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普天之下在线阅读 - 第一章 行路难

第一章 行路难

    终于要离开阿勒坛山了。

    梁诗若紧紧地拉着赵诚的的腰带,脸上含着泪水,让赵诚于心不忍。

    “若若,快放手!”赵诚安慰道,“等我在大斡耳朵安顿下来,我就派人来接你,我保证不会超过一年。”

    “呜呜……”梁诗若只知道哭哭啼啼。

    “姑娘,主人此去大斡耳朵,行程三千里,路上太过艰难,若是耽误了行程,到了冬天就难以成行了。”管家耶律文山劝道,“若是大汗不高兴了,那就麻烦了。”

    “哥哥,你要发誓,不准骗我!”梁诗若止住眼泪,撅着小嘴说道。

    “我赵诚可以向天发誓,在一年之内定当和梁诗若团聚!”赵诚拍着胸脯道。梁诗若悲伤之下有些疏忽了,因为赵诚并没有说若是违誓了,会如何如何。

    赵诚趁势矫健跃上了赤兔马,像一位出征的勇士一般潇洒。他居高临下地对耶律文山道:“管家,我的家就交给你了,你要善待我的仆人,照顾好我的牲畜。我的meimei你要当公主一样尊敬,若是有一样不太令我满意,我定严惩不贷!”

    “主人请放心,我耶律文山是个言而有信之人,祝愿主人此行顺风如意。”耶律文山保证道。

    赵诚转向忽图勒老人,老人立在日见萧瑟的秋风中,显得苍老无比,赵诚怀疑这一别恐怕无缘再相见。

    “不儿罕,你就放心去吧,我会帮助你的管家照顾好你的财产和牧场。雏鹰总要展翅高飞,幼虎也总要寻求属于自己的领地,不要回头。”忽图勒老人挥了挥手,言语中有说不尽的悲伤。

    他的孙子曲律和莫日根正在和他们的父亲和母亲,挥泪作别。赵诚抬头眺望这片他生活过无垠的草原、丘陵与树木,心中无比的惆怅,唯有那雄浑的阿勒坛山沉默不语,用威严的目光注视着这群将要远行的人们。

    “这是我成长的地方,也许此生再也不能回到此处。我愿发誓,除非我身死异乡,若再回到此处,当带十万大军!”赵诚在心中暗暗发誓。

    “出发!”赵诚喝道。王敬诚、刘翼和何进,还有曲律兄弟俩都上了各自的马,挥手作别。

    赵诚再一次注视了这一片土地,他最后向梁诗若投出深深的一瞥,一切皆在不言中。他双腿一夹赤兔马的腹部,那赤兔马越从而出,一马当先向前冲去,拴在后面的乌骓马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王敬诚等人却是每人配备了三匹马,弓箭、干粮和野营器具。

    看着赵诚等人的背影,忽图勒老人喃喃自语道:“雏鹰还是选择了远走高飞,若是再见到时,定会是一只雄鹰,只怕是凶险难卜啊!”

    梁诗若登上了高处,眺望赵诚等人渐行渐远的背影,眼泪如脱线的风筝不停地往下流,众人也受她的感染,随着她的动作向赵诚等人挥舞着手臂。赵诚等人似乎也感觉到,回头挥手回应着,那曲律兄弟俩此时早已没有了平生第一出远门的兴奋,心中俱都无限的伤感。

    当送行的人们消失不见了的时候,赵诚等一行人沿着阿勒坛山东北麓向东前行,行了数日,便是一片星罗棋布的湖区,这里便是后世被称为科多布地区。湖泊的四周是荒凉单调的碎石滩,这些湖泊大多数都是由发源于阿勒坛山的众多小河汇聚而成,还有一些面积较小的草原夹杂在中间,树木也很少,只是在靠近山谷与河岸上有一些难以成林的桦树与杨树而已。高大的树身映衬着荒凉的背景,显得越发孤单和稀疏。

    越过湖区,溯扎不罕河东行,这是一条发源于杭爱山,却终于阿勒坛山东南余脉大湖区的一条大河。在它的南面就是被史书称为“瀚海”的戈壁与沙漠了。这片戈壁的西北角前凸而出,楔入了杭爱山东部尾段与阿勒坛山东部尾段之间,因其被两山所夹,势呈湾状,故而得名“荒凉沙湾”。在这片荒漠之中,有几条依靠杭爱山春季融雪为源的季节性河流从中穿过,它们大多自北向南几乎并排而行,在沙漠的深处自动消失,沿途只有一些稀疏的耐碱耐旱的沙柳子、苦艾、铁线莲以及狼毒草,余者就只有一片以沙砾、细沙和粘土混合而成的坚硬、平坦、一望无际的地面。

    这片沙漠东起兴安岭,北抵蒙古大草原三河源之地,南抵阴山,西至阿勒坛山,西南至天山,东西长五六千里,连同阿勒坛山、天山、阴山和兴安岭,成了天然的屏障,将北方的草原与其它文明大国隔离开来。千百年来,南方的汉人,天山以南的各族,阿勒坛山以西的各个国家和民族,因为这片由沙漠与高山的阻挡,而无法真正将自己的势力延伸到蒙古草原。而蒙古草原上成长起来的游牧民族,无论是匈奴、鲜卑、突厥还是如今的蒙古人,却一次又一次地穿越这片沙漠,掠夺着人口和财富。

    在这片看似荒凉的沙漠之中,还活跃着另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活跃于各国各族之间的商队了,他们在沙漠中开辟了数条商道,通常是沿着沙漠中的一些干涸的河流前行。在这些大部分时间都是干涸的河床之上,他们可以轻易地找到马和骆驼食用的草料,在某些地方,只要肯挖掘,都会发现地底之下其实也蕴含着大量的水。

    赵诚等一行人就行走在这样的荒凉之地,白天来自北方的秋风刮起之时,大地便笼罩在一片昏黄之中,空气中的微小尘埃让人呼吸不畅,到了夜晚,气温骤低,寒冷如铁,不得不围着火堆宿营。众人之中,王敬诚等三人虽走过这条路,但是他们只敢循着沙漠的北缘而行。

    在这片人迹罕至的戈壁之中,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驿站,蒙古人称为“站赤”。这是蒙古人用来快速传递消息命令的所在,通常会准备一些换用的马匹、酒食和草料,这也是蒙古人学自文明世界的成果之一。这些个驿站成了赵诚等人不至于迷路和获取食物的保证,也保证了他们能够快速地前行。

    那曲律兄弟俩虽然离家之时,心头十分悲伤,到底还是小孩子的习气,心情倒是愈来愈兴奋,浑然不顾旅途的辛劳。赵诚从来没有像这样整天骑在马上,而且连续骑这么长时间,每天双腿和屁股都麻木了,他让众人慢慢赶路,行了半个月才逐渐适应下来。王敬诚和刘翼这两位书生颇硬气得很,咬牙坚持着,这骑术倒是提高了不少,这也让赵诚刮目相看。

    当杭爱山被他们甩在身后的时候,地面植被逐渐变得丰盈的时候,众人都知道,他们已经将最艰难的行程甩在了身后。这里属于斡耳寒河(今鄂尔浑河)的南岸,这里直到蒙古发祥三河源之土兀剌河(今土拉河)南,名叫“撒阿里之野”,即“驴背草原”。之所以叫驴背草原,是因为这里有无数起伏的丘陵,远远看上去就像是驴背。这里的草原,土质多少,草浅短,即使是夏天,也是半枯黄,多是适应半荒漠气候的植被。

    此时已经是深秋之季,天愈来愈寒冷,大地一片枯黄,无情的秋风带来了北方的寒流,也带来了冬的问候。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他们在此处遇到了几批秋猎的蒙古人,因为有成吉思汗颁发的身份证明,倒也相安无事。看到那些蒙古人欢天喜地的样子,赵诚和王敬诚等几个汉人并没有一丝的喜悦。

    越往东走,水草逐渐丰美起来,至少在这个季节看上去是这样的。这里已经是蒙古的核心地带了,是成吉思汗及其后妃直接掌控的兀鲁思。赵诚等人一路上遇到了更多的人,包括军队。