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明朝第一猛人在线阅读 - 第一百四十一章 三难翰林

第一百四十一章 三难翰林

    锣声停止,轿子抬到了翰林院的中央。W轿夫把轿子轻轻放下,一名侍卫上前揭开轿帘,一名相貌俊秀的少年缓步从轿子里走出来。

    众翰林这才算见到了这位闻名已久的少年才子。只见朱由诚穿着合身的从四品红色官袍,补子上的文雀绣得栩栩如生,仿佛要从补子中飞扑出来。朱由诚长得面如冠玉,黑葡萄也似的眼睛闪着睿智的光茫,怎么看怎么可爱。

    朱由诚掸掸衣服,转身向后,从轿子里又搀出一位少年。这位少年头戴平天冠,身着蟒袍,虽然年少,却不乏帝王的霸气,正是信王朱由检。

    一位翰林叹了口气,大声道:“今天翰林院要改成儿童乐园了,一个又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过来。带了尿布来了没有?别把这里弄得脏兮兮的。”

    信王脸色一沉,这位翰林的无礼话语无情地击碎了他幻想中那高贵典雅的翰林院,原来这里不过也只是一个的大明官场,也有恶语伤人的六月寒。

    朱由诚朗声道:“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年。这翰林院暮气沉沉,怎么会有人,这里是大明首辅的摇篮呢?我看这里分明是养济院嘛。”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做过乞丐,知道穷人的艰难,在大明各个府县修建了养济院,收养孤寡老人及失去劳动能力的贫民。

    众翰林不由面红耳赤,此时天气尚冷,翰林院又是个清水衙门,取暖设施不足,众翰林双手互插袖筒,抄着手在院子里晒太阳,像足了养济院的孤寡老人。其实汉服宽袍大袖,抄着手取暖也是风度翩翩。不像建奴服装,他们的袖子很窄,抄着手取暖时,活像一个乞丐。不过翰林们心中有鬼,纷纷把手从袖筒里抽出。

    朱由诚不理翰林们的欲盖弥彰,转身向信王跪下,给他见礼,大呼道:“微臣参见信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信王有慌乱,他一向视朱由诚为哥哥,从来不认为朱由诚应该向他跪拜。而朱由诚和他在明里暗里似乎也忘了尊卑之分,从来没向他行过礼。他的心“咯噔”一下往下沉,觉得朱由诚似乎变得非常陌生,又要弃他远去。不过看到朱由诚脸上温和的笑容,他的心顿时放下,知道朱由诚是逼迫翰林们向他行礼。

    果然翰林们知道是信王驾到,不管乐意不乐意,都跪下向信王行五拜三叩之礼。

    见礼完毕,翰林们站起身来。一位翰林走上前道:“朱大人统领翰林院,一定学贯古今。在上有一上联至今未找到下联,不知朱大人可否赐教呢?”

    朱由诚正想拒绝,他虽然来自后世,看过不少绝对,但那都是已经解决的对联,天知道在历史的故纸堆里有多少残对,至今无人能对。这帮翰林天天坐在翰林院里,没事就琢磨这些无聊的对联,要是对不出来,那可就丢脸了。没想到信王对他无比信任,替他大包大揽下来:“出吧,诚哥哥作诗天下无双,还怕你几句破对联?”

    见信王和朱由诚这么亲热,这个翰林更是嫉妒,酸溜溜地道:“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作战。”

    这句对联是讥讽朱由诚是一介武夫,即使和皇上攀亲,也被诸位亲王压在下面。

    朱由诚见信王帮他应承下来,心中叫苦,但又不好信王的不是。不过听到这个对联,他心中一宽,这个对联在后世相当有名,想不到出处竟然在这里。

    朱由诚朗声道:“伪为人,袭龙衣,魅魑魍魉四鬼,鬼鬼犯边,合手即拿。”

    翰林们哄然叫好,不过马上哑然,这句话怎么听起来有像是在骂他们呢?

    不能被翰林们抓住话语主动权,对出一联,不表示联联能对。朱由诚趁着冷场的时候,朗声道:“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也有一个难题,请你们回答一下。”

    众翰林自负学富五车,岂会怕朱由诚的难题,纷纷大言不惭地答应下来。

    朱由诚脸上现出阴笑,这道难题可是来自古希腊,这么多年都没人解决,你们这些人可要吃大亏了。

    “话有一日,梁山好汉神行太保戴宗在一处平原上发现高俅,两人相距一百步,戴宗发足狂奔,想捉住高俅。高俅见势不妙,拔腿就跑。可是戴宗却永远也没追上高俅……”

    “不可能,神行太保是水泊梁山跑得最快的人,怎么可能抓不住高俅呢?”一名翰林高声叫道。

    “你们想,戴宗跑到刚才高俅所站的位置,得花一定的时间吧,高俅不会在原地等他,这段时间里高俅又往前跑了一段距离。等戴宗跑到现在的位置,高俅又往前跑了一段距离。如此反复,也就是,无论戴宗跑到什么位置,高俅都会往前跑一。所以,戴宗永远无法追上高俅。好吧,这就是我的观。你们都是当世大儒,请把我驳倒吧。”

    众翰林交头接耳,商量如何驳倒朱由诚。

    王承恩很有眼力劲,看到翰林们似乎商量起来没完,便从房间里搬来两张太师椅,一张给信王,另一张给朱由诚。曹化淳见椅子被王承恩抢去了,便拿出碧螺春,给两人各泡了一杯香茗。朱由诚揭开杯盖,深深地闻了一下,然后端起茶杯,轻啜了一口,悠闲地看着他们商议。

    半个时辰过去,一个翰林见无法攻破朱由诚的逻辑,便垂头丧气地道:“朱大人,我们认输了,你能不能公布一下答案?”

    “为什么?”

    那个翰林居然理直气壮地:“你出的题目,自然要把答案告诉我。”

    “哦,那么你们参加乡试会试殿试,是不是也要考官把答案告诉你呢?老实,只有皇上或王爷相询,我才会告诉他们答案。你们——不配!”

    另一个翰林正想些什么,朱由诚又道:“看你们这抓耳挠腮的样子,看起来好搞笑啊。算了,问道简单的吧。有个牧马人,家里养了十七匹马,死后留下遗嘱,将马分给儿子,其中长子得一半,次子得三分子,幼子得九分之一,不许流血,不许杀马,请问应该如何分马?”

    一位翰林笑道:“你出别的问题或许我不知道,不过这道题目我刚好听一个海商过。非常简单,我借给他一匹马,他们就有十八匹马了,长子一半,就是九匹马,次子三分之一,就是六匹马,幼子九分之一,就是两匹马。九加六再加上二,得十七,多了一匹马,我牵回来。”

    完,他洋洋得意地看着朱由诚。

    信王学过数学,越听越觉得翰林得很妙。他不由地担心地看着朱由诚——,出的难题被对手轻易解决,这相当尴尬啊。没想到朱由诚却淡淡一笑,轻轻吐出两个字:“错了。”

    “朱大人,我原来以为你文武双全,是个人物,想不到你却是个输不起的人,算我看错你了。这个故事流传已久,解决这个难题的办法,谁都好,你凭什么我错了?”

    “你当然错了。举个例子,我有一块饼,想送你一半,你见不好分,加了一块饼进来,你拿走一半,就是一块饼,然后还剩一半,也就是你借我的饼,你也收走。你这种分法对不对?”

    那个翰林期期艾艾,不能回答。

    “我知道今天不出这道题的正确答案,你们也不会相信。其实这道题目一共有两种解法。第一种很简单,把十七马全卖了,把卖出来的银子按比例分配,多出来的银子收归国库。那么你们一定奇怪,为什么会多出银子出来。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再加上九分之一,共计十八分之十七,也就是,还有十八分之一是无主的。既然如此,那么意味着这个老人留下的遗嘱是错误的。错误的遗嘱就是无效的遗嘱,老人相当于没有留下遗嘱。所以第二种方法应当按《大明律》来,老人的遗产由这三个儿子均分,每个人得五匹马,剩下的那两匹马卖了分钱。”

    翰林们见朱由诚得有条不紊,尽皆叹服。

    朱由诚见有几个翰林脸上似乎还有不平之色,决定再震慑震慑他们,便道:“我还有一个难题想请教请教你们。”

    一个翰林慌忙道:“不敢请教,还是共同探讨吧。”

    “三水加一个‘来’去的‘来’字,念什么字?”

    众翰林有不确定地回答:“涞字?”

    “三水加一个来‘去’的‘去’字,念什么字?”

    “朱大人,有这个字吗?”

    信王被朱由诚这样耍过,见有人和他上一样的当,笑得在太师椅上缩成一团,道:“笨蛋,念‘法’字啊,法术的‘法’啊。”

    (如果你觉得本书写得还好,请收藏,并投推荐票。你的支持是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下章预告:第一百四十二章翰林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