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班师回朝
吴军和罗马大军的战役在希腊结束之后,大吴朝廷和罗马帝国之间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对持之中。 两国之间没有议和,也没有继续交战。 仿佛心照不宣的重新划定了两国之间毗邻的疆域。 吴军从希腊撤出来之后,大军屯兵拜占庭,与罗马帝国色雷斯行省之间间隔这一个海峡,与希腊行省之间间隔着爱情海。 天权八年,十月,罗马主将查克斯下令召唤十万民夫,在色雷斯的海岸之上,修建罗马塞维鲁皇帝为名的塞维鲁要塞。 天权八年十一月,吴军在拜占庭城邦之外的十二处海岸口修建坚固的防御堡垒。 两军的主力都在为日后的持久对战而做准备。 南面战场之上,也是发生的巨大变化。 当北面吴军惨烈大败,南面战场也开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西拔牙总督阿隆索振臂一呼,召唤大军,与第四战区开战,罗马帝国以储君卡拉卡拉为主帅,最新成立的一个海军军团,圣天使军团,开拔西班牙,第四战区主力不敌,从西班牙行省撤兵,一路后撤,退回埃及境内。 其后几个月的时间,第四战区和第一战区的主力开始交替防御,以南北之间的大马士革城为纽带,以驻守海域之上的海鹰军团连接,拉成一条线,在以拜占庭和埃及之间拉开一道防线。 同时,罗马帝国的西部战场之上,第三战区和第二战区的主力退出高卢之后在不列颠行省形成了防御网。 威廉三次进攻不列颠行省遭遇挫败之后,终究放弃了的继续进攻,屯兵高卢,与不列颠行省隔着一个海峡,形成了一种沉默的对持。 如此以来,这一场大战之后的格局也渐渐的形成了。 罗马帝国虽然凭借着塞维鲁的筹谋,奥尔维利的牺牲,诱引吴军长驱直入,深入绝境,从而赢得了这一战反击大战的最后胜利,保住了罗马帝国。 但是整个帝国也付出了惨烈无比代价,不仅仅各军团之间死伤无数,连塞维鲁这一尊皇帝都战死在沙场上,导致群龙无首,各地总督纷纷异心崛起。 而且他们虽然在名义上赢得这一战,然而在疆域得失之间,他们还是失去了很多的疆域。 东部疆域,以拜占庭到叙利亚行省,全部沦陷在吴军的铁蹄之下,而西部疆域,虽然重新夺回了高卢行省,但是也丢了不列颠行省。 而在南部战场上,西班牙行省失而复得是好事,然最繁荣富裕的埃及行省也被占据了。 整个帝国的疆域已经丢失了将近三分之一。 不过对罗马帝国来说,能保住帝都,保住帝国大部分疆域,已经是对于这一战最好的交代。 如今的罗马帝国,甚至已经顾不上收复疆土。 对现在的罗马帝国来说,更重要的是事情是筹谋新君加冕,收拾帝国内乱,整顿各军团的伤亡,重新招募兵丁,恢复战斗力,从而能稳住帝国内部各行省总督的野心。 所以罗马帝国在希腊战场上结束战斗之后,已经没有继续准备和吴军交战下去,只要吴军不进入罗马如今的疆域,他们还是愿意和吴军保持太平的对持。 而对吃了一个大败仗的大吴朝来说,此时此刻也是元气大伤,自从吴军西征,攻占大马士革城开始,连续两年下来征战,一场场的大战死伤已经几乎百万,几乎打断了整个吴军的脊梁骨。 在这个时候,想要继续进攻,肯定是没有希望了,能保住如今夺取下来的罗马疆域就已经很不错了,休养生息和防御才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同时也因为中原出现内乱而引发的政治斗争也已经是牵涉到了整个罗马战场的吴朝大军身上。 所以班师回朝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刚刚过完天权八年的除夕,中央军团和第一战区主力留下了雪豹军团和海鹰军团作为西部战场的防御主力之后,潘凤鞠义两大主帅开始率领大军撤兵返回。 同时,在不列颠行省的第二战区和第三战区主力,也在稳固了防御线之后,开始率领部分主力,沿着大西洋和太平洋向着中原撤兵。 …… 三月阳春。 敦煌州。 玉门关。 一面面铺天盖地的战旗掩盖了黄沙漫天的景象,大军沿途而归,宛如沙漠之上的一条一条长龙,鱼贯而入,进入了关内。 “终于回来了!” 潘凤凝视这玉门关,嘴角勾勒起来了一抹萧瑟的笑容。 “是啊!” 鞠义坐在一匹烈马之上,目光遥遥,看着前方,沉声的道:“当初出征之日,我等那一个不是豪气万丈,可曾想过,有一日会灰溜溜的回来呢?” 这一战,是整个吴军的耻辱。 败了就是败了。 无论说的多好听,无论如何自我安慰的说夺取了多少罗马疆域,终究是败了,败了连他们的精神领袖,他们的皇,都丢在那一片战场之上。 “孔明,你在担心什么?”潘凤斜睨了一眼心事重重的诸葛亮。 “我在想,我们是不是应该屯兵敦煌州!” 诸葛亮骑着一匹温顺的宝马,悠然的走在潘凤身边,手握羽扇,眉头紧锁,目光失神,有些心不在焉。 “为什么?” “当今朝局,有些看不懂啊!”诸葛亮淡然的道:“这时候大军返回,帮谁都是错!” 中央的局势,他们也很清楚。 孙策已经割据东南。 以鲁肃徐盛等人在雍洛之地和豫兖之间,召唤义军,以拥簇太子登基,已经揭竿而起。 而各地总督还在犹豫之中。 内乱的战役即将爆发。 在这个时候,他们这些在西部征战无数的精锐雄狮返回中原,自然会奠定如今朝廷的局势。 “大军必须南下!” 潘凤轻声的道:“躲不开的!” “这倒是!”诸葛亮微微眯眼:“我还有一个疑惑,太史子义为什么主动留守拜占庭城邦,按道理,他应该选择返回中原,以助孙伯符一臂之力!” “谁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鞠义是支持太子登基的,他冷声的道:“孙伯符虽已经窃取皇位,登基天下,然而不得民心,也不得军心,甚至连昔日心腹大将都不太愿意相助他一臂之力吧!” 太史慈可是孙策的心腹大将,昔日孙策败落,被牵连丢官归隐,只能在讲武堂教为生,后来因为战事频频,所以才得以重新崛起。 如今孙策窃位,按道理他是应该鼎力相助的。 但是大军班师回朝的时候,他却主动率领雪豹军团留守在拜占庭城邦,以如此方式告示天下,他不会参与这一次的动乱。 “我是怕南下之后,真正的内乱会因为我们而爆发!” 诸葛亮轻声的道:“毕竟我们才是朝廷主力,而且第二战区也应该快返回朝廷了,周公瑾是孙伯符的嫡系,他的态度如何,不言而喻,除非有什么意外特殊,不然他必然鼎力支持孙伯符,而我们,只能支持大皇子殿下了,毕竟大皇子殿才是陛下血脉,一旦我们和第二战区打起来,那么朝廷就必然会在这个混乱的基础上更加混乱起来了!” 之前只是政治争锋,所谓的战役在他们看来,更好像大闹而已,并非主流交锋。 但是当他们这些主力精锐返回朝廷。 各自支持的代表不同,必然大打出手,那时候恐怕就控制不住,朝廷分崩瓦裂是势在必行,得不偿失。 他们第一战区的是主力。 周瑜第二战区的也是主力。 都是百战精锐,打起来之后血流成河是无可避免的事情。 说实话,他们是不太想打。 任何一个从西域回来的将士,心都还留在的西部战场之上,参与内战是他们不太愿意的事情,他们更加愿意把热血倾洒在罗马战场之上。 “算了,这是其你日后再议,我们先扎营!” 潘凤摆摆手,心情有些烦闷,沉声的道:“实在不行,我们就驻扎在玉门关,看看时局的发展之后,再商讨!” 大军在关内扎营。 夜色降临之后,一个个火盆升起,火关笼罩整个简单的营房之中。 “报!” “说!” “西北行营总督徐庶大人营外求见!” “徐庶?” 潘凤眉头紧紧的皱起来:“见还是不见!” “请!” 潘凤目光一眯,最后还是决定见一见。 这时候徐元直的到来恐怕和中原的动乱有关系,但是这是避不开的事情。 这一夜徐庶亲自不仅仅是面见了潘凤,还亲自去面见了中央军团司令官鞠义,第一战区参谋长诸葛亮,安息军团主将马超,关中军团司令张郃等等…… 这一夜很平静。 但是第二天的清晨,本来还准备驻扎玉门关的朝廷大军已经开拔起来了,沿着西凉,拔营南下,朝着雍洛两州的关中之地而进发。 ******************************************** 时间进入龙策元年的四月,中原的动乱依旧持续之中,大皇子孙晟的徐盛的战象军团支持,在洛州会见鲁肃,有了大皇子孙晟的旗号,让他们的起兵变得更加名正言顺了。 大皇子孙晟毕竟孙权长子,他手持皇后蔡琰懿旨,正式把孙策定位叛乱,开始召集各省总督共讨伐之。 但是新朝的动作很迅速。 孙策在击溃了东治军营的新兵军团之后,开始迅速的扩展影响力,拿下了东南地域的吴州,章州,稽州,广州,交州,梧州,沙州还有海外夷州,八州疆域之后,很快就把触角申入了毗邻东南西面的昔日的荆州疆域。 在二月下旬的时候,孙策就已经派遣了朝廷代表的使者蒯越,进入南州,游说各省总督。 蒯越代表的是楚系。 楚系是以昔日楚国降臣为核心,楚侯刘琮为代表的朝廷派系,在楚地的民心和官吏支持是无与伦比的,经过一个多月的游说之下,四月中旬,南州,夏州,武州,三州总督上奏,奉孙策为帝王,尊朝廷之命。 如此以来,整个中原南部,十一州疆域,已经被孙策登基的朝廷给完全控制起来了。 而就在这时候,距离东治码头最近的夷州,却被归来的第三战区和第二战区的三十万主力大军给暴力占据。 夷州因为是当初孙权打开航海时代树立起来了的一个代表性,所以朝廷投入了比较多资源,开发的比较早,周围的荒土都开发城良田,成为了一个能支持朝廷的巨大粮仓,也算是东海之上最繁荣富饶的一座巨型岛屿。 同时,因为地理关系,这里也成为了朝廷连接东海南海之地的澳洲大陆美洲大陆的一个巨型中转站,因此在夷州岛屿之上,人口众多,海商的船只来往无数。 所以当第二战区和第三战区主力占领了这一座岛屿之后,他们即将返回中原朝廷的消息,也压制不住,很快就已经传入了整个中原。 于是乎,以大皇子孙晟为代表的平叛势力,还有以孙策为代表的新朝廷势力,派遣的使者马不停蹄的赶路,陆续的抵达夷州。 孙策派来的使者比较快,这个使者是一个孙氏族人,虽然是比较远的远亲,但是也算是皇族中人,孙必,算是孙策麾下的一个心腹爱将。 本以为这是一个很轻松的任务。 但是没想到,他抵达夷州之后,却被挡在的军营之外,不仅仅见不到贺齐,连代理第二战区总司令的周瑜也见不到。 周瑜和孙策算是秤不离砣。 孙周系说的就是江国公孙策和周国公周瑜两大派系的联合,算是鼎力朝廷的最大一个派系。 这个时候孙策登基,按道理周瑜是没有路选择,必须支持。 但是如今周瑜的态度,倒是让孙策派来的使者孙必有些的不太理解了。 就算是贺齐,也不太理解。 夷州南部,高山城。 城外平原,军营之中。 周瑜和贺齐并肩而立,登高观海,看着潮起潮落的海浪,两人沉默很久,都没有开口。 大半时辰过去了,贺齐才开口:“不见见孙策派来的使者?” “见和不见,都是一样!” 周瑜面容平静如水,眸光冷厉如冰,声音淡然:“我救不了他,也没有能力和他一起死,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死在那个皇位之上!” “你就这么断定,孙伯符会输?” 贺齐皱眉:“大皇子虽得民心,但是却不如孙伯符的资历能力,他未必能得天下!” 如今孙策已经稳住了朝廷南部,一旦他收缴北部疆域,就等于名正言顺的统治中原,最坏的结果,莫过于分裂江山,他也能凭借着手中的实力,以长江为天险,保住部分江山。 “如果只是孙晟,自然压不住他,可是……” 周瑜苦笑, 他的长袖之下,手心捏的紧紧的,是一封密函,一封来自孙仲谋的密函,这一封密函如同一块北极的万年寒冰,让他的心透凉透凉的,让他不敢有一丝丝的异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