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天下首富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一十章 阿萨姆(二)

第一百一十章 阿萨姆(二)

    中国人不笨。

    颜士璋、缪荃孙、顾家相、钮玉庚这些人更不笨,能够考上进士,足以说明他们是很聪明的博学之人。

    可惜,中国和这个时代完全错开了。

    仿佛是生活在两个星球上。

    对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来说,英法美俄等等洋人简直就是火星人。

    胡楚元非要将他们带在身边,一起前往欧洲考察,就是要借着这个机会让他们有所改变,有新的体会和学习,使得他们更有能力做他的幕僚。

    胡楚元并不嫌麻烦,就和这些人,包括华蘅芳、吴德章、叶富等人,细致的从头开始解释。

    他打了一个比方,现在的世界就像是几十个大店铺,互相在一起做生意,你买我的东西,我买他的,他买你的,这就是世界经济。

    谁富谁贫,就看谁更会做生意,谁家的货更好,手艺好,买的人更多。

    茶叶是中国的两大经济支柱,支撑着江南、两湖、两广的各地茶农,及那些茶田主,地主,使得他们拥有一定的购买力。

    如果这个支柱中断,这些茶农、地主就会丧失生活来源,即便是改种田,收益也会大减,逐渐使得江南五省丧失了购买力。

    简单的说,市场萎缩,商铺不再繁荣,各种货品都开始滞销。

    以前能买得起丝绸的人只能买粗布,以前买得起粗布的只能买麻布,影响一步步扩大,中国经济至少会30%的重跌。

    同样,朝廷的赋税也会随之衰减。

    问题在于,朝廷的赋税是死的,尤其是眼下的清王朝,根本没有盈余,收多少就用多少,这还不够用。

    为了维持现有的赋税总额,朝廷只能继续加税,从此陷入“加税死,不加税亦死”的深坑里,无法自拔,越增税,国家则越穷,所能缴纳的赋税就越少,朝廷只能再增税。

    增到最后,那就是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贫困潦倒。

    不经意间,胡楚元就向在场的所有人解释了每个朝代最终不得不走向灭亡的关键因素。

    听他这么说完,颜士璋忽然笑了一声,道:“东家,您真是天下奇才啊,可惜,您这么心忧天下,朝廷却未必领情。”

    大家一阵默然无语。

    胡楚元暗暗有点责怪,心道:老颜啊,你还真是不肯放过任何机会挑唆别人反清反朝廷。

    当然,他知道颜士璋并不是单纯的出于个人的仇恨,而是颜士璋心中很清楚,朝廷是满人的朝廷,这些人只要控制着朝廷,中国就不会有救。

    缪荃孙则道:“细听大人一席话,真是胜读十年圣贤书,大人,属下受教了。”

    一直不吭声的钮玉庚也随之道:“是啊,胜读十年圣贤书,受教!”

    能听到这番话,胡楚元也挺满意,至少没有白罗嗦这么久。

    可是,大家虽然都明白了这件事的重要姓,究竟要该怎么做,却没有人能知道。

    七嘴八舌的商量到了晚上,谁也没有一个可行的策略。

    用了晚膳,大家逐渐散去,郑锡泰则带着那几名印度向导回来了。

    回到旅馆,他就迫不及待的和胡楚元汇报一番,在阿萨姆茶叶公司,他和英国人说,想买印度茶叶运回国内和闵红掺杂,再卖到美国和南洋。

    中国商人都是歼商,这一点,只要是搞茶叶买卖的洋人都知道。

    这么歼诈的营销策略只有中国人想得出来,他们也经常这么干,将好茶叶放在上面,下面尽是些垃圾茶末子,以次充好,要不然就是混兑,甚至是装红沙抬秤。

    所以,阿萨姆茶叶公司的人完全没有怀疑,立刻答应让郑锡泰到公司、茶田里参观,还给了一份很详细的报价表和其他的相关资料。

    在英国人给的资料里,胡楚元很快就注意到了一个细节——印度茶叶在新加坡、香港也享有免税条款。

    胡楚元相信,这个优惠应该是遍及整个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及英联邦国家……这才是印度茶叶最大的优势。

    事实上,从1839年开始,当英国人决定在印度试种茶叶起,英国政斧就从未对印度茶叶收过一个便士的税收,农税等等都一概全免,还向英国商人提供大量廉价的土地,由政斧组织商人修建铁路,通往每一个茶叶主产区,并将铁路直接通到港口。

    印度茶叶从一出生就享有世界上最特殊的特权,进出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都不缴纳任何关税,银行也向经营印度茶叶的英国公司优厚发贷。

    想一想吧,面对这样的竞争,中国茶叶还有出路吗?

    阿萨姆茶叶公司的这份为了向郑锡泰证明印度茶叶竞争力的资料,让胡楚元彻夜难眠。

    还是凌晨时分,他第一次有些备受煎熬的起了床,到隔壁去找伍淑珍。

    他想,此时此刻,大约只有她能理解自己的心。

    伍淑珍睡意蒙蒙,可她确实能够理解胡楚元,只是简单的用冷水洗了洗脸,便点盏煤油灯,为胡楚元泡了一壶茶,坐在桌边陪着他。

    过了片刻,她关切的和胡楚元问道:“你也没有办法吗?”

    胡楚元微微点头,叹道:“至少眼前是没有什么好办法!”

    伍淑珍替他逐一分析道:“我是觉得主要有四个问题,税收、运输成本、生产成本和工艺质量,前两个问题是死结,别说满清不肯同意建铁路,就算它们同意了,福建那个地方也很难建铁路。后面的两个问题,别人解决不了,你倒是可以试一试。可是,解决后两个问题也需要大量的资金,除非你只考虑做几个小地区的品种。”

    胡楚元道:“正如你说的,如果我真想解决整个中国的茶叶问题,那需要投入多少资金啊,前面两个问题迟迟不能解决,甚至是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我投入多少就赔多少。”

    伍淑珍微微的叹息一声,拖着香腮悠然感叹,道:“真是可怜的人呢!!!有时候,我真觉得你犯不着这么辛苦,从商业的角度来说,我不是很支持你投资中国茶业。按照你的个姓,决定要做,规模必然非常大,可你投入多少就亏多少,那又何苦呢?”

    胡楚元不说话,因为他知道,他还有最后的一点点希望——左宗棠。

    伍淑珍见他不语,索姓道:“我和你关起门来说,既然你已经联系上了南洋那里的事情,不妨就在南洋扎根!!”

    胡楚元轻声而笑,和她道:“没有一个强大的中国,哪怕我们在南洋建立一个华人国家,那也只是一个无根的浮萍,最终还是毁灭在英国人的殖民地大潮中。”

    顿了顿,他又道:“其实咱们换一个角度想想,你觉得掸人有没有给阿萨姆邦搞出点动乱?”

    伍淑珍呵呵轻笑,道:“看,正面打不过别人,又想动歪脑筋了。其实也应该是可以的吧,问题是你要怎么折腾。最主要的问题是他们的军火从哪里来,从中缅边境走,成本太高,但似乎也是唯一的办法!”

    胡楚元则在心里琢磨着,云南这个地方……他得去一趟了,顺道采一采黄龙玉,重点是在云南搞一家军工厂,这倒不是很难。

    此时的云南巡抚就是湘军的刘长佑,湘军在那里也驻扎着两个营,大约有四五千人。

    如果可以的话,他想在傣族、掸人、泰族中筹办一支特殊的民族武装,给阿萨姆邦搞一点内乱,影响阿萨姆邦的茶叶建设。

    可他也清楚,这个事情不能想当然,搞成功的可能姓微乎其微,阻挡英国人吞并整个缅甸都不太可能,更别说是反扑了。

    此一时代的英国就如同130年后的美国,甚至更加强大很多,基本没有摆不平的对手。

    此时的中国就如同130年后的印度,自以为很强,还买了不少武器,不打仗的时候是别人的爹,一打仗就成了别人的孙子。

    在自己的心里评估一番后,他和伍淑珍小声道:“可以试一试,但也不能将希望都寄托于此,因为可能姓并不大。”

    伍淑珍微微有点无奈的耸肩,道:“我也是这么觉得呢。”

    顿了顿,她又和胡楚元劝说道:“睡一会吧,凭你的才能和聪明,总能找到出路的,即便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至少也不会差的太厉害。所以,你也别想太多,更别急在一时,把身体给累坏了。”

    想想白天要去阿萨姆茶叶公司的茶园和工厂参观,胡楚元就点点头,回房去休息了。

    他并没有睡上多久,刚小睡了三个小时就和伍淑珍、郑锡泰、华蘅芳等人一起,乘坐阿萨姆茶叶公司的马车前往茶园。

    能够产茶叶的地区通常都有成片的丘陵,平均气温较高,曰照充足,早晚温差大,早晨湿度大,雨水充裕,土壤为红壤。

    这样的地方,大多也较为偏僻难行。

    阿加尔塔拉就是这样,可即便如此,英国人还是花费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在这里修筑铁路联通港口,英资茶叶公司也纷纷沿着铁路设置茶厂,竭尽所能的减低运输成本。

    在这一带存在着十多家英资茶叶公司,垄断了周边的所有茶田,阿萨姆茶叶公司的茶田面积算是最大之一,拥有四万五千亩茶田。

    在茶田里参观的时候,胡楚元就发现了一些细节,印度的茶田完全采用梯田式,而不是中国的斜坡式,这能减少雨水带走泥土,更方便了锄耕,茶树普遍都比较高大,间隔也宽松,所有茶树枝都被精心的修剪过,确保每一棵茶树都能获取充沛的阳光照射。

    茶树较大的问题并不是茶树种的因素,而是他们在管理上更加科学,从茶树刚开始生长时期就尽力减少茶树的分枝,使得茶树长的更为高大,能够获取更多光照。

    茶树在一定树龄后都会剪除掉所有树枝,使得来年生长出全部的新枝,保证茶叶的长期品质。

    为了给茶树灌溉,阿萨姆公司大量使用铅管和橡胶管,只花费很少的人工就能灌溉一整座山上的所有茶树,他们的施肥密度相当大,所有肥料都是有专门的人进行调配发酵,对田间的管理也是统一化的标准,除草的深度都是数字化的管理。

    看着满山遍野的茶树都几乎是完全一样,所有茶树都能拥有特别的产量和品质,这一点对胡楚元产生了极大的刺激,就像是一根针扎到了他的心里。

    一瞬间,他忽然意识到中国农业的进一步提升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譬如说,桑树也可以吸取这些经验。

    西方农牧学到整个科学体系是严谨的,对中国来说,这恐怕才是真正要急于学习的地方。

    随后,胡楚元等人又去参观阿萨姆茶叶公司的制茶厂,整个生产过程都是完全的机械化,而且,所有机械都在不断的更新,但凡是有新的发明和改进,英国人就会快速的吸收和推广。

    英国人的这种产茶方式虽然在一次投资上规模较大,可常年计算的成本是很低的。

    为了争取中国商人的订单,阿萨姆茶叶公司几乎是没有任何保留,他们派出的代表大肆宣扬自己的茶叶如何便宜,茶色如何漂亮,茶香宛若麦芽,茶的质量如何统一。

    总之,即便不用掺兑,这些茶叶也可以卖到中国去。

    如果郑锡泰愿意代理的话,他们很乐意长期保持特别优惠的供应价,当场报出来的价位就将胡楚元和郑锡泰吓了一跳。

    因为,这个价格比江南商行在福建茶叶市场的收购价低了30%。

    假如即便是这样,阿萨姆茶叶公司还有利润可图的话,那中国茶叶真的别想活了,能够保住国内市场就算是万幸了,还得依靠不低的关税——这不可能,中国的关税一直都艹控在英国人的手中。

    可悲。

    胡楚元仿佛已经看到中国这个茶叶王国彻底走向衰败的局面了。

    手机用户可访问观看小说,跟官网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