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仙侠小说 - 青帝证仙途在线阅读 - 第十七章 解惑

第十七章 解惑

    秦渊缓缓收功,站起身,长舒一口气,“终于基本掌控灵根了,接下来就是考虑加入宗门的事了。”秦渊摸着下巴,心中考虑着未来的修仙方向。

    自秋笛重新封印秘境入口之后,季心心师姐妹二人就暂时在老宅中住了下来。当然,这个时候秦渊不可能放弃这难得的请教机会,时不时会那些修练上的问题请教秋笛,秋笛倒是知无不言,只要不是涉及宗门功法,她都会尽心讲解,甚至传了秦渊一套基本的筑基功法。

    到此时,秦渊才恍然,秋笛二人怎么会如此轻易的找上自己等人。

    说起来这筑基功法也没什么大用,最主要的功效就是让修炼者基本掌控灵根,增长修为的速度也就比之秦渊的五行造化拳快那么一点点。

    秦渊只用了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就让这本基础的筑基功法成了和五行造化拳一样的废品。而五行造化拳这部显化灵根的功法,也在季心心撞见蛮力候海二人修炼之时,清楚了功法的来历。

    浩阳宗,一个传承万年的庞大宗门,衍洲西北之地千万里方圆名义上都在浩阳宗的管辖治下,在这片土地之上,有三个宗国占了这片富饶广袤土地的一半,然后是在宗国之下的几个有数帝国分别依附于三大宗国周围,之后是更低于帝国一等的候国依附于帝国周围,最后也是最低一等的就是密如繁星的卿国,也称臣国。顺便一提,大炎国就是最低等的卿国了。

    听到这的时候,就连秦渊都不由有些侧目,知道这两修士的来历不浅,没想到还有这么大的来头。

    在各国之中中,根据国家大小的不同,也有不少的宗门林立在这片大地之上,只是存在的形式不一,有独立门派的,也有依附于浩阳宗的,更有国家政权组建的,不一而足。

    对于一个想要长久存在甚至一直延绵传承下去的宗门来说,最关键的无非几样,人,财,法,地。

    没有人才,也就无所谓宗门,而要想让一个宗门持续强大下去,那么源源不绝,一代代的资质上乘的人口资源更是必不可少,关键中的关键。

    于是浩阳宗之下,不对,应该说是衍洲上所有的宗门,以金字塔般由上自下的统御体系建立了起来,这之中,有小的臣国,大到宗国,由下至上的修仙人口筛选就是这统御体系中最不可缺少的一环,在这片浩阳宗所统御的土地上,延续了万年之久的筛选机制为浩阳宗网罗了几乎大半资质优异的修仙苗子。

    那么如何能够最大限度的及早发现人才,掌控人才,并且不荒废人才?于是,大量的类似五行造化拳的秘籍从浩阳宗流出,普及到这片广袤大地之上的各层各面。皇族,贵族世家门派,三教九流。衍洲之上各大宗门无不如此作为。

    由下而上,一层层的向上选拔筛选,资质绝佳的人才最后都会汇聚到一个地方,浩阳宗。当然,地方大了,浩阳宗不可能顾及到所有的方方面面,一定的人才流失是不可避免的,这中间,浩阳宗的睁一眼闭一眼也不无关系,毕竟自己吃了rou,不可能不留点汤给浩阳宗境内的宗派不是。

    这中间的猫腻就是三天三夜也不可能说的完,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纳兰世家的五行造化拳说起来只能算是中下品秘籍,但就算如此,在大炎国这种偏远臣国之中,也能算是上上品的秘本了,甚至江湖下九流中,下品的修仙入门秘籍也经过代代以讹传讹的传承删补,演变成了现如今的先天秘本,灵根显化决更是传承断绝,像是扎根于大炎国的纳兰世家能够有一部中下品的练气秘本还真是不多见。

    在季心心了解了秦渊等人的遭遇之后,也只是感慨了一句,这就是眼界了,在秦渊等人看来性命以守的珍贵秘本,在她看来却是弃之如敝屣。

    给季心心叙述了自身经历的蛮力候海,自然不是没有好处,一人一本适合他们自己的上品修仙入门练气秘本。

    在秦渊听说后,还拿了两人的秘本翻了翻,果然上品就是上品,练体十层,练气十层,养神十层,与五行造化拳简陋的十二层比较起来,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这也是秦渊开始慎重考虑加入宗门的原因之一。大炎国这个池塘,真的太小了。

    而对秦渊更看重的灵根问题,更是在秦渊请教范围内的重中之重。

    经过与秋笛的交流之后,秦渊敏锐的察觉到了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之处。

    在成功突破,显化灵根之后,秦渊就对显化灵根的难度心存疑虑。但秦渊显然小看了这个世界,资质不足,外物来补。人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正是这个道理。

    引神香,就是显化灵根时对修士最大的铺助,据说,各大宗门的上品引神香甚至能够提高修士六成的显化灵根几率。

    修仙界就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要想了解一个宗派的规模底蕴,只要了解一下他们的引神香的品级就能略知一二了。

    每个宗门都有他的独门引神香秘方,而浩阳宗的特色引神香,上品五行浴神引神香,除了增加六成成功率之外,还额外加快修士三成的气血恢复速度,中品引神香三成的成功率,下品引神香一成成功率,并且额外效果就没有了。上品五行浴神引神香,在浩阳宗的一亩三分地上,那也是一枝独秀,鹤立鸡群了。

    由此管中窥豹,秦渊可以想象浩阳宗这样的庞然大物,在衍洲这片大地之上有着多么重的份量了。

    话说回头,在秦渊详细询问秋笛整个显化灵根的过程后,秦渊发现了他没有使用引神香的不同之处,也是他在成功突破后就在心里存下的疑问。

    第一个不同之处,就是秦渊在识海四层带进灵根中的一滴先天之气,这一滴先天之气在当时就补全了那看上去就残破不堪的灵根,甚至自行长出了第三枝第三叶。而秋笛的描述则是,使用引神香的修士会把显化灵根的潜力都完美的利用起来,换句话说,修士在控制先天之气方面是不能和秦渊相比的,更别说把先天之气带入灵根之中,拿到补全灵根的机缘了。

    只有真正的天资卓绝的修士,才能补足一部分的灵根,而能够补全完整灵根的用凤毛麟角形容也犹有过之。像是秦渊这样补全灵根之后,另长出一截灵根的,更是连听都没听说过。

    至于那些显化出残缺灵根的修士就不能补全灵根了吗?当然不是,只是这样以来的话,这些修士在筑基期之时,每一次突破都会消耗一部分的修行底蕴来吸引识海最底层的灵根蝌蚪符文残片,残缺的越多,积累消耗的越大,突破也就愈加艰难。即使突破,就同层次来说起点也要弱于比之灵根完整的修士。

    如此层层消耗之下,到最后若想突破金丹,便会发展到成功几率远低于那些资质良好的修士。这就是一步错步步错。

    再说秦渊第二个不同之处,就是灵根的二次成长了,对修士而言,灵根显化出识海后,都会有一次“拔苗助长”。这有两个作用,一是扩展识海空间,根据灵根的完整度,识海的扩展范围也有所不同;二则是给修士指明了筑基期灵根的成长方向,能够更好的指引修士未来的灵根成长高度。

    不管是多么天才的人物,即使是完全补全了灵根的那些天才修士,灵根的“拔苗助长”也仅仅只有一次。而秦渊的灵根偏偏进行了二次成长,这也意味着秦渊的灵根能够成长的更加成熟,能够达到更高的高度,识海的二次扩展在这样的隐藏好处面前,也就是短期内的附带效果了。

    隐蔽的旁敲侧击后,秦渊得出了一个结论,他的两个不同之处,就连秋笛都不知道。

    知道了这种种不同于常人的异状,秦渊立即决定让自己的经历都烂在心里。毕竟这个世界太危险,木秀于林的道理他还是懂的,在自己没有拥有类比前世强大的力量之前,还是要低调一点做人,更何况他的纯灵根天赋已经足够某些人嫉妒的了。

    再说到灵根,秦渊了解到自己的灵根不出所料是木属性的纯灵根天赋。

    灵根,在修仙界被分为了两个部分,基础五行根基,占整个灵根的五成,表现到秦渊的灵根之中,甚至是大多数的主木属性灵根的修士中,都是一块成五行相生相克的土地,通常被叫做五行灵地。

    人之身,五行相生相克,阴阳平衡,故而这个世界的人类来说,五成的基础五行灵根是人之存在的基础,所有人莫不如是。缺一而五行失衡,命不长久。

    而另外的五成灵根,被称为资质灵根,一般修仙界检测的灵根都是指的资质灵根。资质灵根,顾名思义,代表了一个人的修仙资质。单灵根,即纯灵根资质最好,比照到秦渊的身上,就是那株三枝三叶的青色树苗;次之为双灵根,直至五灵根最差。

    而就多属性灵根而言,属性的占比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一般其中某种属性占据比重最多的就是灵根的主属性了,次之的为铺属性,再次之为末属性。

    对于还未显化灵根的修士来说,检测自身的灵根资质是很困难的,就宗门而言也只能粗略检测修士大略的灵根主属性,但在修士破入筑基之后,灵根属性就一目了然了,修士本人而言,精神意志在与灵根融合而一的时候,就能得知自身详细的灵根属性分布,其详细程度,甚至能够精确到毫厘之间。

    而对别人来说,也能根据修士眉心的灵根符图来判断出他人的灵根资质,乃至天赋等等。

    灵根符图,在修士今后的修练中占据着重要的比重,至于究竟有什么作用,秋笛也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一些,一般来说,真正在灵根符图产生作用的时候要到金丹期才见分晓,修行界中,大半的修士甚至一辈子都之徘徊在筑基期,灵根符图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空壳摆设。

    灵根的存在在有无虚实之间,汇人身魂与魄之奥秘总纲,而灵根符图就是灵根与现实的联系与具象。换句话说,资质灵根的形态是具有特殊含义的,他人通过灵根符图就能看出一个修士在修行上的天赋。

    就拿秦渊的资质灵根来说,是一株三枝三叶的树苗。在浩阳宗的《灵根总汇-木篇》中就记载着这么一段。

    木,万物生发,长养。主枯荣,长生,生命,衰败,造化,时间……树,修士天赋种植,丹道,疗伤,守正……

    《灵根总汇-数篇》,三,三才天地人;三宝精气神;三气日月星;三者,无尽也。

    结合起来,不难知道,秦渊的天赋是什么了。但这些并不能说明,秦渊修练与天赋无关的秘法等就没有成就了,天赋只代表秦渊若是修练与天赋相关的功法秘法时,事半功倍,更容易达至功法的巅峰。

    当然,灵根符图的奥秘不止与此,只是秦渊暂且也只能了解了这么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