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一品富贵在线阅读 - 第四百五十一章 乱战

第四百五十一章 乱战

    正当韩德威准备举兵西下时,宋朝官场却迎来一场巨变。

    王沔上蹦下跳,宋九没有当成一回事,与赵普相比,王沔太嫩了。

    可是有人很不快活。

    江政来到三司度支部司,王化基推荐的,江政想表示感谢,王化基便将其中利害关系隐晦地说了一下。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但千万不能瞒怨宋九,没有宋九就没有书院,甚至宋九这个大旗倒下,书院子弟未必能上位。宋朝官员越来越多了,冗官现象严重,许多大臣都注意到这一现象。

    官宦子弟亲戚要荫补,有功将士要升迁,进士更要做官,每年腾出来的官员名额会越来越紧张。没有宋九,那么最弱势的会是谁?必然是书院子弟。甚至文人会渐渐侵占到武官这一领域。

    江政在下面也做了很多年地方官,王化基一说,他什么都明白了。

    然后什么也没有说,默默进入三司做事。

    度支部司,故名思义,主要掌出纳的。

    然后他就发现一件事,王沔弟弟王准掌香药榷易院时,贪污数万缗钱。

    这是一笔巨大的贪污数字。

    现在还没有进入两府宰相执动辄一年几万缗钱薪酬与赏赐时代,薪水拿得最多的宋九与赵普一年各项薪酬与补贴赏赐也不过一万缗钱左右。然而两家对此都不大在乎。

    或者说整个宋朝的财政收入,各项累计起来折合缗钱也不过六千万缗左右。这个数字是相当惊人的,几乎相当于宋朝开国初的两倍半到三倍。

    但不是两税,其中各个坊场河渡,不仅是宋九开办的诸作坊,大多数还是朝廷开办的作坊,只是盈利情况要差一点,以及拍卖承包的钱,加上各矿的收入,与几项禁榷专营收入。就接近了四千万缗。还有商税以及其他的,这个又占到近千万缗钱,也就是两税看似数量大,但折合缗钱,不过一千五百万到一千七八百万缗左右。若是象前两年免税或者赈灾,这个数字还会剧烈下降。

    也就是说宋朝三百多个州府军,一州两税折合在一起,也不过五万缗钱。

    王准一个人,就将一州一年的两税贪了下去。

    畏于王沔的权势,朝廷发觉后仅是私仗敷衍了事。三司还要继续填这个黑窟窿。然而却无人敢说。

    江政也不敢说。毕竟他初来三司不久。

    宋九与赵匡义开始执行那个制订已久的计划,王沔蹦得更欢快了。

    当然,他也有蹦的理由,毕竟朝廷似乎在执行着什么重大的行动。作为西府二号宰相,他蒙在谷里,也不符合宋朝的制度。

    江政却看不下去了,毕竟当年他受过宋九的恩惠,可以说没有宋九那个小学舍,就没有他现在的地位。

    因此在进中书汇报事务时,便将这些件向陈恕反馈。

    陈恕可不会给王沔面子,便将这消息写了一个札子递到内宫。

    赵匡义看后将两府宰相喊到政事堂议事,先是说道:“大家说说看。国家政务有那些失误,导致天降蝗灾?”

    比起春天蝗灾,现在的蝗灾情况要好一点,但还是有,一些地区粮食产量陆续出现严重欠收。

    但与前两年的大灾相比。今年灾害情况要好得多,只要不是大的灾害,与大的战事,以现在的宋朝财政情况,就不算是危机。

    许多人都知道了王准的事,但没有人吭声。

    何谓公平,到了这地步,还有人相信神马的公平?

    然后寇准却主动站出来,说道:“据《洪范》所言,臣推测蝗灾旱灾是刑罚不公引起的,祖吉与王准均是贪赃枉法情节严重之辈,可是祖吉处死,抄没家产,王沔之弟王准只在私室接受仗刑,继续为官。两个人同样的罪,一个判得极重,一个判得很轻,如此不公,老天怎能不降下灾害示警?”

    赵匡义便看着王举正,有些不满意。

    何谓言臣,就是不避亲仇。

    宋九做错了,照样弹劾,王沔做错了,也要弹劾,这才是好言官。

    王举正无奈,第二天上言五件事。

    一废三司复尚书省,宋朝有尚书省,但是一个虚职机构,没有实权。就是恢复唐朝的一些官制,让尚书省代替三司,成为新的执行机构,中书与枢密继续成为一个决策机构,两制与御史台保留审核之权。提高效率,减少冗官。

    谨公举,朝廷想不使民间人才流失,于是下诏求人,但所举上来的人良莠不齐,因此进一步落实保举制,确实替朝廷推荐了能人当赏,但所举非当也要罚,那么各级官员举人就会慎重。

    惩贪官污吏,不要等事情发作了才处理,诸路转运正副使兼采访之名,今察部内州府军临长吏清廉贪污情况,在地方上就直接杜止各层官吏贪墨现象。

    四是老生常谈,省冗官。五是择远官,朝廷所用远官多用负罪之人远任,然而越远越难治理,这些官员下去后,多非良善之辈,纵毒伤残,远民遭秧,不能上诉,非是朝廷怀远之意。请朝廷以后不许负罪之人去四川与广南为长吏。

    未必赵匡义会接受,如给转运使采访之权,那么各路转运使手中的权利越来越大,管辖地区又广,发展不好,便会成为变相的唐朝各个藩镇。

    但这五条都切中了宋朝的时弊,赵匡义下诏赏赐,并且正式任王举正为御史中丞,而不是权知御史中丞。

    然后王沔就悲催了,不久罢相。闻听诏书下,王沔去找了赵匡义,痛哭流啼,这两年他太猖獗了,一旦离开相位,保不准有多少人会借势打击报复。他又非是赵普与宋九,比较抗打……

    所以希望赵匡义手下留情。

    可让赵匡义撵了出来。

    不数日,才四十来岁的王沔须发皆白,忧郁之下,第二年王沔去世。

    实际也非是王沔之错,老一辈大臣马上陆续退出舞台。这些新人上来,多是进士上位,不管是谁,皆或多或少沾了一些书生意气。这与王明等从胥吏上位而来的截然不同,或许各有优劣,但少了胥吏办事的那种沉稳,多了一份浮躁。

    然而还没有结束。

    陈恕转到东府后,朝廷让樊知古担任三司使,这个人用一个小舟便将长江宽窄丈量出来,也是颇有才干的。

    宋九在东府时还为了江南时政。与他好几次交流。

    樊知古可能因为压力原因。到了三司后。不及陈恕等人,有的没有做好,因此赵匡义时常批评。

    赵匡义越批评樊知古心情紧张,便越容易出错。

    陈恕与樊知古不是老乡。一个是池州人,一个是洪州人,不过都是来自江南,平时关系不错。每当听到赵匡义对三司不满,陈恕就有些急,护友心切的陈恕便时常找到樊知古,将皇上的不满泄露,他就是从三司来的,又有本事。对三司十分熟悉,因此也时常提出一些建议。

    然而樊知古不知轻重,每次去向赵匡义汇报工作时,便对赵匡义不满之处一一进行辨解。一次赵匡义不注意,次数多了赵匡义便感到纳闷。便问道:“你怎么知道这些做得不好?”

    很糟糕,樊知古可能说得激动了,没有想,便说道:“是陈恕告诉我的。”

    这里就牵涉到宋朝的制度。

    首先是各部司官员必须要保密,不但在宋朝,在汉朝大嘴巴乱喷,将政务轻意泄露给不相干的人听,都是犯错误的。

    再就是宋朝的分权制度,各个部门不得随便交往,所以宋九将枢密院撑起来,赵匡义喜欢,也能说,说在明处,陈恕本来就是副相,将樊知古召到东府,哪里做错了,那里做对了,这也不算过份的。然而不能在私下里说,这是宋朝忌讳的事之一。

    连犯了两个严重错,尽管陈恕是一个能臣,还是被罢相,樊知古贬到四川做转运使了,也无妨,还是一个不小的官职。可是可是……

    他悲催度不亚于王沔。

    但没有结束,就在赵匡义思考何人顶替这两空缺时,又来了。

    赵匡义腿伤严重,许多官员都知道。

    又正好赵元僖任开封府尹五年以来,政事没有缺失,做得还不错吧。宋沆、尹黄裳、冯拯、王世则、洪湛五名言事官共同上了一个奏折,他们请求赵匡义立许王元僖为皇太子。

    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明处的,二皇子做得不错,是合格的帝国继承人。不立皇太子,国家东宫名位始终不正。如赵匡义上位,若是赵匡胤将赵德昭或者赵德芳那一个人立为皇太子,得到正名大义,赵匡义那就头痛了,甚至只好悲催的等死。

    还有一个暗处的原因,赵元僖也想上位,倒不是他想做皇帝,想的就是将这个皇太子名位定下来,所以才与赵普吕蒙正勾勾搭搭,甚至想拉拢宋九。这几人全部被他拉拢,因此为赵元僖造势。

    但他们想错了!

    赵匡义当真不知道儿子背下的小动作?

    只要做得不过份,是默许的。然而一立皇太子,就得要象汉唐正式组建东宫,一个与朝廷对立的小朝廷,儿子动作又不小,赵匡义如何放心?

    不要象李隆基那样轰轰烈烈,只要学他,一杯毒酒下肚,自己这个老子就见阎罗王去了。

    看到诏书后,赵匡义大怒,说道:“皇子们现在还小,习性尚未成形,学业未精,等他们成人后,朕自有主张,这些言官怎么不理解朕的苦衷?”

    五人全部被流窜。

    这件事本来到此结束,可这时温仲舒却果断举起大义灭亲的旗帜,说是宋沆乃是吕蒙正推荐提拨,又是吕蒙正妻子的族兄弟,然后大肆批判吕蒙正以援引亲昵,窃禄偷安。

    书上后,吕蒙正也下去了。

    但想一想吕蒙正为温仲舒所做的一切……

    所以一代名臣杨徵看到寇准与温仲舍一道在京城骑马,春风得意,杨徵之痛心疾首地说了一句:“温仲舒与寇准博取直名以取贵位,给后辈树立了一个坏榜样,害得世风日下。”

    故取二人名为温寇!

    不是好话儿,虽然温寇是赵匡义一手造成的结果,他说我多希望我朝有贾谊出现啊。

    说魏征还行,贾谊真是良臣么?看看他在汉文帝时,中国史上最好的王朝,一谈论政治马上叹息痛哭,因此世人称其为狂怪。

    说大嘴巴杨徵之也是一个大嘴巴,他曾经多次进谏让柴荣干掉赵匡胤。

    然而杨徵之说错了吗?

    不怕大嘴巴,但得说得有理,有德,有义。

    看看温仲舒干的这件事!

    这样下去,还有谁愿意树恩,结恩?

    而且他也说中了,若是继续发展下去,宋朝朝堂越来越浮躁。先是乱战,后是结党,然后就没有后来了。

    就包括寇准,实际将寇准在史上澶渊之盟做下的惊天功劳扣下,分下余下的小寇,那真就有点儿不大好说。

    但现在不同啊,宋九包庇,皇上欣赏,赵普力荐,杨徵之只好看着小寇每日豪华的夜宴,拥美作乐,站在边上干瞪眼。

    不过真相可能与杨徵所想的略有差错,温仲舒干的这件事太让人不耻,然而吕蒙正本身也有错,不是宋沆,而是他本人,他本人一直与赵元僖不清不楚。你都是首相唉,还要结交未来的皇储,想要干什么?这才是温仲舒一上疏,后面就将吕蒙正罢相的原因。

    看来赵普与宋九眼光都不行啊,赵匡义只好自己找人选。

    先将张齐贤提为平章事。

    再提拨贾黄中与李沆进入中书担任参知政事。但赵匡义害怕中书再闹出什么妖蛾子,于是将李昉再度调入中书,不指望老李能变成名相了,但希望老李能压住大家的浮躁情绪,将这些后进生稳住,带上一带。

    可是宋九看着这份名单有些发愁,老李才能肯定是不行的,张齐贤才能在军务上,到了东府担任首相,不是张齐贤的所长。贾黄中虽不划,可性格谨小慎微,缺少担当,可能在地方上做得不错,但显然也不是两府宰执的好人选。

    太大嘴巴,权利心重不好,不敢担当不好,不错,这是两府宰相,那有那么好当的?

    至于未来那个圣相李沆,宋九不知道,因此也不了解与重视,是太平兴国五年的进士,立授将作监丞通判潭州,然后召直史馆,迅速进入两制为知制诰,再赐为翰林学士,然后就上来了。

    这样的履历让宋九更不放心。

    若平时也就罢了,关健风起了,这么大的人事调动,如何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