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吴三桂的条件
吴三桂考虑了许久,方才开口:“让本藩攻打京城,那么闯贼该如何处理?被本藩围困在山中的闯贼,乃害我先帝之贼人,岂可轻易放过?更何况,那闯贼深受天下士子切齿痛恨,南海郡王若要放过闯贼,难道不怕犯了天下士子众怒?” 姚启圣回道:“闯贼虽然令人痛恨,可是他们也是汉人!如今鞑虏未灭,汉家子弟为何要自相残杀?那不是给了鞑子喘息的机会?王爷,要灭闯贼,还是先灭鞑子!等到打完了鞑子,回头再来收拾闯贼也不晚!更何况,若是王爷收复了京城,乃我大明第一功臣,待到那时发兵灭闯贼,岂不是名正言顺?” 只是这吴三桂没有那么好忽悠的,说让吴三桂打京城他就会去?吴三桂做事情,从来都是考虑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听了姚启圣的话之后,吴三桂冷笑道:“这京城岂是那么好打?本藩的兵力,比不得南海郡王这般兵强马壮,不要说攻打京城了,就说中原鞑子,恐怕都不是那么好打的!” 姚启圣知道吴三桂是在讨价还价,不过只要吴三桂的价格开得不是太离谱,王新宇那边完全都给得起。于是姚启圣问道:“不知道王爷要多少粮饷兵器?” 吴三桂想了一下,他自己在满清那边的时候,每年满清朝廷给的军饷是一百五十万两。如今要攻打京城,王新宇该给自己的数字不能少于这个吧?不过这几年下来,不管是八旗特供品还是烟草,都让吴三桂赚了不少银子,打个折的话,一百万两应该要给吧?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吴三桂说道:“若要攻打京城,一年一百万两银子的军饷才够!另外,还需给本藩提供盔甲兵器。” 姚启圣在出发之前,王新宇给的底线是一年一百五十万两左右,这笔钱对王新宇来讲根本不算什么问题,而且吴三桂这笔钱也拿不了几年也该蹬腿了。目前利用一下吴三桂的人马先拿下京城,以后再借机收编了他的兵马。 “一百万两,有些多了,王爷这些年卖八旗特供品想必也赚了不少了吧?”虽然吴三桂要价比底线低,但是姚启圣还是要还价的,如果答应得太痛快了,反而会让吴三桂怀疑,说不定又要变卦,漫天要价。 吴三桂冷笑道:“要让本藩兄弟卖命,一百万两不多!” 姚启圣道:“六十万两!其他的王爷可以就地收税解决问题!” “收税?去哪里收?”吴三桂哼了一声,“江南和湖广肥沃之地,皆尽落入南海郡王之手,那北地原本便贫瘠,又因闯贼祸乱,已是人烟稀少,土地荒芜,又去哪里收税?恐怕占了,本藩还得倒贴银子吧?” 姚启圣哈哈大笑:“北地是遭受闯贼多年祸乱,可是闯贼已被鞑子驱入山中二十余年,更有番薯等高产作物,人口增长迅速,否则鞑子八旗圈地又是为何?怎么能说收不收税呢?就算税收无几,总不至于让王爷您倒贴银子吧?” 经过了一番讨价还价,最后吴三桂同意,一年给吴三桂八十万两银子的军饷,另外再提供一定数量的火器,刀剑,盔甲等兵器。 之后,吴三桂还提出了一个要求:“襄阳你们打!打下襄阳,你我两军方可连成一片。但襄阳坚城易守难攻,本藩重炮不足,无法攻克襄阳坚城。” 姚启圣答应下来,本来襄阳就是琼州军准备要攻打的重要目标,以其他人的实力,都无法夺取襄阳。 …… 也就在姚启圣同吴三桂达成了协议的时候,琼州军和南洋海军分别从上游和下游两路,开始夹击安庆。上游明军顺流而下,下游的明军舰队趁着东南风的时机逆流而上,两路明军浩浩荡荡从长江上杀了过来,直抵安庆城。 攻打安庆,上游明军一共出动陆师战兵五万,辅兵三万,水师三万。因为是沿着长江顺流而下,无需太多辅兵。担任主将的是王臣,军师王余佑,副将王子豪。明军从九江出发,向下游杀去。 原本在长江上的清军水师,根本就不敢阻拦明军,施琅是被明军水师打怕了,带着残存的水师一路南逃,躲进了安庆水师大营内。施琅甚至连水下暗桩,拦江索都懒得布置了,他知道明军的水雷厉害,布置那些东西,只能是白白浪费人力物力。 明军途径彭泽,虽然之前江南的明军还未抵达这里,但是施琅的水师撤走之后,彭泽县城自动改旗易帜,换上了大明旗号。 再说下游明军,出动了南洋舰队几乎全部的主力战舰,共有大小战舰一百六十二艘,运输船五十六艘,小舢板和小船一千多艘,海军水兵三万余人,海军陆战队一万余人,配合进攻的浙军三万人马。 又是到了东南风的季节,各种西式战舰换回了西式软帆。庞大如山的战列舰借助风势逆流而上,沿途过去,长江南岸的城池都已经回到大明手中。北岸的城池,尚在清军手中。 明军手下攻打的是南京对岸的和州,这座城就在长江边上,交通便利,但也正因为州城就在江边,而且这座城不大,整座城都处于明军舰队炮火覆盖之下。 江面上,一百多艘战舰排列着整齐的队形,从和州城外驶过,右侧炮门全部打开,当舰队开火的时候,隆隆炮声犹如落地雷一般,闪烁的火光从舰队最前方一直闪烁到最后,炮弹下暴雨一样落在城墙上。 和州本来就不是什么坚城,城墙年久失修,城高不过一丈多一些,西南北三面的护城河都和小水塘没什么两样,城东是长江,原本是天然护城河,却成为了明军舰队的活动场所,炮弹不断从江面飞到城墙上,年久失修的城墙很快就被轰塌了一大片。 清军的安庆大营和驻扎安庆的长江水师,其实距离和州也算是近在咫尺了,倘若清军顺流而下,赶来支援,根本不需要两日即可抵达。但是清军已经被打怕了,只敢龟缩在安全坚城内固守,根本就不敢出城增援和州。 和州城内也没有多少驻军,绿营没有,只有地方民壮和白役,县令之所以不敢投降,是因为家人都在清廷控制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