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葬明1620在线阅读 - 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明局势 第二更

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明局势 第二更

    “那太好了,有了大人的支持,我们的工作开展就容易许多了!”

    叶超笑了笑,说道。

    三月二十九日,在大批帆船的载运下第一批从大陆迁来的移民抵达大湾港。

    然后通过大湾港被运送至北谷城中暂时安置。

    而三月三十日这天,陆渊也见到了久违多时的蔡一铭。

    而让他没想到的是,随同而来的还有顏思齐,载运难民的船只也主要都是从他的麾下调拨出来的。这个海上枭雄在得知陆渊的计划之后主动提出要用自己属下的船只运输移民。这也使得陆渊对他非常感激。

    不过顏思齐此时确实一个忙人,由于在东海大败荷兰舰队的消息传到福州和京师,福建各地的官吏已改以往对于顏思齐深恶痛绝的样子,摇身一变,开始巴结他。由此可见,顏思齐平步青云也只是时间问题。出于避嫌的考虑,顏思齐在抵达大湾港之后,便返回了福建。

    而为了给蔡一铭接风洗尘,陆渊特意在家中摆下酒宴,将梁博,林觉两人全部唤来,一醉方休。

    梦蝶和云离二人作为酒宴的主厨,自然也在旁边奉陪。

    “一铭,都说万事开头难。现在我们在鸡笼港的建设已经初见成效,而今日第一批移民也已经到达。因此我们的第一个头已经开了,日后的路就会好走一些了!”

    陆渊率先举起酒杯贺道。

    “是啊。我想按照这样的速度,过不了多久我们这些武将也就可以真正的指挥起千军万马,建功立业了!”

    林觉豪爽地笑道。

    这一段时间,林觉的唇侧也蓄起了胡须,整个人显得成熟了许多。

    梁博听到这话,看了看林觉道:“三弟,虽然现在我们的敌人都是来自海上,但是陆军的训练也不能怠慢。要是一旦机遇来临,需要用到你们的时候,你们却突然掉了链子,那岂不是贻笑大方。”

    “大哥,你这话说的就不爱听了,这不是看轻我么?”

    林觉指了指自己的大哥,笑道。

    梁博呵呵一笑,不再言语。

    这时,林觉又看向蔡一铭,道:“话说回来,不知道四弟这段时间在大明对于当前的局势有有何看法?”

    蔡一铭脸部微微抽动,道:“还能有什么看法,大明已经病入膏肓了。年初的时候,我们都认为大明的天灾连连致使流民离散,但实际上,因为人祸所造成的家破人亡更多。”

    他的目光看向陆渊,道:“二哥,你还记得你曾经说过要我们赶在官府拨下救济粮之前招募流民么?可是官府的救济粮拨下去之后,流民反而更多了。”

    “怎么会这样?”

    陆渊的脸色严肃起来。

    梦蝶和云离也都放下筷子,认真的听着蔡一铭的话。

    “三月初十日,在南直隶到河南,山东一带的大街小巷,就已经在宣告皇帝的德政,说是各地粮仓即将开仓放粮。然而,直到三月底,一部分流民只领到几天的口粮,而更多的人则是一粒粮食都没有见到!从三月中旬开始已经饿死人了,到我离开运河的时候,巨野,郸城等地已经出现了人吃人!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灾民都转而向我们求助,但是由于资源有限,我们并不能一下子接纳这么多人。很多人就将自己的儿女父母抛弃,独自投奔,以至于沿着运河从临清到淮安一线,道路两侧到处是哭嚎的孤寡,随处可见饿殍的累累白骨,简直是一种末日的景象。”

    蔡一铭继续解释道。

    陆渊皱紧了眉头,叹了口气,道:“对于那些抛弃儿女和父母之人,我们绝不能要!否则这就是在鼓励这样的悲剧一而再再而三的产生。”

    蔡一铭点点头,道:“我们就是这样做的,并且从资金中挤出一部分购买了一些粮食,赠送给那些逃难的孤寡,但是现在运河两侧走投无路的流民,纷纷沦落为盗匪,已呈泛滥之势。身上的粮食过多反而会引来杀身之祸。”

    “盗匪?难道官府就不管么?”

    梦蝶皱着柳眉问道。

    蔡一铭听到这话,冷哼一声,道:“民间早有流言,官匪一家。那些油光满面的大老爷可不愿意管这些闲事,再说了即使他们愿意管,凭借手中大量逃散的卫所兵,还不一定打得过那些已成气候的盗匪呢。”

    云离听到这里,叹道:“汉末,唐末,元末,莫不是纵容盗匪而聚成流寇,以至于大厦倾塌,天下倒悬。如今蒙元亡国不过两百年,眼看着相似的剧情又要上演。”

    “哼!这些当官儿的,永远都不知道什么是前车之鉴!早晚要自寻死路。”

    梦蝶在一旁冷冷道。

    陆渊听着几人的话,转向蔡一铭,道:“南直隶和山东的现状反应到朝廷之后,朝廷应该会有所动作。毕竟这是危及江山社稷的大事,皇上不会坐视。”

    蔡一铭无奈的笑了笑,道:“根据我们在京师的探子回报,朝廷对于地方的批示只有两条,一是加紧调兵剿灭盗匪,二是由于广宁之战中,近半红夷大炮落入建奴之手,以至于建奴酋长努尔哈赤借火炮之利数次进攻山海关,为了应对关防战局,需要加收饷银招募兵员,打造军械,修补城池,守卫山海关。”

    陆渊深吸一口气,道:“调兵剿匪,岂不知匪患越剿越多。助饷援辽,却不觉腹中经络蛀烂。为国施政如同医患救人,若不究其本源而逐于表面,则早晚病入膏肓。如今朝政既如此,大明亡国之日指日可待也。”

    此时他的话锋一转,问道:“不知现任辽东经略为何人?”

    “听说是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王在晋。”

    蔡一铭回答道。

    “此人战守之策如何?”

    “主张放弃关外土地,依山海关坚守。”

    蔡一铭回答道。

    陆渊冷笑一声,道:“此人不堪大用,年内自然有人取而代之。”

    “何人?”

    蔡一铭问道。

    他自诩掌握朝中情报,却想不到此时众koujiao赞的王在晋究竟那里存在隐患。

    “大明素以上国自居,自然不甘于放弃辽土,因此,如此不思进取之人,在此时的朝廷绝无用武之地。只消得努尔哈赤在南下叩关数次,那么他自然的挂印去职。”

    陆渊进一步说道。

    “那么二哥认为谁能真正守好辽土呢?”

    蔡一铭问道。

    “现任吏部右侍郎,孙承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