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盛唐不遗憾在线阅读 - 第七百三十一章 城墙

第七百三十一章 城墙

    做任何事情都要量力而行,不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国家,都不能过多的消耗自己的能量,否则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亏损,引起很糟糕的后果。

    一个人过劳了,会严重损耗自己的身体,让自己的身体不那么健康,一个家庭承受了不能承受的负担,会造成家庭的崩溃,而一个国家若是过多的消耗力量,则国家就会解体和灭亡。

    国家的力量包括财力,民力,物力等等方面,财政的崩溃是最为可怕的,国家财政没钱了,朝廷的官员就领不到俸禄,军队就会领不到军饷,发生饥荒了之后,就会没有钱赈灾。

    官员领不到俸禄就会用手中的权利去盘剥老百姓,让老百姓的日子更加的艰难,军队领不到军饷,则会发生兵变,甚至直接去抢夺,上山当土匪,发生饥荒的地区,得不到朝廷的救助,就会大面积的死人,甚至会发生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从而引起整个社会的混乱,让王朝一步步崩塌。

    民力指的是民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过多的消耗民力,指的就是无休止的征发民众去服劳役,让民众疲惫不堪,用苛捐杂税去抢夺民众的财产和物品,让民众变得一无所有,难以生存下去,从而对朝廷不在认同,甚至揭竿而起,发起大规模的反抗运动。

    物力指的是可供使用的全部物资,有一句话说的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支出征的大军,对物资的消耗量是非常巨大的,而随着战争进入胶着状态,对物资的消耗就更大了,若是国家的物资供应不上,则很容易造成军队的崩溃,进而引起帝国的灭亡。

    总之,人力,物力,财力是一个帝国的根本,是非常需要珍惜的,绝对不能过多的消耗,否则,一旦入不敷出,一个帝国就崩塌了。

    历史上这样的教训实在是太多了,倭马亚王朝到了王朝的末代还在扩张状态,华夏的各个朝代也是如此,大秦帝国修建长城,建造阿房宫,大力开发岭南等等行为,造成的国力的极大损耗,大隋帝国也是一样,开凿大运河,三征高丽等等罪行古今皆知,大明帝国由于一代代的累积,到了末代的时候,仅仅是好吃懒做的皇族子孙就高达几十万,这些人什么都不需要干,而朝廷却要花钱供养他们,让他们衣食无忧,如此,就给朝廷的财政增加了极大的负担,让朝廷的收支逐渐入不敷出。

    历史的教训是必须要吸取的,现在大唐帝国的国力越发强大,但绝对不能过分的耗费国力,还好大唐帝国现在支出的增加远远追不上收入的增加,国库里的钱财不但没有因为支出的大幅增加而减少,反而是增加了很多,原先的仓库都装不下了,只好在皇城内部重新修建更大的仓库,皇城左藏和右藏的规模都扩大了好几倍,若是收入继续增加的话,那就只好在京城重新找地方修建另外的仓库了,否则,那么多税收的收入就没有地方放了。

    以前,大唐帝国的税收,主要来源于农业的税收,可自从李安大搞工业化,并推进商业的发展,现如今,大唐帝国的财政收入,商业和工业的税收开始逐步增加,已经成为绝对的大头,农业的税收已经变得越来越微不足道了,甚至,取消全国的农业税都毫无压力。

    李安带领庞大的远征舰队外出开辟新土地,对朝廷的财力是很大的消耗,但李安一路上缴获的财富也同样非常多,而且,通过打击敌对和海盗势力,让海上丝绸之路变得逐步畅通,至少,就目前来看,从大唐到马六甲一带的商人数量已经增加了好几倍,商业变得更加的频繁,大唐南部港口城池的税收也极大的增加了,而这些收入很快就会追回李安组建舰队的支出,总之,是绝对不亏的。

    在随意的谈论完大食国的情况之后,李安带着麾下的文武官员,去附近的城墙上视察,因为足有六千军队投入干活的行列,如此,各项工程进展的都颇为顺利,尤其是技术含量不是很高的城墙建造。

    因为城墙只是两层很薄的砖墙,中间用泥土填充,所以,建设起来并没有什么困难,而且,泥土是就近挖取的。

    挖泥土的地点在城墙外的五步之外,如此,城墙建好之后,外面取土的地方就形成了天然的护城大壕沟,只要引入水流,那么就可以很快形成护城河了。

    建造城墙,顺带着连护城河也建成了,可谓是一举两得,而干成这一切的前提是充足的人力资源。

    在数千大军投入建设之后,取土和压实的工作就有人做了,砌墙的工作由会技术的工匠完成,而工程量最大的取土和填埋压实工作,则全部由这些士兵完成。

    为了加快建设的进度,早日将城墙建设完成,建造现场动用了部分机械,比如隶属于大唐军方的挖土机,这些挖土机一铲子下去所挖的泥土比几十个士兵挖的还要多很多,另外,挖好的泥土,若是用人力搬运也是很耗费力气的,聪明的工匠马上就想到了好办法,搞了个简易的输送带,挖好的泥土直接放入输送带,人力踩着输送带,将泥土送入两片薄墙之间,然后再由人力或者机器,将泥土推到需要的地方,并用脚压实,最后用机器压实。

    大量的人力,少量的机械,以及工匠的聪明才智,这些结合在一起,让建设城墙的工期缩短了很多,几乎是一天一个样,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就把大部分的城墙建设好了,估计在十日之内完工是毫无压力了。

    其中,有一段城墙完全建造完毕了,也就是城池北门的一道城墙,这一段城墙建造的时间不是最早的,但却是最早建设完成的一段。

    这个部分的城墙建造的速度最快,不是因为地理位置好,也不是因为这里的工匠更努力,而是李安对这一段最重视,调集了更多的工匠人力,所以,自然能够最早建设完成了。

    城墙的外面是光秃秃的,但在城墙的内部,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能让人登上城墙的梯子,城门左右两侧各有一个,也是最大最宽的梯子,其余部位的梯子就比较简陋和小巧了,只要能满足让士兵登上城墙就可以了。

    围绕内城墙的边缘,还建设有不少的房屋,这些都是给戍守城墙的士兵准备的,平时士兵可以在这些房子里休息,一旦遇到紧急情况,休息的士兵可以很快增援城墙,还有部分房屋里储存着守城物资,比如刀剑和箭矢,滚木,石这些物资,更有大型的守城器械,平时若是放在城墙上,很容易会被太阳和雨水侵袭而损害,放在城墙下面的房屋里,无疑可以提高使用的寿命。

    李安带着麾下的文武官员,很快就抵达了北方的城墙,并从城门位置的宽大梯子走上了城墙。

    与建造城墙一样,梯子也是用泥土建造的,只要外壁和表面是砖块,砖块下面全都是泥土,不过,因为压实的比较紧密,所以,完全不用担心梯子会损坏。

    泥土最怕的就是雨水了,因为雨水可以把泥土冲走,所以,为了防止城墙和楼梯下面的泥土被雨水冲走,所有砖块之间都涂抹了水泥材料,而且,涂抹的很均匀很细致,没有丝毫的漏缝,如此一来,雨水就不会进入砖块的下面了,也就不会冲垮砖块下面的地基了。

    砖块铺设的很整齐,踩在上面也很是舒坦,李安感受了一下,心里非常的满意,并一步步走到城墙顶部。

    城墙顶部地面的砖块铺设的非常到位,看了让人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受,女墙是靠外的短墙,有射击口和望口,靠内也有小墙,不过,因为敌人是在外面的,所以,靠内的小墙建造非常低矮,只有半人高,连女墙一半的高度都不到,站在城墙上,可以轻松的看到城内的所有情况,但若要看墙外的景色,那就要通过望口和射击口了,因为女墙的高度比人的身高要高一些,会挡住人的视线。

    李安走到一处望口向外看去,正好能看到外面的水泥路面,还有一侧正在干活的工匠,水泥路已经可以使用了,如此,另一侧的地基也开始铺设水泥路了,用的就是北方二十里的水泥工坊生产的水泥,这样就近取材,建设的速度和成本就会非常的有利了。

    城门的上方自然是城门楼了,自古以来,凡是有城门的地方,一般都要建设一个城门楼,一个是比较美观,从远处看过去比较霸气,另一个也可以给守城的校尉休息使用,让守城的官兵有个乘凉的地方,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城门是城池防守最薄弱的部位,外敌攻陷一座城池,一般都是从攻破城门开始的,所以,城门位置的防守,一直都是最为重要的,防守的措施自然要比城墙要多一些,除了女墙部署兵马之外,城门楼上也要部署兵力,滚木擂石从女墙扔下去的杀伤人,与从城门楼高处扔下的杀伤力是绝对不一样的,更高的城门楼可以给滚木石更高的势能,从而极大的增加滚木擂石的杀伤力,给敌人更加致命的攻击,若是部署弓箭手的话,从城门楼上射击,攻击的距离和弓兵的视野都会很好。

    正常的城门楼都是两层的居多,但在一些重要的城池或者关卡,城门楼就比较高大了,可以是三层以上的城门楼,甚至更高更大。

    李安并不太看重城门楼的防守作用,而且,工期也比较紧张,所以,安竺城的城门楼只有上下两层,是最普通常见的城门楼规格,建造起来机会没有什么难度。

    古代的城门楼大部分都是使用木材建造的,而木材的强度怎么能跟混凝土相提并论呢?而且,木材是不能防火的,一旦发生火灾的话,木质的城门楼就要彻底完蛋了,所以,李安要求安竺城的城门楼必须用混凝土建造,在重要承重的部位甚至要使用珍贵的钢筋,墙壁至少也要用砖块垒墙,而不使用坚固性欠缺的木质材料。

    “走,上楼看看去。”

    因为有女墙的阻挡,李安需要勾着脑袋才能看清城外的景色,感觉不是太好,而且,这样也影响自己的形象,所以,他决定上城门楼上,那儿只有齐腰的栅栏,不会阻挡自己的视线。

    楼梯是木质的,走起来很舒服,尽管李安要求尽可能的使用混凝土材料,但有些部位还是用木材最方便,而且,内部的小楼梯是安全的,用木质材料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还有窗户材料,用的也是木质的,只是墙壁和主题换成了混凝土材料。

    城门楼顶部的瓦片也是普通的瓦片,就是附近的砖窑厂生产的,与其余城池城门楼的瓦片并没有什么不同。

    走上城门楼,李安站在木质栅栏的旁边,单手抚摸齐腰高的木质栅栏,抬眼看向城外。

    由于视线没有丝毫的阻碍,李安可以更大范围的观察城外的景象,城外的水泥路,还有正在干活的工匠,可以看的更加清楚了。

    而向更远的地方,可以看到一个个山头,北方二十里的几座山头,冒着阵阵的烟尘,很明显,那里就是石灰矿山,冒起的烟尘是由于工匠开采石灰矿造成的烟尘。

    北方除了石灰矿的位置是一座小山之外,还有很多地方都是小山丘,这些密密麻麻的小山丘之中,是否存在更多的资源矿呢?小山丘的地底下是不是有煤炭和石油资源呢?

    这些都是李安的期望,前方的诸多小山丘到底有什么资源,这些都是需要人才去探索的,大唐的勘探技术也在进步,在技术进一步成熟之后,就可以勘探出更多更好的各种资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