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仙侠小说 - 遮天神王在线阅读 - 第74章 大周后周娥皇

第74章 大周后周娥皇

    周娥皇(936年-965年),南唐司徒周宗长女,十九岁时入宫为妃,得到后主李煜恩宠。

    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册封周娥皇为国后。

    乾德二年(964年),周娥皇因病逝于瑶光殿,时年二十九岁,谥昭惠,葬于懿陵,史称大周后。

    周娥皇精通音律,能歌善舞,尤工琵琶,曾创作乐曲《邀醉舞破》、《恨来迟破》,并搜寻五代时已失传的《霓裳羽衣曲》,改订为新曲。

    周娥皇与后主感情甚笃,李煜曾为其创作《书琵琶背》、《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等诗词,及其去世,又作《昭惠周后诔》、《挽辞》以纪念,为后世留下了鲜明的文学形象。

    ……

    ……

    姓:周

    名:宪

    字:娥皇

    入宫年龄:18岁(公元九五三年)

    封后年龄:26岁(公元九六一年)

    死亡年龄:29岁(公元九六五年)

    父亲:南唐宰相周宗

    丈夫:南唐后主李煜

    meimei:周嘉敏(小周后)

    相貌:

    娥皇娴静聪慧,气质高雅;她长得花容月貌,肤白似雪;眉弯似月,唇小似樱,腰细如柳,以天仙般的容貌压倒群芳。

    国色天香,生的花容月貌,清丽秀美而又典雅高贵,举止谈吐无不集天地之灵气于一身,令人见之忘俗,我见犹怜。

    凤眼星眸,朱唇皓齿,冰肌玉肤,骨清神秀。

    明珠美玉一般俊极无俦的人品。

    有如江南水月的秀美,温润如玉,清澈如水。

    如姣花软玉一般惹人怜惜。容色照人,明艳不可方物,天女下凡莫过于此。

    气质:

    高贵典雅,洁若百合,秀若粉荷,雅若幽兰,清丽脱俗,淡雅超群,气度清华,娇美却又不失典雅,清秀却又不失柔美。

    高贵不可方物,秀雅绝伦,姣美无双,俊极无俦,典雅似玉。

    肌肤:

    肤如凝脂,白里透红,温婉如玉,晶莹剔透。

    比最洁白的羊脂玉还要纯白无瑕;比最温和的软玉还要温软晶莹;比最娇美的玫瑰花瓣还要娇嫩鲜艳;比最清澈的水晶还要秀美水灵。

    艺术创作:

    【高髻纤裳及首翘鬓朵】的宫装,《邀醉舞破调》,《恨来迟破调》。

    收藏:『烧槽琵琶』

    ……

    ……

    娥皇其名:

    之前很多人管南唐的大小周后叫周蔷、周薇,这是根本不正确的,周蔷、周薇的说法来源于民国时期鸳鸯蝴蝶派作家的小说。

    史书上有明确记载,大周后字娥皇,而小周后的字并没有记载,不过清康熙、乾隆年间盛行考据学,清代的考据学家戴震考证得出小周后确实字女英。

    80年代,台湾一著名史学家根据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些历史资料,然后又走访了江南诸地进行考察,他考证出大周后大名叫周宪、小周后大名叫周嘉敏。

    娥皇生平:

    说到五代十国,必说南唐,提及南唐,自然而然就想到在诗词上颇有造诣的后主李煜。

    至于李煜,作为亡国之君,历史不会忘记他;作为文人,文学界不会遗弃他。

    不论他的一生是功是过,总而言之,他在中国历史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对于他那容貌惊为天人、才学无人能及、英年早逝的妻子周娥皇,人们了解的又有多少呢

    才貌双全技压群芳:

    周娥皇生于公元936年,比李煜大一岁。

    她的本名是周宪,“娥皇“其实只是她的字。她出身南唐世家,父亲周宗早在“徐知诰“任刺史的年月,就已经跟随在未来南唐烈祖的左右,是不折不扣的元勋功臣。

    出身名门的周娥皇娴静聪慧,气质高雅;她长得花容月貌,肤白似雪;眉弯似月,唇小似樱,腰细如柳,以天仙般的容貌压倒群芳;她诗画双绝,能歌善舞。她的歌喉,她的舞姿,她的一手好琵琶,都使六宫粉黛望尘莫及。

    不仅如此,她还通晓史书,精谙音律,采戏弈棋,靡不妙绝,真可谓蕙质兰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她具有很高的音乐天赋。

    盛唐时有一部著名的大曲《霓裳羽衣曲》,自从唐世乱离之后世间就再没有人能够恢复它的悠扬之音。

    李煜费尽力气终于弄到了这部大曲的乐谱。

    但是这部大曲在流传过程中才出现了许多变异,乐谱本身又不够完整,专业的乐工也没法弄出个头绪来。

    周娥皇知道后加以钻研,她根据自己的理解,重新创作,进行一系列增删调整。

    通过努力,最终竟然能用琵琶弹出全曲,使得这支几乎失传的曲子得以重现,开元、天宝之音得以重回人间,赢得一片称羡之声。

    由此可见其才气之一斑。

    周娥皇本是李煜父亲李璟的琵琶女,因为她不仅容貌美丽,能书善文,而且深谙音律,弹得一手好琵琶。

    中主李璟觉得她与第六子李煜很般配,就把她赐给了儿子。

    周娥皇由于琵琶演奏技艺很高,一时在后宫名气很大。

    一次,李璟听了周娥皇弹奏的琵琶后,大为赞赏,叹其灵巧,当即就将他收藏的一把上好琵琶赏给了她。

    “元宗叹其工,以烧槽琵琶赐之“。

    “烧槽琵琶“是中主最钟爱的宝物。

    由此可见,对于这个亲自选定的儿媳妇,李璟是非常满意的。

    当一身文人气质的李璟为这对小儿女系上红线的时候,所能想到的恐怕只是二人情投意合这一点,也许绝对没有想到命运竟会将这对只适合做“富贵闲人“的小夫妻推上帝后的位置。

    ……

    ……

    娥皇生平2:

    周娥皇,南唐宰相周宗的长女。

    南唐后主李煜的妻子,有『国色』,通音乐。

    娥皇十八入宫,晓书史、善歌舞,精音律,尤以弹琵琶见长。

    有一次,应召入宫表演,她抱起琵琶,纤指拨动,以娴熟演技,使深谙音乐的李中主,也叹为观止。

    南唐宫中珍藏有『烧槽琵琶』,视为国宝,中主李璟特赏赐给娥皇。

    公元九六一年,李煜继位,史称李后主,立周娥皇为『国后』。

    李后主工书、善画、擅音律、精诗词。

    周后创造一件『高髻纤裳及首翘鬓朵』的宫装,纤丽袅娜,很能表现出女性的体态美,宫中争相仿效。

    南唐后主李煜十八岁那年就结了婚,妻子是南唐开国老臣周宗的长女、十九岁的娥皇。

    李煜不是一个好国主,但他善诗词、精书画、知音律,十分富有艺术天赋。

    娥皇凤眼星眸,朱唇皓齿,冰肌玉肤,骨清神秀,她通书史、能歌舞、工琵琶,与李煜有着相同的志趣和执着的追求。两人曾经一起合作完成了残缺不全的《霓裳羽衣曲》。

    两人婚后恩爱无比,如胶似膝的情感有增无减,生了两个活泼可爱的儿子。

    可惜好景不长,乐极生悲,结婚十年后的一天,娥皇突然病倒,久治不愈。

    病魔将娥皇折磨得形体枯槁,神态木然.尤其是知道了李煜和小周后的事受了刺激,又因爱子仲宣卒死大受打击,不久病故.

    ……

    ……

    李后主填词,周后常谱新声。

    如《邀醉舞破调》、《恨来迟破调》,皆为周后创作的音乐。

    唐乐《霓裳羽衣曲》,在五代时已失传,只留下残谱。

    周后加以整理,以琵琶奏之,使唐音复传於世。据说,唐音原谱,曲终是比较舒慢,周后改为急促的旋律,戛然而止,朝中乐师曹生说:『如此改谱,恐非吉兆。』其实,这正是周后的创新尝试,当时南唐国势日危,内外交逼,周后的心情是担忧的,藉整理曲谱,以抒发内心的忧郁。

    李煜流传下来的不少诗词,多为周后所作。

    李后主即位时,南唐早已成为后周属国,公元九六0年,宋代后周而有天下,南唐早已成为大宋囊中之物。

    即使李煜是一位有政治才干的君主,也无力扭转乾坤,何况李煜依然纵情声色,废於政事。

    南唐亡国的命运,自然跷足可待了。

    作为末代国后的周娥皇,也成为一个悲剧人物。

    公元九****年,周娥皇因病逝去,年仅二十九岁。

    李后主为她写了一篇祭文,对周后的容貌、体态、才干,以及夫妻的恩爱生活,都有生动的描述。

    从文学的角度来说,这篇祭文是颇为感人的。

    但是,实际上李煜对周娥皇的爱情不专一,在娥皇抱病时,他就与娥皇的胞妹私通。

    他流传下来的『花明月暗笼轻雾』和『蓬莱院闭天台女』两首《菩萨蛮》,就是与周后妹偷情的写照,后来立后妹为『小周后』。

    而称周娥皇为『大周后』,谥『昭惠国后』。

    李煜为大周后所作的诗词:

    【浣溪沙】【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长相思】【长相思】

    云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书琵琶背】【书灵筵手巾】

    浮生共憔悴,壮岁失婵娟。

    汗手遗香渍,痕眉染黛烟。侁自肩如削,难胜数缕绦。

    天香留凤尾,余暖在檀槽。

    【梅花二首】

    (一)

    殷勤移植地,曲槛小阑边。

    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

    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

    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

    (二)

    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

    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

    【挽辞二首】

    (一)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

    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

    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

    (二)

    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

    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

    秾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

    沈沈无问处,千载谢东风。

    注:沈沈,今同“沉沉“

    挽辞即挽歌,哀悼死者的歌。

    据《全唐诗》注:“宣城公仲宣,后主子,小字瑞保,年四岁卒。母昭惠先病,哀苦增剧,遂至于殂。故后主挽辞,并其母子悼之。“

    由此可知,此诗是为悼念小儿瑞保与昭惠皇后二人而作,是一首合悼诗。

    瑞保与昭惠卒于宋太祖乾德二年,即公元964年,由此可知此诗的写作时间。

    据《十国春秋》记载:“初,仲宣殁,后主恐重伤昭惠后心,常默坐饮泣,因为诗以写志,吟咏数四,左右为之泣下。“

    可知李后主为亡儿亡妻所作诗文甚多。

    此二首挽辞写失子之悲与丧妻之痛,将忧思无尽的苦情表达得穷哀至恸,令人倍感悲戚,堪称合悼诗和悼亡诗的典范。

    后主自失了他的爱妻,这种痛苦,这种刺激,已深种在他底心灵深处,把他从温柔沉醉的大国,拖到悲哀凄惨的境域里来,于是他的词也从“烂嚼红茸“而转变为“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凄惨调子,以后家破国亡,更给他许多词的材料。

    周后生前能使后主做香艳的词,死后又影响后主做感伤悲切的词,这种功绩,是后人应该感谢她的。

    ……

    ……

    影视中的娥皇:

    《问君能有几多愁》的评价

    在中国的历史上,周娥皇根本不认识赵匡胤,也就无从谈他俩人的感情,人们也不相信赵匡胤真的有电视剧里描写的那么好,但李煜会不会像里面描写的那样为了得到自己心爱的女人而如此不择手段,这是还要考证的,毕竟娥皇之死与李煜也是有关系的。

    而李煜对娥皇的爱之深可以从下面一段记载中看出来“从另一些记载来看,在周娥皇最后的一段日子里,李煜朝夕相伴左右,所有的饮食他都要亲自照顾,汤药也一定要亲口尝过才喂给妻子,寒冷的冬夜里他夜复一夜地守护在周娥皇身边,倦极也只是和衣而卧,衣不解带。

    周娥皇自知人生将尽,反而看开了,好言安慰丈夫说:‘婢子多幸,托质君门,冒宠乘华,凡十载矣。女子之荣,莫过于此。

    所不足者,子殇身殁,无以报德。

    ‘她亲手将李璟赐给自己的烧槽琵琶和一直戴在手臂上的玉环交给李煜为念,又亲笔写下遗书要求薄葬。周娥皇是在乾德二年的十二月去世的,仅仅过了一个月,出现在葬礼上的李煜就已经由一个“明俊蕴藉“的二十八岁青年,变成了一幅形销骨立、不扶杖就无法站立的形骸!“

    荧屏形象:

    年份

    周娥皇扮演者

    出自影视作品

    1986

    陈秀环

    新加坡电视剧《绝代双雄》

    1996

    何晴

    台湾电视剧《情剑山河》

    2005

    刘涛

    合拍电视剧《问君能有几多愁》

    ……

    ……

    大小周后

    小周后比之周娥皇,虽然更加年轻,但才艺却相差一大截。

    李煜和她谈书画,她心不在焉;李煜邀她共歌舞,她又跟不上节拍。

    好在她擅长下棋,李煜便丢开自己的爱好,同她终日消磨在棋局上。

    大臣们再三苦苦劝谏,他表面上接受,也装模作样地召集大臣们进宫议事,但不出三天,又照旧躲进小周后的寝宫。

    经常通宵达旦地歌舞宴乐,而不以治国守边为意。

    平时还常动用国库,大量招募僧人,大兴佛事,他自己也穿上僧衣,诵经拜佛,祈求佛灵的保护。

    他还替自己取了一个「莲峰居士」的佛号,并在皇城里修建佛堂,请了不少的僧人尼姑居住,每天都要和小周后去佛堂里朝拜。

    生育子女:

    长子太子清源郡公仲寓。

    初封清源郡公,国亡北迁,宋授右千牛卫大将军,居后主丧,哀毁逾制,太宗临朝,遣使劳问,终丧,赐积珍坊第一区,久之,自言族大家贫,求治郡,拜郢州刺史,在郡以宽简为治,吏民安之,淳化五年,八月,卒,年三十七,子正言好学,早卒,于是后主之后遂绝,初,江南闻后主凶问,父老皆巷哭,及是,其嗣续殄绝,遗民犹为之兴悼云。

    次子岐怀献王仲宣。小字瑞保,初封宣城公,三岁,诵孝经不遗一字,宫中燕侍合礼,如在朝廷,昭惠后尤爱之,宋乾德二年,仲宣才四岁,一日戏佛像前,有大琉璃灯为猫触堕地,哗然作声,仲宣因惊得疾,竟卒,追封岐王。谥怀献,时昭惠已疾甚,闻仲宣夭,悲哀更遽,数日而绝。

    史书记载:

    陆游《南唐书·昭惠传》

    后主昭惠国后周氏,小名娥皇,司徒宗之女,十九岁来归。

    通书史,善歌舞,尤工琵琶。

    尝为寿元宗前,元宗叹其工,以烧槽琵琶赐之。

    至于采戏弈棋靡不妙绝,后主嗣位立为后,宠嬖专房,创为高髻纤裳及首翘鬓朶之妆,人皆效之。

    尝雪夜酣燕,举杯请后主起舞,后主曰:“汝能创为新声则可矣。“

    后即命笺缀谱,喉无滞音,笔无停思,俄顷谱成,所谓邀醉舞破也,又有恨来迟破亦后所制。

    故唐盛时霓裳羽衣最为大曲,乱离之后,绝不复传,后得残谱以琵琶奏之,于是开元天宝之遗音复传于世。

    内史舍人徐铉闻之于国工曹生,铉亦知音,问曰:“法曲终则缓,此声乃反急,何也“曹生曰:“旧谱实缓,宫中有人易之,非吉征也。“

    后主以后好音律,因亦躭嗜,废政事。

    监察御史张宪切谏,赐帛三十疋,以旌敢言,然不为辍也。

    未几,后卧疾,已革,犹不乱,

    亲取元宗所赐烧槽琵琶,及平时约臂玉环,为后主别。

    乃沐浴妆泽,自内含玉,卒于瑶光殿,年二十九,葬懿陵。

    后主哀甚,自制诛刻之石,与后所爱金屑檀槽琵琶同葬,又作书燔之与诀,自称鳏夫煜,其辞数千言,皆极酸楚。

    或谓后寝疾,小周后已入宫中,后偶褰幔见之,惊曰:“汝何日来“小周后尚幼,未知嫌疑,对曰:“既数日矣。“后恚怒,至死面不外向,故后主过哀,以揜其迹云。

    ……

    ……

    艳异编卷十三·宫掖部九:

    后主昭惠后周氏,小字蛾皇,大司徒宗之女,甫十九岁,归于王宫。

    通书史,善音律,尤工琵琶。元宗赏其艺,取所御琵琶,时谓之烧槽者赐焉,烧槽之说,即蔡邕焦桐之义,或谓焰材而断之,或谓因而存之。

    元宗南幸豫章,诏旨存问,以令妇称。

    后主即位,册为国后。

    后虽在妙龄,妇顺母仪,宛如老成。唐之盛时,《霓裳羽衣》,最为大曲。罹乱,瞽师旷职,其音遂绝。

    后主独得其谱,乐工曹生亦善琵琶,按谱粗得其声,而未尽善也。

    后辄变易讹谬,颇去洼yin,繁手新音,清越可听。

    后主尝演《念家山》旧曲,后复作《邀醉舞》、《恨来迟》新破,皆行于时。

    中书舍人徐铉闻《霓裳羽衣》曰:“法曲终慢,而此声太急,何耶“曹生曰:“其本实慢,而宫中有人易之,然非吉征也。“

    岁余,周后子母继死,后主国步浸微。

    音之所起,实由人心,而蝉缓噍杀,治乱应之,岂虚言乎

    后生三子,皆秀嶷。

    其季仲宣,标字清峻,后尤钟爱,自鞠视之。后既病,仲宣甫四岁,保育于别院。忽遘暴疾,数日卒。

    后闻之,哀号颠仆,遂致大渐。

    后主朝夕视食,药非亲尝不进,衣不解带者累夕。

    后虽病亟,爽迈如常,谓后主曰:“婢子多幸,托质君门,冒宠乘华,凡十载矣。女子之荣,莫过于此。

    所不足者,子殇身殁,无以报德。“遂以元宗所赐琵琶及常臂玉环,亲遗后主。又自为书,请薄葬。越三日,沐浴正衣妆,自内含玉,殂于瑶光殿之西室。

    时乾德二年十二月甲戌也,享年二十有九。

    明年正月王午,迁灵柩于园寝。

    后主哀苦,骨立,杖立而后起。(讥之也。何讥尔以太后在故也。)

    自为诔曰:天长地久,嗟嗟蒸民。嗜欲既胜,悲叹纠纷。缘情攸宅,触事来津。赀盈世逸,乐鲜愁殷。沉乌逞兔,茂夏凋春。年弥念旷,得故亡新。阙景颓岸,世阅川奔。外物交感,犹伤昔人。诡梦高唐,诞夸洛浦。联单曲平虚,亦悯终古。况我心摧,兴哀有地,苍苍何辜,歼予伉俪,窈窕难追,不禄于世。玉润珠融,殒然破碎。柔仪俊德,孤映双纤。鲜挺秀,婉娈开扬。艳不至冶,慧或亡伤。盘迪奚诫,慎肃惟常。佩环爱节,造次有章。含颦发笑,擢秀胜芳。鬓云留鉴,眼彩飞光。情澜春媚,爱语风香。瑰姿禀异,金冶昭样。娩容亡犯,均教多方。茫茫独逝,舍我何乡。昔我新婚,燕尔情好。媒亡劳辞,筮亡违报。归妹邀终,咸交协兆。俯仰同心,绸缪是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今也如何,不终往告。呜呼哀哉!志心既达,孝爱克全。殷勤柔握,力危言。遗情盼盼,哀泪涟涟。何为忍心,览此哀编。绝艳易调,连城易脆。实曰能容,壮心是醉。信美堪餐,朝饥是慰。如何一旦,同心旷世。呜呼哀哉!丰才富艺,女也克肖。采戏传能,弈棋逞妙。媚动澄眸,歌萦柔调,小鼗质,奇器传华。翠虬一举,红袖飞花。情驰天降,思栖云涯。发扬掩抑,纤紧洪奢。穷幽极致,莫得微暇。审音者仰止,达乐者兴嗟。曲演来迟,破传邀舞。利拨迅手,吟商逞羽。制革常调,法移往度。剪遏繁态,蔼成新矩。霓裳旧曲,韬音沦世。失味齐音,犹伤孔氏。故国遗声,忍乎湮坠。我稽其美,尔扬其秘。程度余律,重新雅制。非子而谁,诚吾有类。今也则亡,永从遐逝。呜呼哀哉!该兹硕美,郁此房风。事传遐祀,人难与同。式瞻虚馆,空寻所踪。追悼良时,心存目忆,景旭雕薨,风和绣额。燕燕交音,洋洋接色。蝶乱落花,雨晴寒食。接辇穷欢,是宴是息。含桃荐实,畏日流空。林调晚箨,莲舞疏红。烟轻丽服,雪莹修容。纤眉范月,高髻凌风。辑柔尔颜,何乐靡从。蝉响吟愁,槐凋落怨。四气穷哀,革此秋晏。我心亡忧,物莫能乱。弦尔清商,艳尔醉盼,情如何其,式歌且宴。寒生蕙帷,雪舞兰堂。珠笼暮卷,金炉夕香。丽尔渥丹,婉尔清扬。厌厌夜饮,予何尔忘。年去年来,殊欢逸赏。不足光阴、先怀帐快。如何倏然,已为畴曩。呜呼哀哉!孰谓逝者,荏苒弥疏。我思妹于,永念犹切。爱而不见,我心毁如。寒暑斯疚,吾宁御诸。呜呼哀哉!万物无心,同烟若故。惟日惟月,以阴以雨。事则依然,人乎何所。悄悄房栊,孰堪其处。呜呼哀哉!佳名镇在,望月伤娥。双眸永隔,见镜无波。皇皇望绝,心如之何。草树苍苍,哀摧无际。历历前欢,多多遗致。丝竹声悄,绮罗香查。想涣乎忉怛,恍越乎惟悴,呜呼哀哉!岁云暮兮,无相见期。情瞀乱兮,谁将因依。维昔之时兮,亦如此;维今之心兮,不如斯。呜呼哀哉!神之不仁兮,敛怨为德。既取我子兮,又毁我室。镜重轮兮何年,兰袭香兮何日呜呼哀哉!天漫漫兮愁云噎,空暖暖兮愁烟起。蛾眉寂寞兮闲佳城,哀寝悲氛兮竟徒尔。呜呼哀哉!日月有时兮龟蓍既许,萧前凄咽兮旗常是举。龙一驾兮亡来辕,金屋千秋兮永无主,呜呼哀哉!木交枸兮风索索,鸟相鸣兮飞翼翼。吊孤影兮孰我哀,私自怜兮痛亡极。呜呼哀哉!应寤皆感兮何响不哀,穷求弗获兮此心隳摧。号亡声兮何续,神求逝兮长乖。鸣呼哀哉!杳杳香魂,茫茫天步,血抚榇,邀子何所。苟云路之可穷,冀传情于方士。呜呼哀哉!

    每于花朝月夕,无不伤怀。如:

    又见桐花发旧枝,一楼烟雨暮凄凄。

    凭栏惆怅人谁会,不觉然泪眼低。

    层城亡复见娇姿,佳节缠哀不自持。

    空有当年旧烟月,芙蓉池上哭蛾眉。

    皆因后作。

    又尝与后移植梅花于瑶光殿之西,及花时而后己殂,因成诗见意曰:

    殷勤移植地,曲槛小栏边。

    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

    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

    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

    此不特叙其幽思,且以兴内助之艰难,而不得与之同乐。

    又云:失却烟花主,东君不自知。

    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

    此足以见光景于人无情,而人于景物,不可认而有之也。悲夫!

    至于书灵笺手巾云:

    浮生苦憔悴,壮岁失婢娟。

    汗手遗香渍,痕眉染黛烟。

    书琵琶背云:

    自肩如削,难胜数缕。

    天香留凤尾,余暖在檀槽。

    触物寓意类如此。

    初,烈祖为刺史时,后父宗给使左右。及赞禅代,尤为亲信。元宗以宗为社稷元老,故聘其女为吴王妃,克相其夫,显于诸子,而身居国母,可谓贤也。陵曰“懿陵“,谥“昭惠“。方是时,南唐虽去帝号,而其余制度,尚未减损,如元宗之葬,犹称皇帝,故昭惠虽谓之国后,而群臣国人皆称曰“皇后“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