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好莱坞传奇在线阅读 - 第634章 女性市场

第634章 女性市场

    “呵呵,有趣!”

    BoxofficeMojo的票房专家保罗德梅吉尼恩在看了一天各种票房数据之后,有几分困倦,但依旧没有离开电脑的意思,他揉了揉有些干涩的双眼,又拿起《伴娘》的票房数据看了起来。

    在这部初期饱受媒体质疑的电影,票房跑到第三周之后,彻底引起了所有票房专家的兴趣,因为三周下来,它的跌幅仅有6%,微小得近乎没有。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虽然这部小成本高分喜剧片已经成功北美票房破亿,但却没有拿到一个票房周冠军,首周被动画电影《马达加斯加》压制,次周和第三周均被《世界大战》压制。

    “这是否能说明斯皮尔伯格在捍卫自己的荣誉呢?”保罗颇为八卦地想着。

    好吧,《马达加斯加》虽然是梦工厂出品,但谁都知道,梦工厂里负责动画这一块的,实际上是杰弗里卡岑伯格,斯皮尔伯格根本就不插手这一块;而《世界大战》,虽然老斯是导演,但这部电影实质上是环球投资并发行的。而《伴娘》与小库恩的关系也不大,他只是这部电影的制片人和提供了点子的编剧。

    但无论怎么说,许多资深的影迷,都很喜欢把马克库恩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对比一番,争论两个人谁才是当今好莱坞最牛的商业导演。只是两个人的电影从来没有正面对撞过,大家就只能用《伴娘》和《马达加斯加》、《世界大战》的竞争来凑数了。

    其实,这是相当无聊的对比,保罗真正关心的是,《伴娘》的第四周票房会是什么样的走势,有个什么样的跌幅,如果还能有3000万以上的票房,那就是彻底的奇迹了?

    做了十来年的票房专家,他分析过的票房数据至少有5、6千部了,但像是《伴娘》这样的样本,依旧十分稀少,当然,奇葩程度还比不上《我的盛大希腊婚礼》,可也和《泰坦尼克号》差不多了。

    一般的影片,每周的跌幅都在30~50%左右,极端的影片(如公认的烂片或者粉丝型电影)跌幅甚至会达到60%左右,就算是极优秀的佳片,跌幅也只能维持在20%左右,而当年的《泰坦尼克号》之所以会出现票房奇迹,出现领跌幅甚至逆跌幅,那是因为它引发了一场社会现象的缘故。

    可《伴娘》呢,它凭什么?凭什么把每周的跌幅维持在个位数?

    这是许多票房专家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在第二周票房出来之后,他们中的很多人都预测这只是昙花一现,是缘于马克库恩的名人效应加上媒体之前的恶劣炒作,但是当第三周票房出来后,包括保罗在内,都有一种脸上发烧的感觉。

    第三周又跑出了一个神跌幅,6%这个数字又比5.8%大多少?《伴娘》的第四周的票房成绩会如何,已经没有人敢断言了。

    说真的,这5.8%和6%的跌幅,简直比零跌幅和逆跌幅还要可怕,毕竟后者他见过好几部了,可是保持前者的跌幅,却仅仅有这一部。

    就在保罗搓了搓脸,给自己倒了一杯浓咖啡的时候,他的电脑收到了公司发来的另一份数据,《伴娘》的海外票房报表。

    CMS尚没有六大那种cao作全球同步上映的能力,因而是在《伴娘》上映两周之后,才在几个主要的票房市场陆续放映,比如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等英语区,还有欧陆上法、德、意、西等国。

    打开邮件,保罗就仔细阅读起了那份数据,“英国本土和澳大利亚的首周票房都好高!”

    这是他得出的最直观的结论,英国首周票房有1564万美元,澳大利亚首周有1376万美元,这两个国家的票房加在一起,就占了本周海外整体票房的七成,剩下的,小小的新西兰,也有275万美元的成绩,还有欧陆上的四个国家,也都贡献了200~300万美元不等的票房。

    “这不奇怪,从《哈利波特》到《指环王》,马克库恩为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提供了不少收益,从直接受益的演艺圈人士,再到政府和民众,都对他充满了好感,他在那里刷满了知名度和好感度。

    尤其是那几个地区还是英语区,接受起美国的影片毫无障碍,至少不需要额外的语言翻译,因而《伴娘》在这三个国家拿到高票房一点都不稀奇。”

    保罗立刻分析出了原因,相对的,作为本土喜剧,而非视效大作,《伴娘》在欧陆四国就只能拿下一个一般的票房数字,毕竟把英语翻译成当地语言,原本的语言效果还能剩几分,是存疑的,这点对喜剧的影响尤其突出。

    保罗自言自语了一阵子,就把几个数字填到自己制作的表格里,然后开始撰写了自己的报告,“各位,虽然我们不必神化《伴娘》的票房,但是它的确一部与众不同的喜剧,综合我们拿到的海外票房数据,我们可以预见的是,它的海外票房会非常亮眼,我认为其与本土票房对比会是五五开或者四六开,是的,我认为后一种的可能还要更大一些。”

    在这一周,海外票房的确超过了北美,但是保罗认为,海外票房不会像北美票房那样跌幅那样逆天,基于北美票房的示范和传导效应,在海外的第一周,《伴娘》应该已经激发了市场的足够潜力。

    因而,它在海外的票房走势,应该更加符合票房规律一些,毕竟海外没有像北美发生那么多事,海外的观众反应也比本土迟钝一些。

    所以,保罗依旧认为,《伴娘》的海外票房,最终还是会比本土票房要少,只是差距可能不会像其他本土喜剧那样大,其他的喜剧,能够在本土拿一亿的票房,在海外顶天也就拿个2、3千万票房。

    “对于《伴娘》本土票房的走向,我做出如下判断:”保罗停下了敲击键盘的手,喝了一口弄咖啡之后,才继续写道,“在第四周,《伴娘》的票房依旧会保持一个较低的跌幅,可能在10%以内,也可能在10~20%之间。”

    他叹了一口气,又打开了一个窗口,把另一张图表引入了自己的文章之中,“原因如下:分析首周、次周与第三周的观众结构可知,年龄在18~45岁的女性观众,从首周的38%提升到了现在的65%,由此可知,这个年龄段的女性观众构成了《伴娘》的主要观众群。

    一般而言,18~45岁的男性观众群,才是一部电影的最主要观众,他们占据了观众结构中的七成以上,尤其对于一部R级电影而言。

    显然,《伴娘》的情况有些特殊,如果我们把它的票房套入R级喜剧的数据模型,会得出各种荒谬的结论,但是如果我们把它套入女性电影的模型,就会发现它更加契合。

    按照它的票房曲线来预测的话,很明显,参照电影我们不应该选择《拜见岳父大人》这种典型的R级本土喜剧,而应该是几个月前的《穿恶魔的普拉达》,如果说《普拉达》是标准的女性 时尚元素,那么《伴娘》就是女性 闺蜜情感元素。

    女性电影的特点是潜力广阔、后劲绵长充足,只不过《普拉达》因为具有时尚元素,更多的票房潜力会集中到首周爆发,而《伴娘》则是因为初期标签为R级喜剧,女性电影的元素被遮掩,所以造成了两部电影在初期票房曲线上的巨大差异。

    但当我们调整几个关键参数后,去除掉特殊因素的影响,我们就会发现两部电影的票房曲线实质上相当类似,而以《普拉达》为参照的话,把各项数据填入票房模型,本片的北美最终票房最低为1.8亿,甚至还有微小的可能上2亿。”

    保罗停下来,歇了一会儿,又打开了网络,察看了一下几个月前《穿恶魔的普拉达》的新闻,那个时候,真是疯狂啊,不仅票房在全球接近了6亿,就连在电影中出现的各种服装、鞋子、包包的品牌都卖断了货,女人疯起来,消费的潜力真的不能小觑。

    当然,《伴娘》没有普拉达的优势,不能刺激女性对于奢侈品的消费,但是仅仅是票房,就已经让CMS赚得够多了,他活动了一下手腕,继续写道:

    “女性观众,是以前被各大片商较为忽视的群体,但是《普拉达》和《伴娘》已经证明了这一群体的消费能力,我有一个预感,在不久的未来,好莱坞的影片会增加更多的女性元素。”

    毕竟,好莱坞各大片商都是饿虎,看到rou不咬几口是不可能的,即使六大不动心,那些只能剑走偏锋的独立片商也不会放过。

    说起来,JJ也是库恩帮的一员呢,库恩帮总能走到时代的前头,保罗德梅吉尼恩有些佩服地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