有诗,但是有一篇文章。”说话的女生,脸色有些羞涩,她看到了那张不正经的图画。但是那片妇女运动刍议写的非常好,她很喜欢。倡导了好些具体的东西,其中就包括倡议女同志们要穿内衣。“这是什么衣服,好好看的样子。”果然,学生是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没有谩骂,先是提出了质疑。“肚兜吧,不一样的肚兜。晨报也太大胆了些,竟然敢把肚兜给放上去了。”“不知羞耻。这个就不是什么好女人。”还是有谩骂的。不过大半的学生还是能接受这样的尺度。这个年代比较包容。“内衣通过挤压的方式牢牢固定在胸腔上,减少运动带来的位移,从而起到保护的作用。下垂不仅会影响美观,而且会影响胸部血液回流。比用布带缠住更好。鹿歌先生这写的也太细致了吧。”不少的读者在讨论。但是更多的读者却是不敢讨论这样的隐私问题。“曼歌成衣店?我记住了,过两日就买一件去。”文章中提到了曼歌成衣店,还有地址。目前也只有鹿兆鹏的这家店才有内衣卖。小半个月来,已经囤了不少的货了,有着上千件,能够卖上好长一段时间。三台缝纫机,效率还行。小半个月生产了上千件内衣来。燕大中,几个教授对着晨报好一阵指责。“白话诗,白话文,如今竟然还画了这样的画。如此妖物,竟然还是咱们燕大的刊物。这个鹿歌竟然还是燕大的学生。看看这篇还珠格格,还有之前的射凋。作品长期连载,粗制滥造,码字之多如江河泛滥。以文字的媚众来取胜。何其的险恶。”“伤风败俗!成何体统,真斯文败类也。不行,我得写文章痛斥之,发表在京华报上。万不敢让此等人,坏了风纪。”文章还好,主要是针对那幅画。骂的人很多。不过也有不少支持的。就是需要一些大的举动,新思想,新运动,步子可以迈的大一点。这幅画是必须要有的。鹿兆鹏的生意要往大了做。甚至在他的眼里,这幅画的效果,比文章的效果会更好。他还在租的宅子的大门口贴了几张内衣的画。用来引流。果然吸引到了不少的人来。“这儿什么时候开了一家青楼?”“什么青楼,你不识字吗,人家是服装店。”看到了墙上的画,一些老色批直接把这儿误会成了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