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文娱救世主在线阅读 - 第19章 来早了

第19章 来早了

    黄广裕的国美品牌,历史上从做局到收网,前前后后也花了一年有余。

    而且黄广裕还不算100%彻底做局,而是市面上确实有人仿冒国美电器的牌子,黄只是顺水推舟煽风点火,把这个“被仿冒”的声势、范围闹大一点。

    所以,即使费雯清和顾诚在意向上达成了一致,那么庞大的案子,顾诚不等个一年是不可能有结果的。按照常理,YY要想抢过国美的“国内第一凌驾于工商总局规则之上的驰名”声势,已经是不可能了。顾诚估计能在2004年底之前搞定这一切,已经算不错。

    幸好,顾诚并不是司法界的人士,对于能不能抢到“第一个钻XXX法律空子”的名头并不是非常介意。

    而且按照费雯清后来给顾诚分析的细节,相比于国美这些搞实业的而言,YY最大的优势就是知名度。

    历来驰名商标即使走司法认定,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除了“商标经营使用年限”这个硬杠子可以比通过工商总局行政认定时松一松,其他指标的严格程度依然照旧。销售额10亿绝对不能少,产品/业务必须覆盖全国所有省份也是肯定的。然后就是各种证明域内影响力和被仿冒的范围和力度。

    一般来说,搞实业的最缺的是影响力范围证明材料,比如当时法院常用的两个指标:“百度搜索XXX商标字样时,能搜到几条结果”,“谷歌搜索XXX商标字样时,能搜索到几条结果”。

    搜出来结果越多的,对于法院认定驰名帮助越大。而按照这个标准,互联网企业是先天性比搞实业的有优势,因为互联网公司的商标特别容易在网上被提到。

    而互联网公司的短板,往往是营业额——国美电器03年就轻松80多亿销售额了,距离驰名的硬杠子10亿早就超出不知多少,加分很多。

    历史上同期的互联网公司中,只有陈天乔的盛达靠“传奇”网游的火爆烧出过这么多销售额。至于其他BAT,如今都还在扩大阵地赔本赚吆喝,营收收入可怜得一逼。之所以腾云要到2008年才驰名,就是因为马腾从06年开始才冲上了“Q币年销量破10亿”这道坎、到08年才堪堪攒够“连续3年品牌销售额破10亿”。

    不过这一点,在顾诚身上就完全不叫事儿了——虽然“传奇”的销售额是属于顾诚名下另一家公司“传奇娱乐”的,和YY毫无关系;而且YY的网络侧业务这半年多来几乎没有销售额。但顾诚的YY品牌MP3可是和互联网产品使用同一商标的,688一台的MP3,出货200万台就够指标了。

    03年的线上商务还不太发达,光靠叮铛网官网上卖MP3,以及在淘宝上开官方旗舰店,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如今顾诚还让公司联络了不少线下的实体店,主要是各地的数码城,线下渠道要赚差价,因此这部分销量至少要留出20%的折扣给经销商,YY电子的实际开票出货价有可能是500块出头。但凑指标应该还是够了。

    捋顺了这么一大串脉络,听费雯清一点一点把整体解决方案的要点剖析清楚,顾诚总算松了口气,可以在这桩事情上做个甩手掌柜了。

    无论是运作驰名,还是普通的继续炒作品牌价值,他都交给了刘慧这个“导演”和费雯清这个“编剧”去全权负责。

    而一旦这一切运作下来,YY的商标可以成功驰名的话,不仅YY电子的MP3可以得到保护,YY网络科技的软件同样可以沾光。

    或许互联网界的同行们此前一贯淡化驰名的重要性,但那只不过是因为圈子里大家都是“只做流量不做业绩”、“崛起飞速来不及积淀品牌深度”而不得已为之的。

    一旦顾诚钻了这个空子,他完全有把握成为唯一一家依靠司法认定这个法律空子成功驰名的互联网巨头。到时候他有别人没有,这方面的宣传攻势就能进一步加大,利用

    更有甚者,顾诚后世是知道苹果的IPHONE商标被皮具商仿冒生产手机套一案的,如果他驰名了,而苹果没有及时重视其在华驰名问题,顾诚还可以通过主动运作,促成这个案子早点儿爆发出来。

    然后就能逼着吃瓜群众们注意到“YY已经驰名了,而苹果公司当时在华尚未驰名”这个问题。

    对于吃瓜群众来说,商家是否驰名,很多不懂行的人是不关心的。但是再吃瓜的群众,也知道去对比。如果闹出大案子,苹果因为未驰名而起诉别人侵权都败诉了,而这时再宣传一下YY已驰名,这个逼格就反衬出来了。

    顾诚就是准备到时候踩着马腾或者乔布斯的脸,凸显自己比你们早驰名很多年。

    ……

    花开两头,各表一枝。

    原本只是打算让刘慧稍微左右互搏一下为YY-mini造造势,没想到引出费雯清这么一个专业人士,硬生生把YY品牌建设这盘棋下大了十倍。

    和费雯清接洽完一切,算算日子也已经是九月过半了,距离国内王青明技术负责的人人网上线已经有40天;而米国那边扎克伯格那边参与的“人人网海外版”YY网,也已经推广了有半个月。

    顾诚连忙把自己的主要精力从MP3市场抽回来,集中处理社交网站的事情,毕竟这才是比未来正版音乐渠道布局更重要的事情,属于不能错过的风口。

    国内部分的人人网上线虽早一个月,却因为暑期那一个月学生党之间的自我病毒式传播效应几乎没有,所以发展速度也不比海外版快多少。

    八月里,除了钱塘本地那些大学,乃至顾诚让公司内核心技术层/管理层重点地推的几所京沪名校之外,全国其他大中院校都只有零零散散几个学生开了FACEBOOK。

    相比之下,倒是白领阶层的用户群,在八月份为人人网贡献了最初的20万开通量,这些人大多是30岁以下的白领阶层顾诚粉丝。因为企业用户不存在暑假,自然可以第一时间扩散蔓延。

    不过相对于学生而言,企业用户没那么rou丝,荷尔蒙属性也没那么爆棚,不像小屁孩那样喜欢偷窥校花班花晒照。毕竟都是成年人了,知道踏上社会之后追妹不能光靠帅,还是经济基础比较重要,也不敢做出强势围观的举动。

    所以从各方面而言,企业用户第一个月里对人人网的推动帮助并不是很大。晒照的人只占了开通个人空间用户的不到10%,更多的人则是在写日子和发鸡汤段子,看上去和腾云方面刚刚上线的QQ空间没有太大本质区别。半年后即将上线的新浪博客,基本上也会是这个路数。

    顾诚一开始是满怀希望一鸣惊人的,但看到最初的成绩单之后,也不得不现实一点,分析自己实际取得的成绩与平行时空同类产品成绩偏差的原因所在。

    这种事儿没法找人商量,毕竟除了他谁都不是穿越者,只能一个人一杯咖啡苦思冥想,在本子上罗列各个差异因素。

    充其量,他可以借助的资源就是从战略调研部的柳书琴那儿拿点用户数据分析和市场反馈看一下。

    “本来扎克伯格的FACEBOOK应该是2004年年初上线的,现在我人人网比它提早了四五个月。而且FACEBOOK最初只在米国发展,等到国内人人网的前身校内网学过来的时候,已经是2005年了。何况校内网好像一开始也没做好,又过了一两年被新的投资人砸钱做大、改名叫人人网之后,才有了点儿声势。

    现在看来,国内搞人人确实太超前了,但是究竟超前在哪儿呢?这么有实名隐私窥探便利性的应用,居然被打回传统博客类产品灌鸡汤的道貌岸然状态,不应该啊……”

    顾诚如此想着,花了好久揣摩报表数据,总算有点想法。

    如今才03年,手机还不能拍照。

    在华夏国内,手机普遍能拍照,历史上基本上要到2005年左右。等诺基亚7260为代表的那一票货色普及之后,大学生们才化身自拍狂魔。而03年只能靠专门的数码相机来拍照,晒秀炫的便利程度自然要低得多。

    顾诚并不知道这些细节,但他至少可以看清眼下:国内的相机普及率确实比较可怜。在二线以上城市,有能力玩自拍的都市白领和大学生,基本上还不到20%。如果再往穷困的三四线城市看,以全体华夏网民为统计蓝本,这个数字可能连10%都不到。

    而FACEBOOK类的产品之所以在米国先发展起来,显然是因为米国人的生活水平比较高、数码相机普及率大。

    不过不能够拍,好歹能够围观别人,还算不上致命的问题。人人网虽然是国内首发,但要想做大走稳,最初这半年多里,估计还是只能指望先在海外圈地、形成声势。而国内只能先作为一个博客空间类产品稳住市场占有率,占住坑,再慢慢转型了。

    或许还可以上一些鼓励“校花级网友”晒照的运营策略,把实名交友的rou丝们统统拉近人人网的战略圈子。一个校花级网友,吸引数百rou丝绝对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