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回首风云岁月在线阅读 - 第一三八回 扬州城看热闹

第一三八回 扬州城看热闹

    瘦西湖里

    五亭桥上

    走走看看

    悠然自得

    话说李家兴从1962年担任文娱演出队队长之后,又过了一年多。

    1963年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军队、地方都大张旗鼓地开展学习雷锋运动。文娱演出队也积极配合宣传,家兴和演出队的干部、战士,每到一处演出,就挤出时间到学校、工厂、机关作报告,宣传雷锋精神,好多同志都得到了小学生们送给的大把、大把的红领巾。

    接着,家兴所在的部队进行大整编,开到安徽农场,发扬战天斗地南泥湾精神,大搞农业生产,为国家克服暂时困难作新的贡献。

    这时,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逐步克服,人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文娱演出队也就结束了自己的使命。

    家兴本来是要回到原单位的。这时,家兴等一批军队干部被抽出来,到江苏扬州参加地方工作。

    家兴在扬州社教工作团办公室当联络员,跟着部队首长,有时蹲点、有时跑面。这场政治运动一开始搞得轰轰烈烈,但到了1966年下半年,又一个运动来了,前面的运动就逐渐没有了声音。

    家兴正想回部队后接着回上海休假,但上级又来了通知,几个参加地方前面运动工作队的军队干部,包括家兴在内就地留下,参加军队对地方的特殊工作。

    接着,家兴到当地军队特殊工作办公室报了到,给他的任务还是在办公室当联络员。这次,家兴没有打电报,而是给mama和锦绣认认真真地各自写了封长信。可锦绣接到信没有给家兴写回信,却是自己一个人来到了扬州。

    这时已是1967年的春天,家兴住在扬州政府所属的一个招待所。

    有一天,他正要到食堂里吃中饭,见锦绣突然来了,于是就在食堂里买了两份客饭,然后两人坐下来边吃边说。

    “锦绣,您怎么来了?”

    “我不放心你在扬州,所以接到你的信,我给你mama和我爸爸、mama说要来你这里。三个孩子吵着也要来,后来看看这到处乱糟糟的局面,就放在我mama那里没有带来。”

    “上海和你们医院情况怎么样?”

    “上海开始很热闹,到处是特殊文章,学生连课也不上了。我们医院还算正常,人有病还是要看的。现在来看病的人不是少了,而是多了起来,不少单位里的领导干部来医院看病,看着、看着就住进了医院,赖着不走了。”

    “是想躲避一下------”家兴说。

    “我看也是这样。我到了扬州看看,上海要比较这里平静许多。”

    “这里据说要比上海慢一拍,现在是刚刚热闹起来。”

    夫妻两个人是吃吃说说,吃好中饭就到招待所登记处给锦绣登了个记,然后两个人就到房间里,房门一关继续他俩的悄悄话。

    “家兴,你现在的任务是什么?”

    “我现在的任务是到街上或者到各个单位走走、看看。我有时穿军服,有时穿便衣。”

    “做什么?收集情报,搞地下活动?有没有危险?”

    “不能这样说,主要是掌握社会上各方面的动态,向办公室汇报。我的工作一般说没有危险,领导上规定了我‘四不’:不要曝露身份------。好在扬州认得我李家兴的人不多。”

    “我真替你担心,在上海有些军队干部到地方单位做工作队,后来想撤都撤不出来,被揪住不放,不彻底检查就不准走。你这联络员要当多少时间?”锦绣还是比较担心家兴现在的工作。

    “这谁知道,只好走一路看一路了。我现在比较自由,身后没有兵,上面也没有什么人管着我,想出去就出去走走,要不然就在房间里睡上一觉。”

    “今天还出去吗?”

    “这样吧,陈慧老师就住在扬州,下午我们先去瘦西湖玩玩,然后一起到大街上转转,晚上到陈慧老师家里吃晚饭。”

    这两人在招待所又说了些别的事情,然后稍事休息,家兴换了便服。

    然后两人就一起出了招待所,到大街上叫了一辆三轮车,不一会就到了瘦西湖。

    此时,这瘦西湖里卖门票和收门票的工作人员都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大门敞开着人们可以自由出入。一队队的中学生穿着黄军装,举着红旗,唱着歌曲,喊着口号,有的在大街上走着、奔着,有的在这瘦西湖里自由自在的进进出出。

    进入瘦西湖里只见在一条长长道路的两旁树木上,贴满了红红绿绿的标语。开始人们对这些标语的内容很惊奇,后来看多了,也就习惯了,见怪不怪了。

    “家兴,瘦西湖里面有些什么好的景点?”

    “景点还是不少,但是比较有点特色的是前面这座有五个亭子的桥,你看这座桥是‘桥’和‘亭’结合在一起的。桥的主体是三孔拱形石桥,桥身的两侧又各建两个四方形的桥墩。在主桥上造了一个有四根柱子撑起来的四方形的亭子。另外两侧四个四方形的桥墩上,也各建一个同样的四方形的亭子,这就使这座桥上有了五个同样的亭子。这中间的一个亭子略高于四周的四个,站在远一点的地方这五个亭子看上去真是错落有致。走,我们到桥面上去。”

    “这桥叫什么名字?”

    “叫五亭桥。”

    家兴说着,就拉着锦绣走上了五亭桥,说:“锦绣,在这桥面上的五个亭子是串连在一起,可以从这座亭子走到另外几座亭子。这瘦西湖面积不大,在这桥上的亭子里向四外看去,整个瘦西湖可以一览无余,尽收眼底。”

    “家兴,这里还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天还不太暖,要不然到下面湖里一起划划船,倒也悠然自得。”

    “人家都在搞特殊事情,你倒想来悠然自得。要是给那些人见到了,一定说你是个保守派,不剃你个阴阳头才怪哩。”

    “我可不想搞什么特殊事情。”

    这两人说说、看看、坐坐、走走,漫步下了亭子桥,从原路走出瘦西湖大门,又上了一辆三轮车。

    三轮车夫就问:“同志,到哪里?”

    家兴说:“去国庆路、东方红路,在‘文昌阁’停一停。”

    这三轮车夫说了声:“好来。”就使劲地蹬着车子,左拐右拐,这车子摇摇晃晃到了“文昌阁”停住了。三轮车夫说:“同志,下车吧?”

    “不下,就在车上看看。”然后对锦绣说:“这里就叫‘文昌阁’,历史也很悠久,大概有五百多年。现在大家叫它改了名称。那些搞特殊事情的人们经常在这里集会、开展活动,所以这里经常非常热闹。”

    “你常来,自己要当心点!”锦绣倒像大人关照孩子似的。

    家兴又对三轮车夫说:“同志,走吧,到国庆路。”

    这三轮车夫有些好奇地问道:“同志,听说话口音你们好像是上海人,是来搞串连的吧?”

    “我们是来扬州走亲戚的。”家兴随口答道。

    “原来是走亲戚的。”三轮车夫也就没多说什么,就蹬起车子,不一会儿到了国庆路、东方红路的十字路口。

    两人下了车,付了车钱,就在这十字路口站了下来。

    家兴指着前面介绍说:“这里是扬州的中心地段,东方红路,原来叫江都路,现在赶时髦,改叫东方红路。”

    果然,眼前是人山人海,四周凡是好贴特殊文章的地方都贴得满满的。什么北京来电,南京来电,最新最高指示,中央文件;这位中央首长讲话,那个什么司令的紧急呼吁!强烈抗议!辟谣,什么人的历史等等,总之是什么内容都有。有的人贴好后还特地写上四个大字:不准覆盖!但是,这帮贴好文章的人前脚刚走,后面就有人过来马上把刚贴好文章给覆盖掉了。

    家兴、锦绣两人正在观看一份署名“斗士”的文章,忽然有几个人来到墙边,动作非常熟练,涮、涮、涮地,三下五除二,把人们正在看的文章给覆盖掉了,贴上了他们自己的文章。

    在这里看的人就说:“同志,你慢一点贴上去,这上面的内容我还没有看完呢!”

    但那些来覆盖别人文章的人,根本不理不睬,把自己的文章贴好后就走了,到别地方又去完成他们贴文章的任务了。

    可这里文章贴的、覆盖的、看的人们,来来去去,里里外外,一层又一层;不一会就争起来、吵起来,有时竟动起了手。

    在马路上,一会儿有一个队伍来了,前面有一个人手里拿着簸箕、面盆,走着、敲着。有时又是打着红旗的什么队伍,在马路中间走着,高喊起口号,一会儿,这队伍又突然跑了起来,弄得满条马路上尘土飞扬。

    “这些人怎么这样,这有什么意思,天天这样?”锦绣问家兴。

    “这还不算什么,外省有的地方据说搞得更加离谱,更加不像话!”

    “家兴,我们还是走吧,不要在这里,跟我一起回上海算了。”

    “你说得容易,我这当兵的是有组织、有纪律的,说走就走?时间不早了,我们就到陈慧老师家里去吧。她家就在这东方红路上,往东走不远就到了。”

    接下去怎么样了,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