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明末绝地狂飙在线阅读 - 230章 满清朝堂(一)

230章 满清朝堂(一)

    勒克德浑战败的消息,由于勒克德浑阵亡身死时并没有指定人员向满清朝廷禀报,加上铁血军截断了南京附近的长江水道,满清朝廷得到的信息都是道听途说,待江西、扬州、杭州的清军派人来禀报勒克德浑战败下落不明的这个信息,时间已过去了一个月。

    如果损失了十几万绿营军也就罢了,这汉人的降军多到不可胜计,随便征集三五十万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损失了上万八旗军,那是不能原谅的。

    从奴儿哈赤时**始,真正的满洲八旗,征战多年,其兵力从来都不曾超过六万人,几十年征战沙场,大小战役几百次,很少有一次超过四位数以上的伤亡,这从来只有八旗军压着别人打,哪里会有八旗军被别人歼灭的战例?

    而南京大会战却首开记录,一下子就丢掉了五位数以上的八旗军士兵,这无亚于后世联合国突然紧急宣布彗星即将撞击地球一样,让任何一个满洲八旗族人震惊骇然,并且痛彻心扉。

    “这怎么可能?”豫亲王多铎首先跳了起来,这南京清军有左梦庚、李成栋、张天福等部十几万兵马,虽然多是一些前明降军,但都不是泥捏的,对付一些泥腿子暴民全不在话下,更何况勒克德浑辖下还有上万八旗大军,怎么这么容易说败就败了。

    “哼!”肃武亲王豪格重重地哼了一声,接着说道:“我就一直说,这个奴才勒克德浑真的没用,这样就白白丢掉了我们近万八旗精锐!”

    皇叔父摄政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两人听了,顿时脸色大变,这勒克德浑因为支持多尔衮这一派,被废为豪格门下的奴隶,这次起复任命为征南大将军,是他们三兄弟企图投桃报李而运作的结果,想不到在南京大败,多尔衮两兄弟虽然权倾满清,但一下子伤亡了上万八旗士兵,面对全体八旗时,却也是无法交代的。

    “现在还不是说勒克德浑的时候,最要紧的是要商量如何扫平江南?”

    正当多尔衮三人正处在尴尬的时候,有人站出来打圆场了,正是郑亲王济尔哈朗,多尔衮被封为福临小皇帝的叔父摄政王,济尔哈朗被封为信义辅政叔王,在满清诸王中,地位仅次于多尔衮。

    这济尔哈朗实际上与多尔衮不是一路人的,但他素来以低调谨慎著称,皇太极驾崩之后,他为保住自己的地位,他主动要求将自己原来排在多尔衮前面的名次放到多尔衮之下,并要求诸王大臣商讨国事时,只报告多尔衮即可,不必报告自己。他谕令部院各官,以后有事先启知睿亲王,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后头。从此,多尔衮排名在前。

    济尔哈朗站出来说话打圆场,让尴尬异常的多尔衮心里有点好感,心想让这济尔哈朗暂时保住王位,看来还是很有用的。但这个念头在多尔衮脑中只是一闪而过,下一刻他想得更多的是怎么将济尔哈朗拉下马来不能威胁到他的地位。尽管多尔衮脑中已千回百转,但依然敏感地立即抓住这个机会,接着话头说道:“郑亲王说的极是,我们要商量一下,下一步怎么办?不能让江南那些暴民这么猖狂下去!”

    “为了大清的万世基业,为了给上万八旗将士报仇,必须要扫平江南!”豪格重重地往地上一跺脚,张大口似乎要将皇太极死后受的窝囊鸟气全吐出来,大叫道:“就让我领兵下江南去铲除那些尼堪暴民!”

    济尔哈朗咳嗽两声,缓缓说道:“昨日朝议,已定下来肃武亲王要率兵去四川打张献忠了,这个部署就不要再作变动了,还是另选他人下江南吧!”

    多尔衮心想,这次下江南少不得要调集二三十万人马,这绝不能让别人给掌握了,他不知道济尔哈朗说这样的话是什么居心,但却很是赞同济尔哈朗的意见,于是点点头道:“嗯,已作出的安排最好就不要变动了,肃武亲王还是一心去四川剿灭了张献忠吧!”

    “我最熟悉江南的情况,那让我再次下江南去荡平那些暴民!”此刻多铎心里想起了“扬州瘦马”女郎的销魂蚀骨,由于怕北京的诸王会有什么想法,以多铎的飞扬跋扈,也不敢将“扬州瘦马”女郎带回来,觉得勒克德浑死了也不是什么坏事,自己能再次下江南享受一番,那又是人生一大乐事,至于别人说铁血军怎么凶残厉害,他根本没放在心上,潜意识里他认为那只是勒克德浑太不小心再加上运气太差。

    “昨日朝议也确定了豫亲王出征蒙古,还是另选他人去吧!”济尔哈朗提醒说多铎也已安排有新的任务。

    “不错,还是让其他人去吧!”多尔衮也不同意已作出的战略部署再作临时的变动,让多铎出征蒙古是他一手促成的,现在如果朝令暮改的话那岂不太儿戏了,说穿了,就是多尔衮入关以来,满脑子的对汉人的鄙视和轻蔑,还没真正了解到他将面临一个怎么样的对手,那怕铁血军有能力一次歼灭十几万清军和上万八旗兵,仍然将铁血军和其他普通的反抗民众放在一起对待了。

    站在满清朝廷的角度来说,此时最适合南下进攻铁血军的应该是多铎,唯有他最熟悉江南的情况,到战争前线后能最快拿出正确的应对策略和措施,但多尔衮觉得更改已作出的决定,会损害自己英明神武的形象,而济尔哈朗则是不想让多尔衮兄弟掌握更多数量的军队,也似乎很轻描淡写地提醒了一下。

    多尔衮、济尔哈朗是满清诸王之首,他们一唱一和的,多铎也不好说什么,其他人更是不敢再说什么。

    “郑亲王认为诸王之中派谁去江南最好?”多尔衮假装客气起来,毕竟是在南京一战损失了上万八旗兵,他觉得不好再独断专行了,如果是济尔哈朗推荐出来的人,将来如果再出什么事,反正济尔哈朗也有份承担。

    济尔哈朗在现在的满清诸王中,是年龄最大的,别看他平时一副窝囊的样子,其实是精明至极,否则不会在其父舒尔哈齐本人以及三位兄长都被奴儿哈赤所杀后,却独独留下他养起来,并且信任有加,成为********,在皇太极死后,豪格与多尔衮争皇位,提出折中方案让年幼的福临登基的就是这个济尔哈朗,这一方案避免了满清的内战分裂,可见其确实有独到的过人之处。

    他略一沉吟,便说:“依我看,对于南边的最熟悉的,除了豫亲王外,还有一人很熟悉南方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