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猖狂的陶二公子
秋风萧瑟,吹的树叶哗哗作响,间或有股股冷风拍打着窗棂,像是调皮的孩童在玩耍。 盘膝坐在皮褥上,看着白茫茫的纸窗,李贤思绪万千,只要陶谦一日不死,这徐州便是他说了算。 至于陶应,这家伙一直顶着个纨绔子弟的名头,即便背后有大族支持,也很难窜班夺权。 不过,后世里毛委员说过,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陶应再怎么混蛋,他也是陶谦的儿子,在讲究子承父业的时代里,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对手。 想到这里,李贤问道:“陶应麾下有多少人马?” 于禁早有准备,“陶应自己有三百多私兵,据说他丈人也提供了千余人马,算上刘备的五千人,这就是六千多人”。 “徐州百姓对陶应的感观如何?” “差的很,陶应在民间的声望还不如他的兄长陶商” “看来我得早些入城了,省的夜长梦多” 于禁深以为然:“需要我一同出兵吗?” 李贤摇了摇头,“不需要,我这次是应邀而来,可不是来打仗的,这次入城,我就带上赵子龙的一千骑卒吧,其余的人马暂且驻在小沛城外”。 陈登觉得李贤思虑周全,是成大事者就得有异于常人的心胸。 这一次,李贤有陈氏、糜氏相助,早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其他人也觉得不置可否,赵云的骑卒虽然数量不多,但战力超强,只要他们愿意,足以应对数倍于己的敌人。 退一步讲,就算赵云麾下骑卒打不过未知的敌人,他们也可以确保李贤的安危,唯有臧霸神情不爽,这一次他带了五千兵马,原本想立些功勋,可现在来看,这五千人可能压根排不上用场,“使君,刘备阴险、陶应胆大妄为,如果没有大军护送,只怕他们会铤而走险”。 李贤笑道:“不妨事,有骑卒在,没有人可以伤到我”。 臧霸依旧不曾放弃,“大军可否驻扎在下邳城外十里的地方?这样的话,一旦事情有变,也可以及时作出反应”。 李贤摇头拒绝道:“不可,大军便留在小沛城外,等我命令便是”。 “喏”,臧霸见李贤下定决心,也就不再嗦了。 不过,经过这件事情,臧霸觉得李贤有些太过大意了。 换句话说,如果臧霸处在陶应的位置上,他一定会铤而走险,截杀李贤,如果成功了,自然皆大欢喜,就算失败了,李贤又能把他怎么样? 陶应是陶谦的儿子,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事实!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处事方式,李贤想的更为周全,而臧霸却更是狠辣。 小沛城内有足够的粮秣,大军饱食一顿之后,当即恢复了不少力气。 翌日一早,李贤与赵云一道离开了小沛,而臧霸也率领人马偷偷离开了驻地。 李贤行了约莫有二十里远的地方,探马忽然来报,说陶应的兵马正堵在南门口,气势汹汹,很是热闹。 秉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李贤打算避开他们从北门而入。 千余骑卒一路疾驰,一炷香的功夫便来到了下邳的北门外。 陡然出现的骑卒吓坏了城头的守军,徐州少马,像李贤麾下这般装备精良的骑卒更是少之又少。 来的是谁? 据说曹cao麾下骑卒虎豹骑天下无双,难道是曹cao的人马过来了? 城头警声大作,一队队军卒出现在女墙上,只等敌人就位便要予以反击。 陈登打马来到两军阵前,嘴里大声呼喝:“城上何人值守,我乃典农校尉陈登陈元龙,奉陶使君之命前往青州,如今人已经请到,请代为通禀一声”。 典农校尉陈登?那不是下邳陈氏子弟吗?陶谦打算让位于李贤的事情早已经在徐州内外散布开来,难道说李贤真的来了?城头的守将不敢怠慢,他急忙探出头来,嘴里道:“陈校尉长途跋涉,却是辛苦了,不过使君有令,下邳城宽出严进,李使君若想入城,还得稍等片刻”。 李贤朗声应道:“无妨,我在城外等着便是”。 守将心道,李贤倒是个好相与的人,比起南门外的陶应强了一百倍! “快,快去刺史府,就说陈元龙与李贤联袂而来,请使君决断” “喏!” 军卒应诺离去,安排妥当之后,守将才松了口气。 自打陈登接到陶谦的命令,离开徐州前往青州奉迎李贤以来,下邳的街头巷尾便流传着“陶谦大义让徐州,属意李贤接位”的典故。 在流言中,陶谦一心为民,不谋私利,简直成了“伊尹”再世。 相对于名声不显的大公子陶商,无恶不作的二公子陶应,青州刺史李贤无疑是接任徐州的最佳人选。 有好事者已经将北海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宣扬了出来,他们大肆唱诵着李贤的好处,当然了,也有人趁机唱反调,说李贤不过是沽名钓誉之辈,十足的伪君子。 陶谦没想到,他的一个决定竟然引来这么大的动静,还闹得众人皆知。 这种情况下,倘若陶谦出尔反尔,一定会为千夫所指 下邳城,刺史府。 陶谦躺在病榻上,闭目养神,这些时日,他想了很多,从年少时的得意轻狂,到曹cao大军入侵时的无助彷徨,在所有帮助他的朋友中,李贤出力最大,据说李贤待人宽厚,极少严刑峻法,将徐州交给他,是陶谦深思熟虑下的结果。 对于城内的流言,陶谦有所耳闻,他明白,这八成是李贤故意搞出的小动作,逼得他不得不就范。 虽然心中有些不爽,可陶谦知道,李贤这是在防患于未然,谁让陶应一直在折腾呢? 想到次子陶应,陶谦顿时感到一阵揪心,这个不省心的混账东西竟然拉帮结派,意图逼宫,实在让人忍无可忍。 那刘备虽说一直有仁义之名,可却岂是任人拿捏的货色?此番听令于陶应,背地里还不知道打了什么算盘!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唯有陶应身陷局中难以自拔。 “报,使君,典农校尉陈元龙与青州刺史李贤已经到达北门外,陈校尉请示,可否让其入城” 陶谦睁开眼睛,嘴里道:“城外有多少人马?” “只有骑卒千余人,并无步卒” 陶谦松了口气,沉思半晌之后,他说道:“让他们进城吧”。 “喏!” 北方呼啸,骑在高头大马上,李贤心潮澎湃,他筹划了这么久,阴谋、阳谋双管齐下,今日,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 徐州呀,一旦收入麾下,南可威逼江东,西可进击曹cao,战略空间等于增加了一倍有余。 如果算上徐州的人口、土地、资源,李贤只要稳住人心,他的实力便会突飞猛进。 想到美处,李贤忍不住面带笑意。 按照赵云的命令,一千名军卒有一半人已经下马休整,剩下来的一半人在马上全身戒备。 斥候已经放到了五里开外的地方,一旦有风吹草动,这边可以及时作出防备。 等了约莫有一炷香的功夫,忽而,“哒哒哒”,一阵马蹄声出现。 李贤与赵云忍不住回首望去,来的骑卒身着皮甲,腰跨弓矢,是最外围的斥候。 什么情况? “报,使君,城南处的陶应正往此处而来” “有多少人马?” “骑军不过三百人,余者都是步卒,大约在六千人上下,骑军距离此处不过四里,可要派人阻拦?” 李贤摆了摆手,道:不必了,传令下去,务必多加小心,若有情况,即刻来报”。 “喏!”探马接令而去。 陈登脸色阴沉下来,陶应前来,肯定又要闹出事端,“使君,可要暂避锋芒?” “不必,我且要看看陶应意欲何为” 这时候退避三舍,反而会让陶应以为李贤怕了他。 一个纨绔子弟而已,即便有几千兵马相助,又能把李贤怎么样? 李贤仅仅是个盐丁的时候便敢只身杀入游缴所,将贪婪的朱扒皮杀死,现在,身旁有赵云这等绝世猛将护佑,又有千余精锐骑卒在手,谁怕谁? 有敌来犯,赵云一声令下,五百骑卒便翻身上马,与其他同伴一道严阵以待。 等待的时间最是煎熬,不知道过了多久,没等来陶应,却把报信的军卒等来了。 “陶使君有令,陈校尉、李使君可以入城” “没听见吗?打开城门,快快迎接” “喏!” 一个陈登,陈氏嫡子,加上徐州刺史的热门继承人李贤,这两个人值得守将弯弓屈膝,笑脸相对。 “吱嘎嘎”,吊桥缓缓放下,两队卫卒侯在城门口。 李贤笑着拱了拱手,嘴里道:“有劳了”。 陈登也客气了一句,守将不敢托大,连连告罪。 就在一行人打算入城的时候,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呼喝“且慢!”。 “哒哒哒”,沉重的马蹄声由远及近,疾冲而来。 为首一人面目阴鹫,表情狰狞,在他身后跟着两员红脸、长须的大将。 下邳守将看清楚来人之后脸色大变,他嘴里道:“苦也,这个煞神怎也来了?” 陈登叹了口气,该来的总归要来。 是陶应,这家伙在刘备、关羽的陪同下打马而来。 李贤不动声色,幸好已经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若不然岂不是要被陶应弧? “李使君快快入城”,这是下邳守将在劝说李贤。 “不必了,我与陶二公子许久未见,今日恰好遇上了,怎能不告而别?” “轰隆隆”,几百步的距离转瞬及至,陶应依旧没有减速的迹象。 赵云板着脸,他把手中长枪高高竖起。 “哗哗哗”,千余名骑卒便齐齐持枪在手,摆出一副进攻的态势。 无形中,凝若实质的杀气弥漫开来。 赵云麾下的这支骑军也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百战精锐,他们骑在马上,即便不发一眼,可那股骇人的气息却怎么也掩盖不住。 同时被千余人马气息锁定,陶应冷不丁打了个寒碜,他定睛看去,李贤身边兵马虽然不多,可却全都明盔亮甲,且不论他们胯下的高头大马,但是骑卒手中的那枪矢便给人一股极大的压力。 陶应没有见过短矛的过人之处,不过,直觉告诉他,那不长不短的东西绝非等闲货色。 无形中的压力逼得陶应不由自主地放缓了马速。 等到相距五十步的时候,陶应终于打马而立,他大声喝道:“宗元,这是什么人?你不是说父亲有令,严禁人马进城的吗?为什么他们却可以?”
宗元就是看守下邳北门的守将,他听到陶应质疑,心中很是无奈,可还是不得不站出身来,嘴里道:“这是陶使君下的命令,若不然,给我一百个胆子我也不敢妄开城门”。 陶应的目光在李贤身上扫了一眼,他故意置之不理,反倒故意露出惊讶的表情,向陈登问道:“哎呀,这不是典农校尉陈元龙吗?你怎么到了这里?” “奉陶使君之命前往青州,现已回返”,面对陶应陈登连寒暄的兴致都没有。 陶应脸色微变,他挖苦道:“我听说你去青州是为了找一个人,人找到了吗?” “找到了” “喔,就是他吗?” “不错!” “这位如何称呼?” 陶应拙劣的演技让李贤大开眼界,两年前,陶应兵寇北海的时候,就是李贤将他打了个落花流水,现在倒好,这位陶二公子竟然揣着明白装糊涂,实在令人发笑。 “鄙人青州李贤” “咦,这名字好生熟悉” 李贤不发一言,他知道,陶应故意东拉西扯,为的就是拖延时间,他想等待后续兵马抵达。 毕竟,城外的局势却是李贤占优,一千名骑卒呀,这股实力绝对不容人小觑。 刚开始,听闻李贤就在北城的时候,陶应还有些难下决断,早有消息传来,李贤带了两万大军南下,万一他把兵马都带到了下邳,谁敢与招惹他? 后来再一打听,原来李贤不知道发了什么疯,竟然没带大队兵马,只带了千余骑卒。 这等好事陶应哪里肯错过? 李贤似笑非笑,仿佛局外人一般,露出一副看戏的样子。 刘备、关羽看到李贤,都露出了愤怒的目光。 如果目光可以杀人,李贤早已经死了一百次。 北征乐安国,虽然李贤没有亲自出马,可太史慈、周仓、胡庸、赵云这些人都是李贤的部将,尤其是赵云,以一己之力追了刘备三百里! 如果不是曹cao及时出手,刘备这五千兵马说不定都要折损在赵云的骑卒之下。 此刻,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如果不是为了顾及陶应的颜面,不想被他当枪使,刘备与关羽早已经出言挑衅了。 只是赵云麾下的骑卒太过厉害了,一千名骑卒,这就是一千支短矛。 轮番投掷的话,有谁能够在铺天盖地的短矛中活下来? 想到之前自家兵马中矛而死的惨状,无论是刘备还是关羽都感到一阵揪心。 赵云还是那个赵云,他麾下的兵马也没有任何变化,而刘备的实力也不增不减。之前,一千名骑卒就把刘备的数千兵马逼的慌不择路,如今,易地再战,刘家军能否讨到好处? 不,绝不可轻开战端。 刘备已经打定心思,待会儿除非陶应的兵马冲到先头,否则的话,他绝不让自家兵马出击。 骑卒的第一波短矛力道十足,一旦中矛,绝难有人幸存下来。 流徙多地,好不容易收敛了五千兵马,这已经是刘备安身立命的本钱,他哪里舍得为了陶应拼劲老本? 自打刘备出现在陶应身边起,他就已经明白,自己绝难执掌徐州了。 因为,陶应这个纨绔子弟恶名远扬,刘备与他在一起,等于自降身价。 其实,如果有选择,刘备哪里会这样自污其身? 还不是为了李贤! 为了阻止李贤执掌徐州大权,刘备才出此下策吗? 不知道过了多久,数千名步卒出现在北城。 北城守将宗元脸色大变,他早已经派人将此处的情形通禀了刺史府。 李贤就在城外,这时候关城门已经来不及了。 可待会儿,万一双方人马打起来,亦或者陶应带人强行入城的话,宗元又该如何是好? “宗元,我再问你一遍,这城,我可入得?” 宗元咬牙切齿,他依旧缓缓摇头,固执地说道:“使君有令,不可”。 陶应打马疾行,一鞭子抽到了宗元的身上,他破口大骂道:“恶奴该死,这徐州是我陶氏的徐州,你这混账东西,如果不是我父提拔你,你还不知道在哪里混吃等死了,如今非但不懂得知恩图报,反而要噬主吗?” 宗元吃了一鞭,脸色涨红无比。 刚才那一下,以宗元的武艺他本可以躲开,但想到陶应这混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性格,他还是硬生生挨了一下。 身上的痛楚犹在其次,心里的羞辱却使人煎熬无比。 宗元虽然只是一个统领五百的军校,可却不是他陶氏的家奴! “请二公子自重!” 陶应大怒,他又抽出一鞭子,哪曾想宗元竟然闪避开来,他啐了一口,道:“好你个杀才,还敢躲?” 宗元忍气吞声,早已经怒到了极处,他大声喝道:“二公子如果再不依不饶,休怪末将不客气了”。 “好,好好,我倒要看看你跟我怎么个不客气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