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携美女闯三国在线阅读 - 第三百六十六章 仁德广布四方来投

第三百六十六章 仁德广布四方来投

    通县沃野千里,肥田沃土,是粮食生产基地,随着水利设施的逐步完善,培养良种得到突破,粮食产量将稳步增长,余粮越积越多,卖粮难的问题会日益突出。而建平因良田已经开殆尽,只能展工商业,非农业人口的比例逐渐增加,粮食不能自给自足的矛盾日趋严重。

    通县、建平具有极强的经济互补性,建平粮食短缺,可以靠通县供给。但建平距离通城千余里路程,在依靠畜力运输的时代,不论是畜力车,还是畜力驼队,每天只能行走几十里路程。由于车辆落后,道路状况不尽如人意,运输量十分有限。

    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将粮食从通城,运到千里之外的建平,未到达目的地,所运粮食经人吃马喂,便消耗殆尽,因此靠个人的力量是做不到了。建平郡沿路造下官仓,采取分段运输的方法,才勉强的运到终点,但所耗人畜功力极大,损耗粮草巨多,运送成本大,运输效率低下。

    在这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年代,水运是唯一能够解决,损耗大运力差这一突出弊端的方法。经过李毅等人,进行激烈的讨论,通过了建设松辽运河的方案。

    松辽运河计划联络辽河与松花江,其全长四百余里,中间贯穿伊通河、饮马河等大小水系。若修成这条运河,不但利于展航运,促进商贸往来,还能展水利灌溉,改造大量的旱地为水田,大大促进农业展。

    李毅三人一路听着感人的故事,大多是百姓互帮相助,通力合作共渡难关。那些为新来户盖房搭屋,耕地播种,不要一分报酬,做到真正的无私奉献。也有助贾诩、素利大军抗侵略平叛乱的,还有护送黄巾降兵,一路赶到新家园的……

    像这各种各样的感人肺腑的故事比比皆是,每到一个村庄,就有数不清的奉献者。面对淳朴无私的百姓,李毅感慨万千,他对张英和于冰道:“我们施德政,缔造了朴实敦厚的民风,把这互帮互助的风气留住下来,让其延续并扬光大,我们将要迎接诸多困难和挑战!”

    “万里长征只走出第一步,我们任重而道远,以后的日子将更具挑战性,我们要有前瞻性,便如修建松辽运河,在百姓还未遇到困难之前,我们便想出解决方案!急百姓之所急,想万民之所想,才能留住民众那可火热的心。”张英微微一笑道。

    “玉海酒楼生意红红火火,连锁店开到了沿途的数座城镇,所赚利润相当可观,攒下来一笔不小的积蓄。哥哥死守亲民路线,闹得我们有钱无处花,那只能扩展大经营规模,拓展待开项目,做一些利民的善事。”于冰言语虽有抱怨,却也对未来提出了畅想。

    李毅构想一个大的筹划,他要在运河通航前,建造粮仓采购民众的粮食,再将粮食运出大平原,这样将缓解官方的压力,也能舒缓民众的精神负担。李毅道:“我想了很久,咱们也打造一个保障体系,在通县购进余粮,再运抵建平卖掉,只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必须两位贤妻大力协助!”

    “丰年购进粮食,灾年再以平价卖出,遭遇大灾便开仓方粮。此乃开明君主所为,有前例可循,我等不妨将其扬光大,在官仓的基础上,再配以私仓,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制度上的漏动,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弊端!”张英不但赞成,还做了补充。

    官府也需要平衡粮价,赈济灾民,但为了防止官员监守自盗,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须得呈报户司,经主管部门批复,才可以开仓赈灾。而这一来一往,不知要耗去多少时日,而灾区民众饥肠辘辘,嗷嗷待哺,若不及时救助。

    光和三年的真定水灾,劫后余生的灾民得不到赈济而死,当时的惨状深深地烙在了李毅心中,他时刻想着如何完善制度上的不足。如果空喊救民于水火的口号,却没有具体措施出台,当自然灾害来临之际,一切都将成空。

    “好!咱们说干就干,趁着农闲时节,将粮仓修建出来,商队再交给李通慢慢组建!”李毅毫不犹豫的给予了肯定。

    这一望无际松辽平原,若是连降暴雨,洪水难于排出,所受灾害必定极重。李毅三人未雨绸缪,为救民于水火,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措施,并且逐步落实到位。

    三人达成了共识,便马不停蹄的赶回建平,李毅三人着手,同时在官私两方面抓紧落实。大批建造粮仓涉及到户、工两司和各县的所属官吏,各方面需要协调,李毅对扯皮拖拉很是反感。但无论是什么形式的官府,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一弊病,做事效率大打折扣在所难免。

    而私人则不存在这一现象,由于建平的各项制度还不健全,李毅要建造粮仓,根本用不着谁来批准,只要资金到位,就可以招人开工。春暖花开之时,挖赵峻的墙脚,李通招到了技术成熟的泥水匠。

    先从通县开始入手,再逐步向建平延伸,以商贸带动民生,这样才可持续展。李通领人奔赴松嫩平原,根据李毅的要求,地势尽可能选在高处,为了防止水患,又给粮仓加了个高高的底座。

    由于李毅仁德之名广为传颂,李通每到一处,民众都争先恐后慕名而至,希望用自己的力气,报答主公的恩德。粮仓竣工后,百姓一哄而散,悄无声息的隐遁了身形。

    见百姓都不愿接受报酬,让李通伤透了脑筋,他哪里可能一家一户去寻这众多百姓,只好将工钱留给地方的三老,或者亭长、里正,麻烦他们帮忙将酬劳逐一放到个人手中。

    有了前面的教训,李通只好调整雇工规章,提前把工钱付给百姓。不占乡亲们一文钱,这是李毅再三叮嘱的,若是无法落实到位,让他闻到风声,定会按克扣雇工薪金论处。因而李通丝毫都不敢马虎,这样一丝不苟的贯彻执行,才不会损害他千辛万苦留给百姓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