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逍遥农民在线阅读 - 第十四章葡萄进城

第十四章葡萄进城

    加盟华联,在一个比较小的县城投资上亿,风险无疑是巨大的。公司派能力突出、富有进取精神的小董下来坐镇,无疑是看好他开拓市场的能力。湘妃县城的消费水平能力,据考察不高不低,值得投资。小董下来,谨小慎微,事必躬亲,忙的焦头烂额。近来,华联才算打开局面步入正轨,有条不紊地运营着。

    水果品种丰富多样的湘妃县,水果每斤都在五元以下,可有种葡萄卖价二十元,并且供不应求。突然出现如此怪异的事,小董当然留了心。品尝这种葡萄时,小董眼睛一亮,觉得有必要引进经营。

    答应杨帆极其刻薄的条件,签订葡萄进驻华联的合约。合约破坏华联制定几十年的的规矩,给与杨帆极大的便利,损害了华联的利益。但是在商言商,小董完全懂得一个品牌效应带来的利润,极品葡萄仅仅有一亩地,吃一串就少一串,卖完了只有等待来年,完全代售这样一种品牌无疑是双赢的,这能大大提高华联的知名度,比打广告吹嘘更直观看见效果。即便一分钱不挣,或者倒贴钱,也有必要考虑。

    签订合约,小董确实冒了风险的,如果这种葡萄的卖价仅仅是昙花一现,一时忽悠炒作,才卖出的二十块一斤。那么无疑将要大亏,为公司里带来不可预料的灾难,自己也将成为笑柄,不得不卷起铺盖走人。

    把葡萄定价为五十元一斤,小董犹豫不绝,咬着牙才定下来的。为此,小董焦躁不安,时不时走到水果摊上边,看极品葡萄的销售情况,其他的事一概不理,甩给了手下。几个在杨帆手上买了极品葡萄的熟客,问价格怎么涨到了五十,不是二十块的吗,他们极力抗议着,见抗议无效又摇摇头口里骂着jian商走了。葡萄摆出了好一会儿,却无人问津。小董急的嘴巴上火,好不容易卖出了一斤,小董才稍微平静了些。

    当天是中秋节,过了十二点人多了起来,许多人问起最为显眼极品葡萄的情况,小董抓住时机亲自一一解说。不想销售火热起来,许多人买了一两斤回去,不到晚上,四百多斤极品葡萄所剩无几。欣喜之余,小董又有些懊恼,不该把极品葡萄价格定在了五十元一斤,价格以后在县城再也涨不上去了。

    有鉴于此,葡萄应该转移阵地,毕竟大城市的消费水平更高,小董把这件事情连夜汇报到上面,请求给与考虑。领导电话里沉默了许久,才说已经知道到了就挂了电话。握着离线的电话机,小董忐忑不安,不明白领导的想法,既不表扬也不批评,那究竟是什么意思。

    一个多小时后,公司来电,首先表扬小董近来的优异表现,肯定了他在湘妃县城的一系列工作,为华联进驻县城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即将考虑他的加薪升职。最后关于极品葡萄,赞扬了小董的别具慧眼,能够灵活运用,把葡萄销售网罗到华联的名下。特别交代最后的一千多斤极品葡萄先不动,等待公司决策,并尽快把注册商标拿下,把葡萄送到质检局检测,拿回数据。末了,领导话里有笑意,希望小董给他寄过去十斤葡萄,让几个股东尝尝究竟是什么味道,能够如此稀奇。

    第二一早,华联超市一开门就有几个人要买极品葡萄,但是听说极品葡萄已经卖完,近期估计不会有,他们很是失望地走了,其他的水果看都不看一眼。真是三千宠爱在一身哪。

    小董这次来村里,一是贺喜送钱来了,二是叮嘱杨帆不要摘葡萄,留待后用。

    被杨帆欺骗喝了一口汤,小董辣的直冒汗,半天才恢复过来,却也没有在意,还以为杨帆故意整人,放了一锅的辣椒,等待愿者上钩,自己恰好上了钩。小董笑骂道:“你没事,整天想着整人玩啊,太小孩子脾气!”

    见对方误解,却也不点破,杨帆傻笑着打趣:“怎么想起跑到村里了,难不成看见漂亮的姑娘,也想包个二奶。我告诉你,千万不要打这个主意,她们喜欢猪啊,牛啊,鸡鸭,绝对不会喜欢你的。”

    小董鄙夷地看着杨帆说:“你就那点出息,整天想着二奶!”骂了句,恍然两人怎么这么熟悉了,不经意之间,仿佛已经成了朋友。顿了顿,才把来意告之了杨帆,并且把钱郑重送到他手上。

    当着对方的面,杨帆数了数钱,这不是不放心,而是郑重对方,在都市的职场里,这个是必须要养成的习惯,免得对方回去担忧。杨帆的确佩服华联的手段,也敢cao作,把葡萄卖出了五十块钱一斤,自己二十块钱一斤估计在他们的眼里是短视了,更不可思议的他们还想继续涨价,卖到大城市里甚至国外去。自己真的是见识短浅的乡巴佬吗?杨帆自嘲地笑了笑,这些都不重要,呆在家数钱就是,烦恼留给他们,岂不更好。

    小董去了地里,看着藤架上的葡萄,估算一下,应该还有二千斤的葡萄,不解的问杨帆,为什么说只有一千五百斤提供给华联,剩下的打算怎么办。当获知杨帆留着自家零吃,酿酒用时。小董半天说不出话来,瞪着眼睛看着杨帆,半响,喃喃地说会享受,够奢侈。小董又去看了看地,抓了把土,看不出什么原因,真的只有这亩地能够种出极品葡萄?甚是狐疑,不过已经签了合同,姑且相信杨帆说的。

    杨帆领着小董小巷子里转了转,到田埂望望。林木葱郁、峰峦叠幢淳,稻田金灿灿,村民淳朴热情。小董被这没有丝毫喧嚣,朴实无华的村子深深吸引,恍然之间也明白杨帆一个大学生回家种田的缘故。就是自己呆着都不想走了,更何况杨帆是这里长大的。

    在杨帆父母的极力挽留里,小董依依不舍地走了,在路上还在回味村里的点点滴滴,恍若一场梦。

    这时,杨帆哥嫂偕同杨生到家。杨帆心说原来哥哥去了杨生家,怪不得半天不见人影,哥一个闷葫芦特别不爱说话,在村子里也没有别的地方去,况且最初有种混的不好,无颜见山东父老的情绪,这会儿原来是去见他的好友了。

    杨生是扬帆的本家人,长他几岁,小时候经常在一起玩。杨生是扬帆哥哥杨永的好友,考上了中专,毕业后留在县城,娶了一个高官的女儿,目前已经是********的秘书,负责写稿的。

    杨帆见着杨生吃了一惊,四年不见,以前那个瘦瘦小小、斯斯文文的人完全改样了,他胖墩墩的满面红光,脖子都和头部一样大了,心底冒出句:脑袋大脖子粗不是高官就伙夫。却笑着问候道:“杨生哥,好久不见,你都发福了。”

    杨生点点头,腆着肚子,面带笑意说:“杨帆你比大学时胖了点,但是看起来还单薄,继续加强营养!”

    杨帆听了笑了笑,心底极为不舒服,以前那个在一起玩的朋友不见了,变成满嘴官文的官油子。回想起从前一起打闹的日子,既是伤感又是悲哀,究竟自己过于怀旧不适应社会了,还是他改变的太多漠然不识了。

    两人再也没有说话,杨帆仅仅做在一边听杨生和哥哥说,杨生交谈里大多数也是官文,杨帆一阵阵的迷糊,最后什么也听不清了。

    杨帆出了门茫无目的走着,不说一个村里一个族的,难道自己一个大学生都无法和他说上话吗?难道这个社会继续分成三六九等?自问却没有答案,心里也越发的悲恸。

    走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站着一个山坡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出了村。杨帆愣了愣神,微风习习,头脑清醒了些,极目这楚天世界,田园,山村,流水,附近一切都是那么安静与安祥,也依旧过去的乡村田园,没见多少变迁,改变的或许仅仅是人。

    瞭望了许久,杨帆心情渐渐平静下来,自嘲的笑了笑,难道自己还是像高中时候一样,慷慨急昂,要做个人上人?受不了别人对自己的漠视,要出人头地?多么幼稚可笑,既然决定了,那么别人的眼光与我又有何干?别人的生活态度我无法干预,但是我完全可以回归我的本色。一亩薄田,几分悠闲,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这已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