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同人小说 - 辰迷风云录在线阅读 - 浅谈突破身的限制,实现心的自由

浅谈突破身的限制,实现心的自由

    浅谈突破“身”的限制,实现“心”的自由—答青丝兄之问

    发表人:江南萧萧

    发表时间:2011-11-1417:47:29

    http://forum./ThreadDetailNew.aspxthreadid=155189226

    为了不让那个帖子再升起来,小弟还是另起一帖吧。

    青丝兄的问题:

    江南兄,冰心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

    墙角的花,当她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只觉其中蕴含禅机,望解惑…不胜感激

    能与青丝兄探讨,是小弟的荣幸。

    这是一个殊胜的机缘,没有青丝兄的发问,小弟也不会欣赏到冰心的诗集,不得不感叹,盛名之下无虚士,冰心的诗好极了。

    原来,那一句话就已经是一首诗了,一时半刻间我也说不出多少感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罢,仅是一家之言,青丝兄姑妄观之。

    首先声明一点,鉴赏文学作品照理需在文学范畴内进行解析,但是小弟于此道可谓纯粹一个门外汉,所以,我只能从传统经教的角度来作肤浅的分析。

    这首诗与许多其他诗歌一样,也是以物喻人,花不会孤芳自赏,只有人才有孤芳自赏的问题。

    把花之所在设为“墙角”,点明了此花所处环境之窄小狭隘。后面接着用了“当”字,“当。。。。。。时”,这个句式是假设一种境况、一个前提,这里就是“孤芳自赏”。在孤芳自赏的前提下,天地就小了。言下之意,这“花”也可以不孤芳自赏。

    所以,窃以为,这首诗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客观的大环境是被设定好的,即“墙角”,对于花来说,这就是它的命,不容改变,客观上它被限定在了一片小天地中。这个外部条件恐怕不是什么可喜的事情。

    第二、面对这样的情况,“花”在主观上至少可以有四种选择:孤芳自赏、自怨自艾、怨天尤人和泰然自若。

    A、孤芳自赏:由于被所处环境的限制,致使自己眼界狭隘,自以为天地之间唯我独大。这样的人是可怜的。有个比喻是这样说的,在地上画一个圆,圆内代表一个人的所知,圆外即为未知。那么,知识越丰富的人,圆内的面积就越大,相应的,圆的周长就越长,接触到的未知就越多,所以他的知识越多就更明白自己未知的更多。而知识越匮乏的人,圆的面积就越小,小到了极点就成了一个点,周长几乎等于零,接触到的未知也几乎等于零,所以,知识越匮乏的人越是以为自己全懂了。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越是有知识的人越谦虚谨慎,越是无知的人越狂妄自满。

    B、自怨自艾:由于认识到了自己所处环境的狭隘,但又无力改变,于是感伤身世、终日郁郁,一辈子从记事起一直痛苦到死。这是庸碌之类。比孤芳自赏更加不堪。

    C、怨天尤人:这也认识到了所处环境之有限,但无力改变。于是愤恨天地之不公,怨怼他人之不助,往往做出伤人伤己之事。这一类比自怨自艾尤为不堪。

    D、泰然自若:此非仁者、智者、勇者不能为也。认识到了己身处境之恶劣,但是能勇敢面对现实,“若固有之”,好像本来就该如此,既不心生怨怼,也不自伤自怜。人不能掌控命运,但是可以掌控自己面对命运的态度。既不自认为大,也不自以为小,身虽不自由,心却是自由的。颜渊一辈子穷困潦倒,但是却能“不改其乐”,何也?

    我记得德意志还未强大的时候,他们的先哲曾说,上帝把海洋赐予了英国,把陆地赐予了法国,但是,还有思想的天空留给了德国。他们勇敢的面对既成的事实,后来果然德国的哲学大家层出不穷,欧美的哲学界,德国人占了半壁江山还有余。

    还有孟子最推崇的舜帝,他用四个字形容舜,就是“若固有之”。砍柴打鱼的时候,“若固有之”,后来做了天子还是“若固有之”。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一位超级“淡定哥”啊。

    第三、还是那句老话,比陆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心。把心量放开了,自然就突破了“墙角”的限制,突破了小天地,见到了大天地。人身是不自由的,但是永远不要忘记,“身”之外还有“心”。

    小弟勉强试论,盼对青丝兄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