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周瑜小乔全传在线阅读 - 拜会

拜会

    狡猾的张让不肯善罢甘休,他的嘴中又射出一支毒箭,想要置李膺于死地:“陛下,昔董子继承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创造出一套“天人感应”的学说。他认为,‘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庆、赏、刑、罚与春、夏、秋、冬以类相应’。

    天意是‘任德不任刑’,‘先德而后刑’的,所以应当春夏行赏,秋冬行刑。大汉律令实行‘秋冬行刑’制度,除谋反大逆‘决不待时’以外,一般死刑犯须在秋天霜降以后,冬天以前执行。因为这时天地始肃,杀气已至,便可以申严百刑,以示顺天行诛。

    老奴之弟罪该万死,但是不该在本季执行,本季正值阳春,按律令不该执行死刑。如果违背天意,就会招致灾异,受到上天的惩罚。”

    听说要受到上天的惩罚,桓帝吓得心头一阵紧缩,连连说道:“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桓帝对李膺怒目而视,正在危急关头,陈蕃恰好前来启奏要事,他急中生智,赶紧替李膺解围:“陛下,臣听说凶徒杀害孕妇,则宜早决,孕妇乃替天生养,残害孕妇实乃违背天意,大不祥也,司隶替天行刑,不应僵守律令,何罪之有?况且张让此前窝藏其弟,应该追究首匿之罪!”

    张让听后,虽然还不死心,但是实在想不出更加刁钻的理由,又气又怕,痛哭流涕结结巴巴地说:“老奴没有包庇窝藏,你们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可怜吾弟,可怜吾弟被人陷害!”

    桓帝听他说的有些离谱,加之陈蕃的一席话让他释然,故转怒为喜,他劝张让:“你弟已经死了,再追究司隶的罪责也不能让他死而复生,我看,还是算了吧!”李膺感激地望着陈蕃,二人目光相接,心心相印,自此肝胆相照。

    从此各个黄门、常侍都屈身敛迹不敢嚣张跋扈,连休假时也不敢再出宫。桓帝诧异地问是什么原因,他们都叩头流泪说:“怕李校尉。”当时,朝廷一天比一天紊乱,纲纪败坏,只有李膺等少数官吏独自保持风采,凭借声名自我清高使众宦官感到畏惧。

    为此,一些文人sao客为天下名士定出雅号,尊称李膺、荀翌、杜密、王畅、刘佑、魏朗、赵典、朱寓为“大汉八俊”……

    对于李膺的这些故事、佳话,刘陶百听不厌、耳熟能详,但是他仍然感到今天冒雨登门造访不虚此行、受益匪浅,因为百闻不如一见,能当面一睹这位贤士的风采,聆听这位君子的教诲,触摸这位高官的心灵脉动,共鸣这位偶像的喜怒哀乐,实在是机会难得,是他三生有幸。

    他的坦诚,他的平易近人,让刘陶对他的认识更加丰满、立体。过去,李膺大人是他的偶像,他必须仰视他,甚至觉得他高不可攀——他的高度是自己难以企及的,他的事迹是自己想也不敢想的,

    可是,今天的晤面,使刘陶觉得成为李大人那样的人既难也不难——难——是因为许多人被名缰利锁牵绊,安于现状,害怕风险,不敢坚持立场,不肯为大义舍弃自己的荣华富贵,不肯“失”——说不难——是李膺大人这样的人并非三头六臂,刀枪不入,并非生来就是如此,

    更非可望不可即的神圣,其实,每个人只要像他那样始终坚持舍生取义,富贵不能yin,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敢于“失”,舍得“失”,就能达到李大人那样的高度。

    通过这次拜会,他认识到李大人其实就是凡人,也食人间烟火,也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也有软肋。

    只不过在大是大非面前,他勇于放弃,舍得放弃自己的高官厚禄,舍得放弃自己及家人的荣华富贵,甚至宝贵的生命——许多人之所以不能成为像李大人那样的人,就是因为不能放弃眼前的暂时的利益,而碌碌无为,尸位素餐,李大人正是因为他的得失观、义利观以及他始终能够做到言行一致,使他名闻遐迩,受人爱戴。

    放弃了暂时的利益却能获得永恒的英名——如此一对比,使刘陶觉得成为李膺大人那样的人死而无憾!刘陶刚想请教李膺一些问题,这时,仆人进来禀报,说太尉有请。

    此时仆人将烘干的衣服送来,刘陶换上后,李膺拉着他的手,将其送到大门外,邀他上了自己的车,将他送到太学,然后去太尉府拜见陈蕃。

    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大街上行人稀少,街道两旁梧桐树上的叶子获得在空中飘舞一次的机会后再也不能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在凄风苦雨中被践踏成泥。

    它们也曾见证过京师都会青石大街上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们的华美服饰和宝马香车,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的褴褛衣衫和毛驴牛车,在酒肆歌楼、广厦豪宅的背景中,这些人无论是春风得意还是愁眉苦脸,一起构成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人流如织的繁华景象;

    这些树叶应该听到过各种口音的叫卖声:卖花的,卖炊饼的,卖梨子的等等;它们也应该见过杂耍卖艺的表演和游侠们的矫健身影和警惕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