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极品小郡王在线阅读 - 第四十七章 画塔

第四十七章 画塔

    四月二十二,洛阳城的春景烂漫尚未完全消散,便又有一股和煦春风扑面而来。三年一届的会试在洛阳东郊的考试院进行,成千上万的考生载了满肚子的墨水和一生的希冀,踏上考场。

    上午考试院外,学子在有序的入场,而纷闹的人流也不完全是考生,还有像韩健这样来送考的。快到考试院门口,韩健也在谆谆教导。

    “阮平,试题答不上来也别杵着,实在不行就提前交卷早点出来。司马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你栽进去正好出来陪他……”

    “就不能说点好听的?”阮平瞪眼道,“这个‘出师未捷身先死’……”

    这时空的诸葛亮那是“出师已捷”,自然不会有后人杜甫来作诗来为之感怀。

    “阮平,这进去就是三天两夜,吃住睡都在里面,保重身体。”韩健把个小钱袋递过去,“拿着,有用。”

    阮平惊异问道:“干嘛?贿赂考官?”

    “贿赂考官这点碎银子不够看。让你在里面加个菜,不然这两天你只能青菜豆腐,吃的不饱哪有力气考?”

    考生进考场,为防止夹带,不许自带饭食,这三天的饭食会由考试院来提供,不过清粥茶饭量也不足。一些有能力的考生,都会带点银子加餐,有多少银子就能吃多好。

    阮平本不想接钱袋,但想了想,还是考试要紧,吃的好点也有力气,于是欣然把钱袋接了。

    “这才对嘛。”韩健笑道,“在里面可就你一个人了,自己保重。”

    韩健嘱咐了半天,也没说什么鼓励的话,他也知道说什么好好考的只是给阮平压力。但不说韩健觉得憋得慌,最后,他还是忍不住道:“用心考,你也知道我一时半会回不去江都,司马大侠志在四方,你考砸了只能自己收拾铺盖卷回家……”

    阮平虽然平日里迂腐了些,但跟韩健混的这些年,早就习惯了他说话的不拘一节和天马行空。这时候他不再听韩健废话,先行提着自己的东西到考试院门口接受检查。

    韩健看着门口,叹口气,寻摸回上听处总办继续当他的差,今天来送阮平进考场,已经耽搁了一个多时辰。

    正要走,韩健发现他的上司,库司部领马继宁正在考试院门口,跟一个儒生模样的人说话。

    “去,我还以为迟到了呢。哈。”韩健脸上露出个坏笑。

    “殿下,您这是?”马继宁发现韩健,跟那儒生一起迎过来。

    韩健打量了一下那儒生,四十许间,道貌岸然一副假正经的模样。用韩健的话说,这人特会摆谱,有读书人的一股高傲。韩健心想,这么老了难道也是来考试的?

    “来送个朋友进去考试。”韩健笑道。

    马继宁点头会意,笑着介绍了身边的儒生:“殿下,这位是本届会试的副考,礼部侍郎蒋英才。蒋兄,这位乃我大魏朝脊梁,小东王是也。”

    “见过东王殿下。”蒋英才拱手行礼,语气仍旧不冷不淡。

    韩健知道,这些读书人,基本都是保皇派的一员,对他这样坐拥一方的外藩之臣向来无好感。道不同不相为谋。

    韩健也拱拱手笑道:“蒋侍郎,有礼了。”

    马继宁在一旁道:“殿下或有不知,蒋侍郎乃是崔博儒的得意门生,两位日后应多走动一些才是。”

    韩健一听,崔老头的得意门生?这还真有“渊源”。从这点韩健就知道,虽然崔明礼在朝中没什么实权,但门生不少,树大招风。

    “原来是崔老世伯的门生……”韩健故意把崔明礼说成是“世伯“,其实按照辈分,崔明礼是韩健的祖父辈。当然韩健从来没打算跟崔老头论辈分。

    提及到恩师,便是对韩健冷眼的蒋英才也要慎重其事,赶紧一低头,道:“先师教诲,常记于心。”

    韩健没跟他废话,人家不待见他,他也没必要腆着脸跟人家攀亲戚。不过拿崔老头出来吓唬人,他觉得挺有趣。

    韩健跟马继宁说了两句,主要问了坐班的事,马继宁笑道:“殿下若是有事,只管过了头晌再去也无妨。咱库司,到夏粮入库之前,都是闲暇时候。”

    韩健一笑,告辞而去。马继宁跟蒋英才说了几句,也先行告辞。

    等二人都走了,蒋英才才叹口气,自语一声道:“晦气。”

    作为本届副考官,他马上也要进考试院,三天时间里跟考生同吃同住,只是外面他还是有些事放不下心。

    一名属官模样的人快步走过来,低声道:“蒋侍郎,有事。”

    “何事?”蒋英才瞥了属官一眼。

    “上届那个姓苏的,他……又来考了……”

    蒋英才初闻此消息,没觉得如何,但再想想,这“姓苏”的似乎曾经耳熟。

    “茂灵的苏廷夏?他不是回乡了?还找人……”蒋英才作出个“杀”的手势,“怎么还会让他来考?”

    “蒋侍郎有所不知,前两年我们的确派人去茂灵,要干掉这小子,谁知道……他没回乡,也不知道躲到哪去了。直到头两天,他突然递名要考试,我们在洛阳接待考生的客栈驿馆打听过,没他这个人……”

    蒋英才感觉到事态的严重,喃喃道:“会不会是有知道他底细的,故意……以他的名来投,相试探?”

    属官叹道:“这事不好说,上届科举,他可是陛下钦点的状元,若非……”

    “言多必失!”蒋英才喝道,“赶紧派人找到这个人,我赶紧去跟上面的人说说,此事事关重大,若是他还活着的事被朝廷查问,我们这么多人都吃不了兜着走!”

    ……

    ……

    韩健到了上听处总办集思厅,一个人影都没有。韩健看看外面的日头,已经快晒着头顶了,又没有朝事,难道上听处的人有事都出去了?

    韩健走了一路,有些口渴,随便找个位子一坐,便自己倒了杯茶喝。桌上有一份文案,像是草稿,画的乱七八糟的。韩健一手拿着茶杯,一手把书折子打开,随便瞅了两眼。

    是上清宫将建的道塔的设计图,一个大致的骨架子,零散写着一些字。韩健自己看了看,登时皱起眉头,以他对土木工程的经验来看,以这份草图建起来的八层道塔,短则三五年,长则几十年,必塌无疑。

    “这就是朝廷花银子要建的狗屁道塔?”韩健无奈摇摇头,他总以为古人的智慧那是无穷的,一座座奇迹能留到几百上千年后仍旧屹立不倒。

    但很显然,能留到后世的都是古人智慧的精华,那些糟粕已经被自然淘汰了。比如说这个道塔,几十年后就玩完了,历史也不会记住它。

    韩健看完图纸,又瞅了瞅书折下面上清宫的资料,没有地质报告,也没有地下水位的报告,完全就是给你块空地,在上面建个塔出来。韩健觉得这是很扯淡的事。

    书折上面的文字本来就写写画画,且是誊描出来的,不是原件。韩健觉得自己反正也无聊,不如自己设计一座“宝塔”。

    可惜他以前负责的工程,那都是地基几十米,钢筋水泥混凝土的,让他以努土和砖石、木材建成一座宝塔,有种难以下手的感觉。韩健也没尺子,只是大致画了画,他没什么参照,便以印象中在以前西安见过的大雁塔为底稿,画了个高八层的塔身。在一些结构架梁上,他也改变了一些格局,主要是符合现代人建高楼大厦的一些原则,加地基,然后增加塔身中下部的承压力,而以层窄来稳定重心。

    等韩健画完,还是觉得不满意,不过本来就是他练笔的,他也没做苛求。

    “照这式样建个塔,不是大雁塔,估计是比萨斜塔,能支撑个二三百年不错了。”韩健自嘲的笑笑,把书折丢在一边不去理,他便回清虚雅舍吃午饭去了。

    等他吃完午饭回来,还是一个人都没有。他还想再找那书折继续完成自己的构思,却发现书折不知被谁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